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仍远远高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就是与国内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有关专家估计,到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大约在  相似文献   

2.
当前银行信贷风险已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更影响到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的效果。因此.目前亟需研究制定规避、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从而有效地抑制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安全、稳健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徐灿 《发展》2006,(7):88-89
近期,银监会公布的2005年二季度末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显示d主要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37.3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2亿元。但如果剔除工行通过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6340亿元不良贷款这一因索,2005年6月底,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794,8亿元。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前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围有银行贷款主要来自国民存款,如果银行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将导致老百姓对我国的金融机构失去信心,将钱存人外资银行。而根据专家预测,外资银行只要吸收国内银行6%的存款,  相似文献   

4.
杨青 《辽宁经济》2010,(1):52-53
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持久而无声的战役。对于金融行业来讲,信贷风险是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推进,长期以来困扰各家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的不良贷款包袱问题基本解决,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隐性风险贷款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隐性风险贷款管理,成为当前基层商业银行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贷款成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社基础上,通过重组改造设立的地区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监管当局的扶持、帮助下,经过城市商业银行自身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业务规模扩张迅速,资产质量、赢利能力和管理水平不同程度得到提高。特别是不良贷款随着业务发展加快和清收处置力度加大,不良率逐年降低,已由最高时的平均34.32%降到2005年底的平均7.73%。已经具备了现代商业银行的雏形,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海曼  吴毅 《开放潮》2005,(9):64-65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其自身经营状况较差,截至2002年末,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3029.40亿元,存款余额为6523.9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1078.1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16.53%。城市商业银行全行累计亏损为55.97亿元,历年累计亏损的有50家,占到城市商业银行总数的45%。另外,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所处的环境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加入WTO,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占有明显优势的外资金融机构即将大举进入我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其中主要是贷款资产质量不高造成的.这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中有大量的呆、坏账无法收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1)银行外部的原因.在政府非市场行为干预下形成的不良贷款;我国微观经济环境不佳,如:企业自身、企业间缺乏信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等,而造成的不良贷款;还有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的不良贷款等外部因素.(2)银行内部的原因.由于银行自身的管理不普、不严造成的;还有因为员工综合素质差造成的不良贷款等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8.
胡以力  周斌 《上海经济》2006,(10):42-44
2005年底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高达9011亿美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达3580亿美元。可见,如何控制和缓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首要的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2001不良资产处置国际论坛”上演讲时说,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国务院已决定和公布,不再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追加剥离不良贷款,现在不良贷款由商业银行依法处理。戴相龙同时还透露,为了准确反映银行资产质量,争取从明年开始在全国正式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十五”时期,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将不良贷款比例平均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不再追加剥离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丽  刘峰  任海运 《特区经济》2005,(8):231-233
一、商业银行的现状1.盈利能力方面和不良资产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与外国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普遍很低,只有5%左右,而且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同期英国银行业的平均资本收益率高达26%,美国为20%,新加坡为15%,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但2000年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收益率也只有11%,与国外银行同样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良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04年6月,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2万亿元,比年初减少4014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15.59%,比年初下降4.28%。截至2003…  相似文献   

11.
张雪丽 《中国经贸》2010,(16):121-12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降”,但这背后仍然存在着较为严峻的不良贷款问题一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绝对数额依然巨大。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曹欣 《西部论丛》2002,(11):27-28
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庞大, 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按相关资料统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约为20%——25%。 目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大约有2万亿元,其中逾期占67%,呆滞占20%——27%,要核销的呆帐占7%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信贷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有效调节手段。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就银行自身来讲,资产质量关系着其经营的成败。因此无论就银行本身,还是为发挥好经济杠杆作用,商业银行都应加强资产质量的管理,不断改善资产结构,使现有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用。一、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虽注重清收不良资产,但资产质量仍然不高、不良资产比重过大。据统计,现我市银行不良贷款(逾期、呆滞、呆账)占20%左右。据资料显示,香港银行系统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4.
伍兵 《特区经济》2005,(11):44-45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我国政府设定的银行监管目标,从2001年到2005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必须从25.4%降为15%。由此推算,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内,国有商业银行每年至少要自行消化不良贷款约2000亿元。中国银监会成立后,不良贷款的“双下降”更成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强调:“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仍然是当前的一项突出任务,要加大贷款回收力度,积极催收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5.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其自身经营状况较差,截至2002年末,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3029.40亿元,存款余额为6523.91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为1078.1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16.53%。城市商业银行全行累计亏损为55.97亿元,历年累计亏损的有50家,  相似文献   

16.
吕永梅 《辽宁经济》2007,(12):62-62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重的金融脆弱性,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大量的不良贷款。为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从不良贷款的认定入手,介绍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进而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其成因建设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额的不良贷款比率已成为我国降低金融风险的突出障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资料,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在2001年下降了3.86个百分点,下降到25.37%,但这一比率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5%的一般水平。如何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剔除阻碍降低金融风险的因素,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6年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12549.2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的7.09%.由于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依然偏高,且会延续一段时问,不良资产处置任务也将艰巨而长远.  相似文献   

19.
仲伟光  李昕 《特区经济》2005,(6):230-231
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不良贷款率始终在较高水平下,虽然2004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降低,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补充资本金并核销部分不良贷款带来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控制不良贷款,首先要确定贷款的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根据等级决定放款与否。因此,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评级体系,是识别与控制贷款风险、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将至,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我国银行将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至国际银行业公认比例的时间已不多,与此同时,沉重的不良贷款负担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巨大障碍,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内忧外患下,如何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