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46):261-262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随着交通网络的演化,跨界旅游区实现区域竞合的必要性,并从交通开放度低影响区域竞合的形成、交通可达性低影响区域竞合实施和交通网络系统整体规划影响区域旅游竞合空间格局三方面分析了跨界旅游区竞合影响机制,最后从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提高可进入性、消除行政屏蔽,统一规划立体交通网络、建立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协调的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基于交通网络演化的武陵山跨界旅游区竞合途径。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与发展潜力、协调度开发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旅游价值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评价子系统、开发潜力评价子系统、开发协调度子系统4个方面的内容。张家界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文章以张家界市12个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为例,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主观经验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区原住居民、旅游从业者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旅游业各相关利益团体的方面,讨论如何确保社区有效参与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发展,形成它们与生态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之间的良性关系,从而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要求极为严格的行业,建立和推行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不断恶化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辽阔的大草原及草原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垄断性旅游产品。然而,随着内蒙古旅游业向纵深方向的发展,旅游区的环境污染、生态和旅游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寻求最佳的旅游方式和旅游发展模式,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统一,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共生、共赢"的竞合关系对于区域旅游尤为重要,从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来说,明确区域旅游层级增长极网络是提高区域旅游吸引力,实现旅游个体或旅游组织经济效益提高和规膜扩大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以层级增长极网络理论开发模式为前提,提出了三级模式的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构想,并由鄱阳湖经济区的国家级景区的收入及收入增长率的特点总结出了"133阵形"层级增长极网络,以促进环鄱阳湖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非常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当前全国范围内的休闲旅游农业行业的广泛兴起也为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环境。然而在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过程中,旅游区服务水平难以达到要求、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水平不高都成为限制旅游农业发展的难题,为了促进河北省内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旅游区要制定适合的旅游营销策略,合理规划旅游资源,找准市场定位,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在此基础上,以新疆和田地区"和墨洛"经济区为例,分析了"和墨洛"经济区区域背景和旅游竞合条件,对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宏 《北方经贸》2009,(4):128-129
随着森林旅游近年来迅速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森林生态旅游对旅游区环境的冲击,对旅游区经济文化的影响及对旅游区地方文化的威胁都是影响旅游区环境的因素。应加强管理,制定和实施森林生态旅游行为规范,适当惩罚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同时诱导文明行为;在旅游区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加强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蓝色的巨大宝库和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正是对江苏海洋资源的大开发,在这次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江苏沿海三市都将滨海旅游业确定为其主导产业。本文主要从滨海旅游研究的回顾出发,在分析江苏沿海的旅游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份滨海旅游开发的措施,提出了促进江苏滨海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空间结构分析是指导区域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基础.构建生态旅游区开发的空间合理布局模式,对于确立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打破旅游开发中的瓶颈,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具体分析了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用最近邻指数R,拓扑图论中的β指数、γ指数、平均径路长对其分布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针对目前玛曲县生态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分散,旅游交通网络回路指数低等问题.提出了空间整合的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11.
窦开龙 《现代商业》2008,(15):129-130
论文从资源特色、民族旅游形象、民族旅游产品、空间模式方面比较西北民族旅游区内部的开发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卞显红  张岚 《江苏商论》2006,(11):53-55
该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内外联系通道进行了分析,并构想了以沿海、京杭古运河、宁杭等5个纵向通道;沿长江、沪宁等4个横向通道;宁镇扬泰、大上海、苏锡常湖等4个城市旅游经济区;50个重要旅游城市;149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其他重要旅游区等重要旅游节点为主要构架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李露 《商》2013,(7Z):173-173,130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新兴旅游形式,金秀瑶族自治县属广西七大旅游区之一的“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也正是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会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本课题从宏微观经济层面对金秀县旅游业开发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廖钟迪 《江苏商论》2011,(5):117-119
龙虎山作为广西南宁生态旅游的重点旅游目的地,开展低碳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龙虎山低碳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指出低碳化发展是打造广西第一低碳旅游区、实现产品转型升级、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于如何实施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并迅速崛起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群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产品是我国21世纪旅游业的主导产品形式,而现行的生态旅游区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新世纪初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我国生态旅游区建设、健全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安发展生态旅游业为积极推动西安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促进西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西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GE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发展政策:完善西安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提高西安旅游企业的综合能力;加强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又称绿色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和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发挥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9.
“RPEE”新型生态旅游模式——探究烟威地区旅游新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方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的今天,传统旅游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已远远不够,很难维持旅游景区的经济增长。本文以烟威地区景点为例,探究了RPEE模式即角色扮演生态旅游模式,打破传统旅游模式的框架,开辟出的新型生态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曼丽 《品牌》2015,(1):14-16
运用SWOT分析法对济南、泰安、曲阜的传统旅游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这三个地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保护旅游区的环境;提高旅客服务设施质量;政府主导,打造品牌效应;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