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交公路路发[2016]124号),与即将启动的3项专项治理行动:整治货车非法改装专项行动(一年)、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一年)和车辆运输车治理专项行动(两年),标志着我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全国统一治超行动自2004年起,至今已有12年时间。并且,经历了联合治超、构建长效机制和长效治理三个阶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8月18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载超限治理工作的意见》,从认定标准、执法流程、源头治理等方面进一步统一、健全"双超"治理(以下简称"新政")。新政之后,《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方案》《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载超限行为专项行动的方案》《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陆续发布。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印发《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方案》,决定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十八条的具体措施,并决定开展三个专项行动。《意见》确立了"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货车生产、改装、销售和道路货物运输的全过程监管"的治超总体思路,提出了"基本杜绝货车非法改装现象,基本消除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超限超载,农村公路超限超载得到有效遏制,初步建立法规完备、权责清晰、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科学长效的治超工作体系"的治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安监局、工商总局、法制办七部门统一执法,为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交通运输部出台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简称"第62号文件")。同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的附件中发布了最新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统一车货总重限值认定标准。自2016年9月21日起,全国货车超限超载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货车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屡禁不止,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国各地十分重视,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强化管理,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通过对武汉治理货车超载现状的深度剖析,探寻运用电子抓拍技术手段破解货车超载管理难题的新路径。一、武汉治超管理现状武汉市、区两级政府成立了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治超办"),组织交管、运管、公路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  相似文献   

7.
6月1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召开部务会,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送审稿)、《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送审稿).  相似文献   

8.
正新时期治超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原则,健全完善"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工作机制,通过深入持续的综合治理,基本杜绝货车非法改装,基本消除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超限超载,有效遏制农村公路超限超载,初步建立法规完备、权责清晰、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科学长效的治超工作体系。实现这一要求,关键是要健全治超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在四个方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正治理超限超载行动规范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治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有关执法工作的通知》,对专项行动期间有关执法工作作了进一步规范。通知要求,专项行动期间,各地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托公路超限检测站联合开展执法。未设置超限检测站的地区,可以依托县级以上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指定并公布的执法站所、停车场、卸载场等具有停放车辆及卸载条件的地点或者场所开展联合执法。其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保障全省公路交通完好和安全畅通,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湖北省坚持改革思维、法治思维和安全思维,不断夯实各地政府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主体责任,积极推动部门联动治超,全面加强治超执法监督考评,净化了路域环境,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治超工作成效。2022年全年共检测货车303.39万辆,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2.61万辆,卸载货物46.31万吨,全省普通公路超限率降至0.86%,高速公路超限率降至0.01%。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08年,全国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2007年11月20日召开的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电视电话会议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说,经过3年集中治理.全国治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车辆超限态势得到遏制,货车超限超载率从治理前的80%以上下降到10%以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行管     
《中国道路运输》2012,(11):91-94
北京着力推进联合治超专项行动 近日,为了给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顺畅交通环境,北京市着力推进联合治超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运政、路政、交管等执法人员6,。7万人次。检查货车56.4万辆次,卸载超限超载车辆1900余辆、超限超载货物4.96万吨。  相似文献   

13.
民警开展货运车辆超载超限专项整治行动时,发现一辆红色货车向服务区方向驶来,速度极低,民警怀疑该车有超载之嫌,准备在服务区对其进行检查,然而,民警迟迟没有等到该车驶来,  相似文献   

14.
<正>货车超限超载现象,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干扰道路运输市场秩序。9·21新规出台,要求杜绝货车非法改装现象,努力消除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超载超限。那么,新规各种标准统一,运能是否会下降?运输车辆规范要求更好,运输成本是否会上升?货车司机"不超不挣钱"的怪圈是否能破解呢?  相似文献   

15.
货车超限超载运输严重损害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公路货运市场秩序。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交公路发〔2017〕173号)发布,本文对联合执法常态化下公路超限检测站治超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运行监督等业务模式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为进一步巩固公路超限检测站联合执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微发布     
正公安部交通安全微发布【注意检查小心货车变"火"车】在公安部部署的第二季度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中,货车安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整治内容。在此提醒货车驾驶人、运输企业及货运场站,要在发车前对车辆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注意刹车、自燃等问题,要检查尾灯、后防护板、反光标识等部件。同时,对非法改装拼装的车辆,禁  相似文献   

17.
正路面检测是实现高速公路养护信息化的关键技术。高速公路路网规模的迅速扩大,为社会提供了便捷,但同时公路养护压力也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末期,公路养护资金年均约2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资金年均超过3000亿元;预估"十三五"期间,年均养护需求为4100亿元。高速公路行业进入养护时代,相关的养护部门将面临养护管理复杂、运维成本居高的困境。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印发了《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方案》,高速公  相似文献   

18.
预告     
正全国公路治理车辆超载超限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公路法律与路政管理研讨会为进一步推进治理超载超限工作,提升路政管理和执法水平,中国公路学会将于4月10日至4月12日在重庆市举办"全国公路治理车辆超载超限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公路法律与路政管理研讨会。会议内容将包括部公路局解读公路治理超载超限的政策与要求,重庆市、广东省、陕西省、湖北省等介绍治理超限超载的工作实践等。联系方式:周健18600426555  相似文献   

19.
近日,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合肥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门联手拉开“2011年联合治超1号行动”帷幕。仅前3天,全市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7辆,卸载货物500余吨,重击了超限超载运输行为。据了解,此次联合治超行动历时11天,采取路面治超与源头治超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灵活机动方法,严厉打击一批严重超限超载、多次逃逸、非法改装、无牌无证违法车辆,查处一批超限超载运输公司,抄报一批违规装载货源单位,曝光一批集体闯卡和暴力抗法典型事件,掀起治超新高潮。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货运成为一条重要的运输途径。但一些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多拉快跑,疲劳驾驶,超载严重。货车超载由于其自身负重较大,制动距离加长,在雨雪雾等恶劣条件下,极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自2016年9月21日起,山东高速交警迅速行动,掀起了集中整治货车违法超限超载专项行动。截至2017年4月底,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行超载车辆283.9万辆次,同比下降49.3%。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