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丘市出岸供销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当地的主导产业,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加快实业开发,开展多种经营,在竞争中求发展,1998年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2900万元。同比增长42%。一、发展专业合作社,占领农村大市场依托基层社发展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推动农民致富、促进企业扭亏的有效途径,也是供销社占领农村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1996年,他们率先在供销社系统兴办了第一个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盈利20万元。1997年兴办粮油购销、塑料原料销售、公铁联运专业合作社3个,1998年购销粮食70万公斤,食用油20万公斤,销售塑料原料1300吨,转运货物5万件,获利15万余元。1998年出岸供销社依托生产、土产、  相似文献   

2.
1996年底,曲阜市供销社领导班子调整之后,把实行农资一体化经营作为一项重大举措,积极探索以农资总公司为龙头、各分公司为依托、基层供销社代销店为基础的农资一体化经营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7年全系统共销售化肥6.1万吨,销售收入8700万元,农资总公司获利50万元,基层供销社获利180万元。1998年1至8月份,在农资经营普遍亏损的情势下,销售额已达5800多万元,同比增长21%。总公司和基层供销社分别实现利润27.5万元和132.5万元。同时,净化了全市农资市场,确保了化肥供应量足、价低、质优,深受农民欢迎。在实行农资经营一体化之前,曲阜市农资经营存在着渠道乱、经营乱、价格乱现象。仅陵城一个镇,化肥经营者多达170家,供销社所占市场  相似文献   

3.
魏县供销社这个全县最大的综合性企业,几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歌猛进,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六年迈出六大步,一步一个新台阶。累计实现利税3600万元,引进资金4500万元,固定资产增值3800万元,一跃跨入了全省、全市同行业先进行列。一件件真实的业绩,一项项闪光的荣誉,无不凝聚着县供销社主任黄培云同志的辛勤与汗水,也留下了他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遵化市供销社坚持服务农民的办社宗旨,积极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并努力使服务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全系统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工业产值2948万元,农民增加收入197万元,企业获利106万元。一、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发展加工业。马兰峪供销社针织厂有职工4名,从1991年开始组织1000多名家庭妇女从事毛衣片加工,供销社负责联系业务和传递信息,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做到送"活"到家,取"活"上门。去年他们加工毛衣15000件,使农民收入35万元,企业获利2万元。产品经天津外贸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苏家洼供销社生产服务社、平安城供销社胶背地毯厂、东旧寨供销社缝纫厂组织200名农民就业,1994年实现加工收入87.8万元,企业获利8万元,农民收入47.5万元。二、以市场为导向,以供销社为依托,帮助农民发展种植业。堡子店、新店子供销社黄瓜腌制厂扶  相似文献   

5.
长山峪供销社是滦平县流通部门率先实行股份合作经营的单位。这个社从1992年3月开始试行股份合作制,经营情况和经营效果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长山峪供销社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情况长山峪供销社下设4个分社,2个村联社,17个班组,共有干部职工72名,1991年末,企业流动资产总额133.9万元,其中自有资金73.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银行借款57万元。1992年3月,这个社开始试行股份合作制经营,由企业、职工和社会(农民群众)三方入股,当时称"土三资"。到1992年末,界定企业股28.2万元,职工劳动积累股12.1万元,企业职工入股32.7万元,社会入股96,240元。企业内部资金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张北县供销社1990年前三分之二的单位经营亏损。1990年底全县挂帐及各种经济包袱高达2300万元,加上库存商品中潜亏问题,每个职工肩负经济包袱1万元。1990年下半年调整了县社领导班子,新班子针对供销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劳动分配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全县供销社企业焕发了生机。改革后的1991年减亏390万元,1992年减亏37.5万元,1993年减亏42万元,到1993年底全县帐面亏损19.5万元,三年累计支付非正常利息750万元,上缴税金676万元,三年实际盈利571万元,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一、基本做法①改革县联社管理体制,变管理、监督服务型为服务、监督管理型。县联社将原来的十个科室撤并为三科一室,机关人员由50人减至25人。被精简下来的人员除9人按规定提前办理了离退休手续外,其余人员充实到业务第一线和兴办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郓城县供销社通过调整经营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抑制了经营萎缩、效益下滑的势头,使全系统出现转机。1999年商品购进完成2.3亿元,商品销售完成2.47亿元,工业产值完成1.84亿元,销售收入完成1.8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同比都有较大增长。一、认清形势,增强在困境中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由于棉花种植面积连年下降,供销社棉花年收购量锐减,6个棉厂和30多处基层社棉站的场地、设备闲置,近2000名职工下岗。农资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倒挂,经营效益大幅度下滑。供销社系统两项主营业务已经没有经营优势可言。加之供销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使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供销社传统经营优势受到冲击,企业经济负担日益沉重。面对严峻的挑战和困难,赵县供销社把振兴、繁荣的希望寄托在深化内部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上,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增加力度,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去年全县商品购进、销售和经济效益分别完成19482万元、27911万元和137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9%、和4.9%。今年上半年,三项指标分别完成10848.4万、1229万元和179.2万元,分别占年计划的50%元151%和51.2,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相似文献   

