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林毅夫教授率先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并形成一个一以贯之、自成体系的理论"在这之前,我也习惯把外国理论作为标准来做政策评论和建议,但是在那年突有所悟"国外现有的经济理论是死的,中国经济现象是活的"对于这次荣幸被邀马歇尔讲座,林教授将原因归结于"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学家的理论分析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经济的中心,就是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产业、技术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的经济体中,企业就会具有自生能力中国的渐进双轨制转型方式,既避免了"华盛顿共识"主导的改革所出现的崩溃,还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早在2005年,林毅夫教授便接到了来自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的邀请——这种提前两年发出邀请,给主讲者充分时间准备的传统,成为该讲座名扬经济学界的一个显著标志。在这种传统下,已登上"马歇尔讲座"讲坛的60位经济学家中,有14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3.
林毅夫将其最新著作《新结构经济学》(英文版已经在美国出版)誉为世行四年工作的“毕业论文”。这本书以其在“马歇尔讲座”上的演讲为基础,结合了其世行四年观察到的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曾经的“后发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仕逵 《英才》2005,(8):118-118
这是学生们和林毅夫教授的对话录,主要讲述眼下热门的战略问题。真是宏观经济,林教授所举的例子都是国家或地区,坐而论道的结果不是经验就是教训。他主张,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品、技术和产业。对话体的形式,很有现场感,固然比较吸引人,而师生对答的方式也就是利用了自己是教授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光斗 《经营者》2010,(12):39-40
要说品牌,我想到一个故事。 有次给清华学生讲课,他们说我们要抵制美国品牌。我就问:“你离开美国品牌能不能生活?”有人说:“当然可以。”我又问:“你讲课能不能离开PPT?”他不说话了。因为这个软件就是微软开发的。我听过比尔&#183;盖茨的演讲,他是非常不善言谈的一个人,在讲课过程中,严禁任何走动,连闪光灯都不能用。于是他思考:如何让一个嘴巴非常笨的人也能成为滔滔不绝的演说家呢?这么一款现在被广泛应用的软件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许多知名教授的讲课别具一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大致可归为两类:善讲者与口拙者。前者最突出的代表无疑是胡适。他在美留学期间就曾着意于演讲技巧的培养,甚至注意到演说前不要吃太饱,最好喝杯茶或小唾这样的细节。执教北大后,他更是声誉日隆,很快成为最叫座的教授之一。  相似文献   

7.
很少有学者像林毅夫这样有超高人气。2013年博鳌论坛期间,结束演讲之后,他几乎是被记者们裹挟着一步步离开。若理解中国经济的逻辑,不能不看林毅夫,原因只有两个字:可靠。辨别一位经济学家的真伪,方法非常简单,看他是否下功夫寻找约束条件,并作为他分析问题的逻辑出发点。2013年7月,全国工商联第三次选举林毅夫担任副主席。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说白了就是如何把企业变成白富美和高富帅,林毅夫是能够以其发展经济学的视野和方法为企业家提供专业建议的。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6日,福建省质监局特邀福建师范大学颜纯钧教授来作《金质大讲坛》第60期演讲。全省质监系统1500多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收看了讲座。  相似文献   

9.
《审计文汇》2010,(7):11-12
在审计系统,听过张学贵同志讲课的人,都会对他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达到的高度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参加审计工作23年来,他立足审计岗位,经过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常年不断的刻苦历练,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名能胜任多种岗位工作的全能型优秀审计干部,堪称审计战线上的“特种兵”。  相似文献   

10.
人物     
》林毅夫——全新舞台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近日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1952年生于台湾宜兰,现任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1.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讲座教授张五常先生日前在WTO与新经济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要孤注一掷》的演讲。 张五常教授是现代新经济学创始人之—。1997年张五常教授当选为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殊荣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他也是华语世界公认的用中文写经济评论或经济学散文最好的经济学家。 对于中国跟美国达成的世贸协议,张教授认为经济学有一个很简单的看法,一直以来在世界上有一个让人最可靠的工业,就是一个被人家赚钱的工业。比如说香港没有自己的农业,可是香港人—点都不需要担心没有面包…  相似文献   

12.
出嫁的原理     
谁写过这样的"两栖作品":在经济学著作中,它似乎是最好的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它似乎又是最好的经济学? 署名作者为马歇尔杰文斯,据查,这是美国三位经济学教授合用的笔名.马歇尔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写的<经济学原理>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杰文斯是威廉·杰文斯,他被称为边际效用理论之父.不仅如此,小说的主角简直就是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化身,经常把招牌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等弗式语录挂在嘴边.对于一本上市的书来说,没有比弗里德曼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更好的"招牌"了.据悉,弗里德曼本人读"自传"时"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共中央每有什么重大决策,在发布之前都会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并仆求他们的意见。作为经济学家和无党派人士的林毅夫,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林毅夫被舆论看作为官方的重要智囊。 林毅夫的传奇人生 熟悉林毅夫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座右铭:“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企业文化》2009,(11):78-78
严慧 夏秋更迭时节,有幸在贵社举办的“全国企业文化深化与推进研修班”上,聆听了孟宪忠教授的讲座。10月期刊上又登出了孟教授的演讲全文,细细读后,犹如再饮甘露。  相似文献   

15.
疯子和呆子     
<正>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卸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卸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卸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  相似文献   

16.
日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入世对农业的影响要具体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于农业是有例外条款的,例如,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技术开发方面国家对科研机构的支持是允许的,国家可以增加农业水利、农业流通领域建设、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关于中美间的粮食贸易竞争力比较,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业的冲击,林教授分析说,冲击大只是总体印象,美国农户平均1200多亩,且高度机械化,而我们为户均几亩。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所受冲击需要具体分析,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对农产品分类;一类为劳动力密集型的蔬菜、水果、花卉等…  相似文献   

17.
18—19世纪的经济学家给人们的典型印象大概是这样的:坐在幽静的书斋里,紧锁着眉头,一页一页地谱写着篇幅浩繁的巨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就是这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郎咸平是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近几年来在内地以铜牙铁齿引起了经济界、学界阵阵旋风,有人称他是新一代的"郎监管",有人称他是经济学界的谢霆锋。有人认为他是出风头;有人说他是"非主流经济学;也有人说他是个人炒作。郎咸平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学者该做的事。  相似文献   

19.
CEO的演讲     
赵芄 《中国企业家》2012,(21):126-128
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与人沟通,但不经训练,他的演讲却可能是不知所云张居琨创业不久,运营着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他现在每周至少要面对一二百人演讲一次,偶尔场面也能大到七八百人。他曾经以为,声音洪亮就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也显得自己很自信。但他想错了,事实上,他的演讲就像他的板寸一样,给人留下的印象过于强硬。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11,(3):67-67
如果你有幸听过庞青年的演讲,他那种骨子里渗出来挡也挡不住的自信,会让人觉得青年汽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公司。因为他相信,即使前面是悬崖,他自己跳下去仍然能够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