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省滨海县水产养殖专家邱海波,近几年根据水产生物学、生态学原理,探索水产养殖新模式,对鱼、虾、蟹、鳝、鳅等多种水产品混养,采取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发挥各种水生动物快速生长的优势,实现多品种常年混养、轮捕、均衡上市,确保池塘合理生物载量的技术要求,达到池塘养殖低投入、中产  相似文献   

2.
一种亚硝酸盐降解新方案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超标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危害水产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亚硝酸盐是氮元素的不稳态,是诱发水产动物暴发性疾病重要因素。亚硝酸盐的长期蓄积,使鱼、虾、蟹等养殖动物抗病力降低,招致各种病原菌的侵袭,通常被视为是鱼、虾等养殖动物的致病根源。养殖水  相似文献   

3.
<正> 秋末冬初,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逐渐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一方面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管理,保证它们安全越冬。现将鱼、虾、蟹、蛙等常见养殖品种越冬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鱼种:鱼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亩放鱼种2万尾。在  相似文献   

4.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螯虾等。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06,(9S):22-22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俗称黄腊丁)、塘鳢鱼、乌鳢(俗称斑鱼)、黄鳝、泥鳅、鳌虾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甲鱼、河蟹等。“小水产”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诸如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螫虾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欢迎的程度不亚于“毛(鳗鱼)、甲(鳖)、蟹(河蟹)”。“小水产”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7.
<正> 实行健康生态养殖,进行水产养殖的绿色革命,是解决量多质次的矛盾,保证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 1、健康生态养殖是唯一选择 近10年来,健康养殖成了水产养殖业关注的关键,各种鱼、虾、蟹、鳖的病害防治成了水产养殖业及相关科研部门研究和探索的重点。然而实践表明,水产品的各种疾病流传并  相似文献   

8.
<正> 一要抓好苗种的投放工作 春季水产苗种的投放应抓住一个“早”字,使养殖的鱼、虾、蟹等水产动物尽早开食,尽早适应水体环境,达到尽早生长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在水温达到  相似文献   

9.
高温季节前的水产养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气温、水温将持续升高,而且降雨量也增多,日照时间明显延长,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明显增强,摄食量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在实践中我们一致认为,秋放秋捕比春放秋捕好处多效益高。因此建议养殖户采取秋放秋捕的方法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秋放秋捕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长期长,产量增加。"秋放"是在头年的10月份清塘放养鱼种,翌年的10月捕捞。这样鱼的生长期比春放秋捕延长了5个多月,使鱼充分利用水中天  相似文献   

11.
<正>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放,多收少收在于管。病虫害防治是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的全过程,也是决定渔业生产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鱼、虾、蟹属水生变温动物。比陆生动物易生病、难发现。池内养殖对象发病初期不易发现,一旦肉眼发现有生病的鱼、虾、蟹出现,这时已生病的群体病情已处于中后期,病菌已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村经济》2005,(12):47-47
8月29日,我国发射的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回收,它在太空停留了27天。这项被命名为“鲤鱼跃龙门”的航天搭载试验,是国内首次利用太空进行水产育苗的研究。在首飞太空的国产水产种苗中,包括了鱼、虾、贝、藻的卵子、种苗和微生物组成的共计14个样本。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8月19日,湖北省科技厅在武汉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召开了由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完成的"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鉴定材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是通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14.
<正>稻渔共作是利用水稻与鱼、虾、蟹的互利共生关系,把水产养殖和优质稻米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稻田的浅  相似文献   

15.
<正>依据酵素菌生物肥在水产养殖、水稻种植中使用的显著效果和稻鱼虾生态养殖技术,我们研究出一套新的养殖技术,即"微生物酵素菌肥在鱼、虾、稻生态种养中的应用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高效分解水中化肥残留物和土壤中不可分解的各类物质,改良土壤结构,保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村经济》2009,(3):49-49
当前,水产养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鱼、虾、蟹、鳖等水产动物的病害也频繁暴发,常常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重治疗、轻预防,没有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而预防最好要从冬春抓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春季,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等)的食欲也逐渐旺盛,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小水产”系指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类。如黄颡鱼、土塘虱、山斑鱼、黄鳝、泥鳅、河虾、乌龟、青蛙等。这些“小水产”如今成已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甲鱼、河蟹等。“小水产”已成为增城市水产养殖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探索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方法方式,提高渔业经济效益,2006年我们在东至县大渡口镇养殖一场进行了池塘克氏原螯虾鳜鱼混养技术实验,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品种混养的经济效益,实验证明池塘虾鱼混养亩产克氏原螯虾67.4kg,鳜鱼54.4kg,大规格鱼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病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致富指南》2005,(1):49-5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病害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整个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鱼、虾、贝、藻、鳖、蛙等水产动植物的主要病害就有200余种以上。1998年,病害平均发病损失率在15%左右,损失产值近50亿元,因此,水产养殖病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