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形成成熟的理念;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如何没有正规的培训,就不会形成规范的职业行为。在国内,直销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却一直没有得到规范、成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健康、规范的教育培训。其实,伴随着直销在国内的发展,直销培训也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是直销企业开展的对各自直销员的培训,还是直销员团队的内训;无论是第三方机构开展的培训,还是政府即将介入的直销员职业资质培训,或多或少都会对直销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培训到教育营销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昭春 《经贸世界》2005,(11):74-75
目前,很多传统保健品企业引入直销模式时,在管理上基本都处于失控或茫然状态,对直销团队的忠诚度和稳定性无从把握一一要么重金收买、树立崇拜,要么放任不管、欺哄利用等等,这些问题会导致直销团队缺乏稳定性,企业老总成为“救火队长”,一般管理人员无所适从,后果十分危险。  相似文献   

3.
诸军 《经贸世界》2006,(3):24-25
整合话题已经成为直销业内的热点,直销企业谈整合,直销团队谈整合,直销员也在谈整合,本刊上期刊登的《寻找不喝可乐的5个人》一,该作对直销团队“圈内整合”提出了质疑,引起很多直销员朋友的共鸣。[编按]  相似文献   

4.
邹尧 《经贸世界》2006,(5):31-3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直销从业人员的相关培训都是直销企业以及直销团队根据自身情况在操作,且多为业务培训。但很多直销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进行直销展业或市场拓展,仅仅依靠这些方面的培训是不够的。同时,由于不同企业、不同团队的直销从业人员所接受的培训有所不同,从而也造成了目前直销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5.
《中国供销商情》2006,(5):31-33
长期以来,由于非法传销与诈骗的骚扰,直销业态在人们的心中便有些暧昧。然而,直销的三部法规(《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和《推销员培训管理办法》的陆续全面实施,直销有望在法律的框架内走上正轨。新法规提高了注册资本金,严格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直销从此开始了“挣阳光下的钱”。那么,直销法带给直销企业什么样的改变呢?直销企业目前的状况又是什么样经营状态呢?  相似文献   

6.
李溯婉 《大经贸》2003,(5):48-51
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直销”模式,尽管直销尚未有正式的“身份证”。按中国入世的承诺,在2004年12月31日之前,有相关直销法将出台。有分析指出,如果放开限制,中国大陆将会是全球第三大直销市场,2004年销售额会达到100亿元人民币,10年内会迅速达到惊人的800亿元人民币。但在这天到来之前,原本直销的企业,有的己彻底转型,大有好马不吃直销的“回头草”之势,有的在妥协中等待……  相似文献   

7.
罗婷 《经贸世界》2005,(8):28-29
虽然有人表示,“团队计酬不等于多层次直销”,但稍有直销常识的人都知道,“多层次直销一定等于团队计酬”。因此,在“雅芳试点”之后,《直销管理条例》将“禁止团队计酬”的传言,使业界惊惶失措。不过,记者最近证实,此传言是一场业界自己吓自己的“虚惊”——在多方力量的权衡与制约下,有关“团队计酬”问题的症结已经不是“开不开放”,而是会以何种形式开放。  相似文献   

8.
阳光 《经贸世界》2006,(5):66-67
近段时间,笔曾感叹:中国缺少有素质的直销经理人,现有的一些直销企业的管理很不专业。和一些行业朋友聊天时,大家也都一致认为,“伪直销经理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直销行业和内资直销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相似文献   

9.
魏炳麒 《商场现代化》2006,(6Z):206-20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直销这个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多认识。直销网络的不断扩大,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必须抓紧对直销人员的培训,及时的正确的引导他们,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使这一行销形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罗正宇 《经贸世界》2005,(12):51-52
“直销条例”的出台,让中国直销行业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震荡。这个震荡对企业来说是“危”也是“机”:做得好,会乘势崛起;做得不好,会元气大伤甚至一蹶不振。 本刊法律顾问罗正宇律师认为,在“危”中,法律风险是企业将要面临的最大风险,那么,企业在这次调整之后,如何面对法律尴尬……  相似文献   

