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中期的重大发明,是自动化、微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学科、多技术高度发展并有机结合的产物。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始于70年代;80年代中期,国家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投资建立了“机器人技术示范工程”。1985年12月,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重型有缆水下机──体重达2100公斤的“海人一号”在渤海湾试验成功,成为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86年3月,“863计划”开始实施。此后十几年来,该计划“自动化领域”集中了国内若干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程人员,投身于智…  相似文献   

2.
由湖南大学承担的“高速自动化流水线上的多传感器融合智能空瓶检测机器人”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也是中德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湖南大学经过为期三年的刻苦攻关,于2002年11月完成该项目,由湖南大学电器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耀南教授主持完成的我国首台“高速自动化流水线上的传感器融合智能空瓶检测机器人”日前在长沙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参与鉴定的专家一致认为:湖南大学该项目“机器人”设计方案具有创造性,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集光、电、多传感器、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和机器视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年度风云人物,10位当选者中最后一位竟是机器人——日本的本田机器人ASIMO。同时,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登载的华盛顿大学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技术发展趋势时,包含有一项机器人的发展预测。这些信息给我们的印象是,机器人已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导游机器人 “灵灵”是由海尔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公司研制出来的。它的红嘴唇和黑眉毛通过传感器可以随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玩具世界》2014,(8):62-62
近日.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学校”授牌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乐高机器人教育登陆山西省芮城,为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资讯     
《IT经理世界》2012,(18):18-18
在对其腿部和背部运动的控制算法进行了升级,并增强了装置功率后,美军的猎豹机器人时速达到28.3英里,是迄今奔跑速度最快的四足机器人,已超越了博尔特的时速27.8英里。但机器人只能在跑步机上直线奔跑,并需要始终接通电源。户外版四足机器人“野猫”计划2013年推出。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提供了以自动化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动能,也提供了对人类脑力劳动进行分解、模拟和延伸的全新技术手段。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领域的核心载体,既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成为工业生产的发动机,也可以通过生产工具创新和生产知识创新实现工具机的价值。本文基于Becker and Murphy(1992)分工模型,刻画了工业机器人引发生产方式变革的演化路径:工业机器人首先以发动机的形式完成可自动化范围内的任务,进而以工具机的形式辅助劳动力实现非自动化范围内生产环节的分割重组,反向推动自动化范围内子任务的分工深化,最终实现整个任务区间生产方式的转变。经验研究表明:当工业机器人应用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增加工业机器人投入能够促进生产分割程度提升,行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则会加速生产分割的进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过程与转变生产方式的演化路径高度吻合。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引导工业企业“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工业机器人应用加快推进生产分割”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组部公布了第九批国家“千人计划”名单,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又欣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项目。李又欣博士主持筹建的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于2010年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列入5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名单,并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的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8.
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机器换人浪潮下,自动化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自动化技术纳入扩展理论框架,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器人应用通过资本-劳动替代效应、工资率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机器人应用降低了大多数行业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尤其是食品制造业、印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幅度更大。研究还发现,提高劳动力市场整合程度和劳动者议价能力,有助于缓解机器人应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效应。本文研究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冲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IT技术结合的广义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管理学科中比较盛行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文章通过l200kt/a柴油加氢项目的计划编制,来介绍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采用这种技术,不仅在计划制定期间求得工期、资源、成本的优化,而且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调整,能够保证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13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通过了加速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议,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三网融合”推进的具体计划并制订了时间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集装箱自动高速码垛技术日臻成熟并逐渐被广泛应用,而码垛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即为自动高速码垛技术,该技术对码垛精准度以及保证码垛机器人功能均具有保障性作用。以码垛机器人控制系统为根本出发点,以低成本研究为根本目标,通过对软、硬件系统的搭建,对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展详细且科学的研究,进而提高码垛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2011~2020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从3个维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实证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变化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工业机器人应用程度差异性来看,应用程度较低的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呈现负向线性关系,而应用程度较高的行业两者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从技术水平差异性来看,低技术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特征。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中技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阻碍高技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2012,(1):96
刘让同是2005年度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HAIPURT)获得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为中原工学院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纺织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技术创新计划和省重点实验室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8项,主持企业资助项目多项,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或获奖,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影视摄影技术快速发展,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的人工手动摇臂拍摄技术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将机器人技术与传统拍摄技术相结合,既可以达到拍摄质量要求,还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摄影机器人进行虚拟样机设计,并利用motion模块对机器人进行运动仿真,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约了研发费用,为日后进一步研制提供理论依据。〖HJ4mm〗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工业机器人为解决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诞生。从那以后,机器人作为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逐步发现,在高温、有毒等工人不宜久留的工作环境中,机器人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工业机器人创造新价值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促进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ABB、FANUC、Motoman、KUKA等国际知名的机器人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目前,日本实际装配的工业机器人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同一般自动机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机器人有像人的手那样多的关节,能像人手一样灵巧地做一般机器所无法完成的工作。所以,越来越多的工作都已由机器人取代人来完成。 根据机器人是否具有自己改变程序的能力,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经装入程序后,便只能死板地照此工作,世界上正在使用的大部分机器人,都属这一类。这是第一代机器人,其技术早已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大量推广。 智能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不一样,它具有像人那样的感觉、识别、推理、判断能力,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对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KUKA机器人的故障进行跟踪、分析、总结。发现有部分故障是突发的,有部分故障可以提前预防。随着设备工作年限的增加适当调整点检频次,更改保养周期和计划更换周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通过维修案例,描述可能的弯路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更多的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人员分享,共同提高智能设备的维修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已在各领域内得到应用,但机器人在实际作业期间,需通过快换装置更换不同末端执行器,用于应对不同场景。基于此,首先阐述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分析现阶段已有的末端执行器放置架,对现有放置架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执行工具及工具盘位置,使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放置架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运维技术的发展,智能巡检机器人将在海上风电机组运维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提高运维效率,确保机组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分析海上风电机组的基本现状,介绍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基本原理、海上风电机组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故障感知系统,以及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情况,促进海上风电机组运维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工业机器人由于其运动的往复非匀速、重载等特性,传统的加速度振动信号对其故障的分析和识别效果并不理想,提出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臂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针对工业现场的关节臂机器人研发专用故障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声发射检测技术,评估机器人关节的健康状况。系统功能包含专用检测流程、数据管理、故障诊断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