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有云南“滇红之乡”之称的凤庆县,围绕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头项目——420万千瓦小湾电站建设在其境内的历史性机遇,两年多来,做到主动融入,全力配合,举全县之力做好各项援建工作,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县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小湾河作为贵阳市"三口水缸"之一的阿哈湖水库的重要补给水源之一,是贵阳的重要水体,是周边环境的生态轴、景观轴,是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由于流域周边城市开发建设,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小湾河的整治已经迫在眉睫。为保障广大群众的饮水安全,坚决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观山湖区政府决定启动观山湖区小湾河项目。小湾河全长9.5公里,建设内容涉及河道治理、河道水质处理、河道引水补源、河道景观、束水桥涵改造等工程。项目采用投贷结合方式支  相似文献   

3.
深入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凤庆县新华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结合本乡实际,实施五大工程,稳步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以恶小而为之——小议核桃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庆县是山区农业县,境内山高坡陡,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山区群众一直沿袭着种植核桃的传统。特别是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一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目前,凤庆县泡核桃挂果面积10万亩,产量5300吨,产值突破1亿元。泡核桃覆盖全县13个乡镇,174个村,6.9万户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农民人均核桃收入已达13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4%。全县核桃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农户接近1000户,单户农户核桃年收入最高达7万多元。核桃产业已逐步成为凤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小康目标的产业载体。  相似文献   

5.
凤庆县凤山镇平村位于凤庆县城东南部,距离城区3.1公里,以平村自然村为名,是临沧市2006年确定的第二批100个以生态村为发展基础、文明和谐村为发展动力、小康村为建设目标的“三村”工程建设村之一。全村有1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农户1025户,人口4382人。有耕地3237亩,产业主要以茶叶、泡核桃、种养殖加工及运输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豆类。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7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元。在实施以“三村”工程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平村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迅速掀起大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得到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和谐,民族团结,民风淳化,全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6.
凤庆县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也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凤庆县茶叶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分析凤庆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提出凤庆茶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提高茶叶品质、打造龙头企业效益、持续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持续提升品牌意识等,促进凤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凤庆县委书记龚国富同志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落实、“十五”计划和《茶文化大县建设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和措施,加快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全面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凤庆县是全省73个国家级的扶贫攻坚重点县之一,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少,发展速度慢。2004年,全县GDP11.16亿元,工业总产值3.27亿元,财政收入7390万元,在临沧市8县(区)中居于中下状况。凤庆县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我认为应着力打好“四张牌”,做大做强特色工业,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座落在凤庆县城东山脚下、迎春河畔的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从1983年创办至今,先后培养了2552名乡土实用人才,他们遍布凤庆以及临近5个地州的18个县、市,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建设中,凤庆县国家税务局以优化纳税服务为基础,深入开展“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税收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走进"世界滇红"之乡云南省凤庆县,扑面而来的是漫山青翠的茶树,随风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茶香。凤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5乡8镇,187个村民委员会,9万多农户,39万多农业人口,其中有8万多农户种茶,涉茶人口达到37.8万多人。茶园面积30万亩,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大县。茶叶收入,特别春茶收入是农民增收致富、开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凤庆县涉农面最广、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以及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为支持产业化企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农发行凤庆县支行从业务拓展初期就确立了"支持特色农业、培植优势龙头、打造绿色品牌"的  相似文献   

12.
小湾电站是西部大开发中云南省的首选项目,它是澜沧江流域8个梯级开发电站中的特大型龙头调枯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发电量188.9亿千瓦时,年产值70多亿元。电站坝高292米,是世界第一高的双曲拱坝电站,规模仅次于在建的三峡电站。同时.库容为151亿立方米的小湾电站,  相似文献   

13.
晓群 《农家之友》2009,(30):24-24
鲁史镇地处云南临沧凤庆县境东北部,位于澜沧江和黑惠江中间,有“夹江”之称。距凤庆县城84公里。南面和小湾镇隔江相望。鲁史镇地形呈东西窄、南北长,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全镇居住着汉、彝、苗等10个民族。  相似文献   

14.
对北溪引水工程进行运行评价、财务后评价,经济后评价、影响后评价、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溪引水工程的建设决策是正确的,设计施工符合要求,运行正常,工程建成以来经济效益巨大,但财务状况较差,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对气象、水文地质几乎没有影响,在持续性发展方面工程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存。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自2003年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三分之一的村庄环境得到全面整治,共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经过整治,这些村庄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这项工程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5月24日以来,在凤庆县勐佑镇扁口树松坡林一带,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一位身材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带着他的侄子,在一片乱石渣山岗开啊、挖啊、栽哪的,他就是凤庆县地税四分局的退休老干部,共产党员李子贤。  相似文献   

17.
南涧彝族自治县碧溪乡地处县城与小湾电站中央,电站进场公路横穿全境,为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补给点。1999年底公路开工后,乡党委、政府抢抓机遇、主动融入,顾全大局、搞好配套,在优质服务中求发展,协调工作到位,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8.
当前,乡镇人大的组织机构和各项工作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得以巩固和发挥。德思里乡是云南省凤庆县唯一一个党委书记与人大主席一肩挑的乡镇,作为尝试者,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我国林业建设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政府批准上马的第一项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也面临调整建设策略,解决诸如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生态优先,产业拉动,走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实现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一把手工程",顾名思义就是选拔、培养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的工程。"一把手"作为一个部门和单位的神经中枢,有着巨大的能量和作用,其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单位的前途命运。在这个方面,我们有过众多深刻的教训:可以说绝大部分关停倒闭企业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放弃和忽视了"一把手工作"建设而最终导致群龙无首,一片混乱,走向衰落。因此,近年来,"一把手工程"被党中央列人了重点工程。如何抓好这个工程的建设也随之成了议论的焦点。为此,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发表几点浅见,一、认真考核,把好选人关考核关是配备"一把于"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