11.
胡茜 《经贸世界》2005,(2):22-27
“互联网 直销”模式实现了创建行业信息集散地、网上培训平台和电子商务中心等直销人梦想,在政策的引导下,是否也能实现“鼠标 水泥”的互联网梦想呢?  相似文献   

12.
陈奇锐 《商界》2004,(7):20-22
受臭名昭著的非法传销影响。“直销”这一营销方式长期以来被人鄙夷甚至被禁止。但似乎一夜之间,直销成为了2004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主题词:直销将要登堂入室。写进国家法律文本了!只是,喧嚣中有太多的迷茫:直销的未来会怎样?直销与中国企业有什么关系?传统企业可以做直销吗?  相似文献   

13.
雨声 《经贸世界》2005,(10):46-47
没有人会否认目前中国直销行业已经进入了—个新的时期,因此有关各个直销企业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不绝于耳。不管是出于主动或是被动,“调整”几乎成为了直销企业共同的选择,商海浮沉的画面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14.
邹玲  胡珊 《经贸世界》2005,(6):59-60
第一次与凌丽交流,我发现与她沟通是如此容易,她所表现出的真诚和信任让我可以很轻松地进入她的内心世界,领略一个一线直销人的真实想法。我知道,在这样一个人群里,我们不能把所有直销人都简单笼统地归属于同一类人。但是,只要提到自己的事业,他们都表现出同样蓬勃的斗志,对直销事业的执和对企业领导和团队领袖的推崇。于是,我开始对“直销可以改变人”这句话有了更为形象、具体和具有说服力的认识和感悟;直销在我心里开始更加类似一个巨大的、具有某种魔力的磁场,它可以包容庞大的人群,并使他们在直销的世界里“奇迹般地”发生转变,变成一个在事业上具有近乎于“完美”特质的人……  相似文献   

15.
2月22日,雅芳拿到中国直销行业第一批唯一一张牌照,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雅芳的情况跟其他直销企业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个“标杆效应”使得其他“该拿牌而没拿到”的直销企业多多少少受到了大众的质疑,那么,雅芳拿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因素?那些没有拿到牌照的、又不能不拿牌照的企业该何去何从?一纸牌照到底会成为企业的负担还是契机……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经销商还是业界人士来说,既困惑又迷惘。  相似文献   

16.
等待戈多     
《经贸世界》2006,(7):1-1
6月,第二批直销牌照出台呼声最高的月份。 整个直销界就像水开前的临界状态一样,积聚了巨大的能量,也传出很多关于某几家企业会在几号几号拿到牌照的消息。但是,当我做完本期杂志,盘点在这个月直销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的时候,“等待戈多”四个字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17.
魏炳麒 《商场现代化》2006,(17):206-20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直销这个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多认识。直销网络的不断扩大,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必须抓紧对直销人员的培训,及时的正确的引导他们,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使这一行销形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贸世界》2006,(1):66-67
直销事业讲究“团队协作”——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直销人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直销团队渐渐形成自己的系统,虽然有人说国内的直销系统还欠火侯,但是任何成熟的事物是由不成熟而慢慢发展来的。所以,我们认为,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特色,也一定有值得广大直销员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通过分享圆智系统对系统复制的见解和实际运用,希望能引起业界共鸣,让中国直销行业的本土系统,能更加完善并拥有自己的特色。[编按]  相似文献   

19.
徐静 《经贸世界》2005,(1):28-30
2004年岁末,千呼万唤的直销立法没有如期出台,中国直销业仍然处于翘首期盼的状态。2005年,中国直销业能否正常开放,成了很多直销公司和直销商举目期待的一年。安利、雅芳、完美等早期进入中国直销领域的公司,早已先为人知,而更多希望能搭上直销开放班车的直销企业都在暗中骚动。《科技智囊》杂志在《直销乱力怪神》一中谈到直销的发展时说:第一代直销是机会导向,第二代直销是产品导向,第三代直销是制度导向,第四代直销是通路导向,而第五代直销则是整合导向。  相似文献   

20.
胡健 《经贸世界》2006,(9):78-79
上海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10家转型企业之一,1995在上海获得直销许可证,在上海拥有14万人直销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