9.
我们东杨庄供销社共有11个班组,干部、职工56名。固定资产101万元,比1990年增加2.9倍,流动资金163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37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22.7%。95年完成销售额130万元,实现利税9万元。96年1至8月份完成销售1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万元,实现利税7.5万元。我们作为一个基层社,面对供销社系统普遍经营不景气的大气候,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坚持搞好以社办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开发,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振兴供销社经济之路。一、搞好社办工业,培育经济效益增长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一买一卖单一的经营模式是不能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基层社要发展,要从低谷中走出来,必须搞综合开发。我们本着宜大则大、宜小则小,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于92年春建起了五金厂,改变我们社单一商业经营模式。从此,我们东杨庄供销社走上了亦工亦商的道路。总结我们社办工业的发展过程,可概括为:选准路子、抓好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初,五莲县松柏供销社应付社员股金173万元,利息42万元,本息共计215万元。由于该社经营困难,职工人心涣散,亏损额达300多万元,因此,社员闻风纷纷要求退股。为了扭转被动局面,1998年4月份,县联社果断调整了松柏供销社的领导班子,从县直公司选调了一名懂经营、善管理的同志到该社负责。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坚持"预防为主、努力化解"的工作方针,从搞活经营入手,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共兑付社员股金本息148万元,使股金本息比年初下降了70%,从而有效地化解了社员的股金风险。我们对松柏供销社的做法,有以下几点启示:启示之一:搞活经营,提高企业效益,是防范和化解股金风险的根本途径。供销社是防范和化解股金风险的主体,只有自身有了效益,兑付社员股金才有资金来源。而经营不活,既会造成企业亏损,也会造成资金沉淀,形成风险。松柏供销社之所以能够尽快地化解股金风险,关键在于搞活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他们充分发挥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怀来县沙城供销社,是一个有178名职工的县城所在地供销社。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确定了"瞄准市场、抢抓机遇、面向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的经营战略,几年来经济效益在全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93年,完成购进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7.8%;完成销售2469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实现利润1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税收30.6万元,比上年增长46.1%。一、搞好市场调查,不断调整经营结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眼睛盯  相似文献   

12.
高阳县季朗供销社所处的邢南乡,是保定市重点发展乡镇企业之乡。1987年,由七户农民集资兴建的新宇毛纺厂,由于管理乱,技术差,开工时间不长,股金和银行贷款几乎赔光。农民找到供销社想办法,供销社没有推辞。带着产品跑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几个大城市。随调查、随试销,证明产品还较适销。于是,供销社投资10万元与农民联合办起了邢南联营毛纺厂,更新了设备,加强了管理,扩大了推销力量。经过两年的经营,供销社收回了全部投资,分得红利19万元,农民得红利40万元。由此使供销社尝到了甜头,产生了办好社办工业的决心,总结出了抓好社办工业的经验,更加懂得了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无粮不稳的道理。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经营,季朗供销社由原来的入股10万元联办经营,逐步发展到承包乡棉花加工厂、兴办三益丝棉织厂、装饰织物厂、毛呢纺织厂、  相似文献   

13.
怎样把抓党建工作同振兴基层社经济结合起来?东光县燕台供销社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近年来,这个社紧密结合供销社的特点,把供销社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上,放在建设一支好的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放在以党建促经营,振兴基层社上,干部职工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经济年年有新发展。这个社有59名干部职工,10个经营班组,1994年完成商品购进额456万元,销售额389万元,利税7万元,比1993年分别增长51%、28%和46.8%,去年1-9月份,完成商品购进额296万元,销售额203万元,实现利税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9%、41%和114%。这个社连年被评为市、县供销系统的先进单位。一、抓党建工作必须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竞争激烈、业务经营困难、供销社效益普遍滑坡的情况下,新河县供销社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以同心同德振兴供销社事业的敬业精神,以艰苦创业敢想敢干的求实作风,主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抢抓机遇,因企施策,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宽了经营领域,走出了供销社低谷。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经营的大潮中站稳了脚跟,而且保证了供销社整体效益的稳步增长,使供销社再现了勃勃生机。全县供销社系统连续四年没有亏损单位,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连续两年实现超计划、超上年、超历史最好水平。95年商品销售总额完成1.2亿元,综合效益620万元,人均创效益8000元,其中外向型经济效益占整体效益的87%,闯出了一条供销社在市场经济新格局下靠发展外向型经济,重振供销社雄风之路。  相似文献   

