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绿色壁垒对中德纺织品服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很大。德国作为中国在欧盟地区的第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其绿色壁垒的制定及实施将深刻影响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本文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对德国提高纺织品服装中化学物质残留标准给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德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10,(10):61-61
广州海关9月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至8月,广东出口纺织品服装237亿多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幅远高于加工贸易。数据显示,1至8月,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纺织品服装145.5亿美元,增长36%,占同期广东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61%;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76.8亿美元,增长6.3%。从出口地看,广东对香港出口纺织品服装64.4亿美元,增长8.7%:对欧盟、美国和东盟分别出口纺织服装48.5亿、40.3亿和17.4亿美元,分别增长31名、37%和20名。上述4个市场出口合计占同期广东纺织品服装出口总值的七成二。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企业的行业组织,我们对2005年以后纺织品贸易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非常关注。1—7月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达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对美国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73.5%,对欧盟出口111亿美元,同比增长62.6%。对美欧出口占我国纺织品服装总出口的35%。可以看出我国对美欧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对美欧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动力,配额取消使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能力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制度终于结束,国际市场进入“后配额”时代。配额的取消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同时又使中国纺织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等纷纷采取特保措施、社会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各种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反倾销、原产地标准等手段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以限制。这些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给我国的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也使我国企业充分认识到了建立自有品牌,拥有自己的知以产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却频繁遭遇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欧盟的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简称“特保”)的限制,特保成为了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本文从特别保障措施自身特点以及中国和欧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对特保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WTO规定的纺织品全球配额的最后期限已过,但中国可以说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到取消配额的带来的喜悦,随之而来是美、欧等国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新的限制,国际上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相继对我国纺织品实行各种限制,使大量纺织品定单转移.同时国际上对纺织品的其他限制措施如绿色壁垒层出不穷,中国国内人民币汇改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动使出口成本的上升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带来一定压力.所有这些,都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新的挑战.我国政府及企业应在新形式下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规模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设施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之一,在中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即将到期之际,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纺织品服装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美国是我国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2008年底,中关贸易面临新的形势,本文从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后,中关贸易可能面临的摩擦风险出发,剖析中关纺织品贸易摩擦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欧盟频繁地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利益,也阻碍着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及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提出通过积极构筑完善的反倾销体系,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反倾销应诉机制对策,以降低欧盟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创造更多更大的贸易与投资机会,确保中国对欧盟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纺织品自由贸易壁垒与我国贸易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复  萧恺 《现代财经》2005,25(6):47-51
2005年全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格局将发生重要的变化,因为根据WTO的《纺织品服装协议》(ATC),70年代形成的“多种纤维协定”(MFA)中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歧视性的配额制度要全面取消,这样纺织品服装贸易终于迎来了自由化的时代。在纺织品服装实现向自由化“回归”以后,对于世界纺织品服装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我国的纺织品贸易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贸易仍受到种种限制,面临服装出口的贸易壁垒和“特保措施”的威胁,对此,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贸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纺织品和服装协议>,从2005年1月1日开始,WTO成员国正式取消全部纺织品配额,中国纺织品贸易同样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企业既要加强WTO条款的研究与运用,利用国际组织和国际惯例,维护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利益,又要寻求各种办法以规避贸易摩擦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完善企业、行业自身,转变增长模式,增加科技投入,最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从世界加工厂向时尚策源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选取了2007年我国3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样本,从总体和分行业两个方面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其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存在负面效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较多、出口企业的惰性以及我国国内市场进入成本较高引起的。由此,我国企业应该重视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加快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出口贸易对于企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中国入世,尤其是2005年多纤维协定(MFA)消亡,全球产业网络重构加速,中国服装出口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老牌与新兴服装出口国展开新一轮竞争。通过研究2000—2010年的服装出口数据发现,中国、欧盟15国、东盟等经济体的服装出口不断增长,而其市场占有率则相互转移不断变化。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是分析这种转移特性和变化过程的有效工具。运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研究十年来世界服装市场上中国与其竞争对手的动态增长和转移情况,并预测该市场未来五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运输服务贸易作为传统的服务贸易项目之一,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运输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贸易额快速增长、逆差显著、外资企业数量与投资额逐年上升、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美韩等发达国家、运输方式以海运为主等特征.然而,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运力不足、运输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对外开放度较高等因素也在制约着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应从多层面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政府层面为运输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应对国际航运贸易壁垒、全方位发展海陆空运输业;行业层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企业层面采取多种途径扩大运输企业规模效益、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健全企业服务网络等,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In the sphere of natural gas, Russia and the EU share an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Russia is the single largest supplier of natural gas to the EU, while the EU is Russia’s largest gas export market. In May 2014, a deal was struck between Gazprom and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to enable large-scale Russian gas exports to China. What impact could this deal have on the EU-Russia gas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analyses Russia’s existing and proposed gas production and export infrastructure for the delivery of natural gas to Europe and to China,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ncreased gas exports to the East could result in the limitation of Russian gas exports to Europe. It is concluded that, due to its dependence on new gas production in eastern Siberi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urpose-built pipeline infrastructure, the Gazprom-CNPC deal of May 2014 will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ussia’s gas exports from north-western Siberia to the EU. The launch of talks aimed at delivering Russian gas from the Yamal Peninsula to China via the ‘western route’ opened the first possibility for Russia to balance its gas exports between East and West. However, this is unlikely to generate price competition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due to Gazprom’s inability to extract a ‘European’ price for its gas exports to China. This suggests that Gazprom will not re-direct significant volumes away from Europe towards China, but rather will seek additional export volumes.  相似文献   

16.
从"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和对外贸易企业的影响入手,提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以战略性自主创新政策理论为指导,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应对"碳关税"这一新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7.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双边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向欧盟出口以及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向欧盟进口均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协整关系.这说明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欧双边贸易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比较稳定,而且欧盟对华的直接投资与中欧双边贸易在规模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时,从短期看来,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欧盟进出口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18.
海合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是中国重要的货物出口市场.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海合会的双边贸易关系,为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提供理论依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等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海合会双边贸易的比较密切;海合会国家在绝大多数产品生产上没有比较优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很多,双方的出口商品结构互补性很强,双方贸易竞争性很弱.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不会因为双边贸易的扩张导致任何一方产业受损.中国政府应加快双边自贸区谈判,并考虑签署投资自由化协议,促进双边能源产业相互投资;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海合会商品市场,发展对海合会服务出口.  相似文献   

19.
王慧 《经济与管理》2008,22(5):93-95
欧盟EuP指令所针对的产品将有80%来自中国,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处于国际产业链条末端的中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紧密跟踪Eup进展,积极借鉴“查漏补缺”,全面考虑生命周期,引入生态设计模式;争取参与制定标准,建立双边互补机制,促进其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5年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制度的取消,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出口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纺织业出口面临新贸易壁垒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解析贸易壁垒及其影响,结合纺织品的产业分析,提出我国纺织业在新贸易壁垒条件下扩大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