15.
我们马村供销社有干部职工32人,经营门店10个,社有资产总值42万元,1995年购进完成288万元,比上年增长51%;销售收入320万元,比上年增长42%;资金周转比上年加快50多天;利润完成6.5万元,由上年的亏损近20万元,实现了盈利。马村供销社地处京广线上的豆于火车站,这里农民富足,工商业发达,居民购卖力很高,按理应是一个经营活跃、盈利丰厚的供销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前几年,成了元氏县供销社系统有名的亏损社,欠发职工工资6个月,企业失去了凝聚力,人员思走,门店处于半关闭状态。县社从解决领导班子入手,于1995年4月配备了一个事业心强的班子。十几个月来,新班子采取多方开拓经营空间的措施,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为动力,实现了三个月扭亏,六个月盈利,九个月基本上改变了过去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6.
我们文安县新镇供销社共有干部职工120人,离退休人员30名,自有资金40万元,有加油站、钢材经营部等各类经营摊点17个。近几年来,我们用足用好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导向,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铺设新的经营摊点,增加经营服务设施,扩大服务范围和业务领域,巩固供销社的经营阵地,从市场调研出发,抓信息,抓机遇,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994年实现利润12.74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06.17%,超额完成县联社下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包袱大、负担重、效益低已成为供销社的顽症,而税赋高、资金紧又使供销社陷入步履维艰的境地。在此困难形势下,供销社如何生存和发展,永清县供销社找到了一条复苏之路,这就是实施"内方外圆"战略,搞活供销经济。内方——深化内部改革,全方位开拓经营。永清县供销社有独立核算企业30个,其中基层供销社16个,他们也曾有过比较辉煌的历史,效益最好的1984年利税曾达到500多万元。1989年以来,由于市场疲软,棉花减产,企业后劲不足等原因,销售、利润几项经济指标逐年下滑,潜亏包袱越来越重。到1993年底企业仅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2800万元,而银行贷款高达6000万元,有潜亏包袱4660万元,30个企业中有26个亏损,1993年亏损额达249万元,全系统已经资不抵债。面对如此困难局面,新组建的县社领导班子没有吓倒,他们首先在系统内部查找原因,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全方位开拓经营,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全系统重新焕发  相似文献   

18.
东河供销社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调整经营结构,开拓市场阵地,增强竞争能力,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振兴之路。自1985年以来,年均销售179.5万元,上交利税10.5万元,用于改造设施建设投资22万元,扩大经营场所6个,面积18000平方米,甩掉经济包袱15万元,连续十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并多次被省社、地市评为先进企业,成为安国市供销社系统的先进典型。一、开拓阵地。东河供销社地处我安国市城南5华里,1985年供销社共有干部工人18人,占地  相似文献   

19.
我们内丘县侯家庄供销社是一个山区小社,现有干部职工24名,6个门店班组和3个联营矿点。近两年,我们在上级社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从完善经营机制入手,开拓经营,逐步建立了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了购销业务活动,加快了供销社建设步伐。95年1-8月份,商品购进总值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元;销售总值35万元,同比增加5.3万元;实现利润0.9万元,同比增加0.5万元。一、完善机制增加活力我社6个门店班组,其中5个是副食、百货零售门店和饮食服务摊点,均属零售小店,近几年经营很不景气。去年2月份,我们根据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县社的具体指导下,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资产评估、招标定包、签定合同、回收商品资金、转让银行贷款等工作,对4个生活资料零售门店班组和一个饭店推行了"三自两包"(自筹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我们迁安城关供销社靠稳定完善集体承包责任制,走联合之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使企业不断壮大。1994年比1984年商品销售增长近8倍,所有者权益增长10倍多。95年到10月底,完成商品销售额3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0万元,实现利润3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4万元。回顾十多年来我们供销社稳步发展壮大的历程,关键在于坚持了走集体承包经营之路。一、明确改革方向,完善稳定经营责任制基层供销社选择哪种经营责任制形式,我们经历了一个从提高认识、不断摸索到稳定完善的过程。84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实行集体承包的责任制形式,并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程序。92年从发挥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出发,制定了8项配套措施。一是指标分配多样化。一改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