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型城市与乡镇化改革与"一带一路"发展理念是推动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两项重大举措,二者之间要相互依存、步调一致,切勿让它们成为彼此分割的个体单独发展,要不断强化二者彼此联系,使其能够更好的协调融合,共同发展。文章重阐述了新型城市与乡镇化建设同"一带一路"发展理念之间联合发展的重要性与相互关联,为推进两项重要举措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跨国公司的贸易来往,都对沿线物流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情况及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通过研究"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发展情况,分析"一带一路"沿线我国的跨国公司会面临的物流问题,并对"一带一路"沿线未来的物流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厦门现代物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厦门未来发展的"新常态"。文章分析了厦门发展现代物流业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优势,提出厦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建设步入新阶段之后,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其主要目标,但学术界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却存在不同的看法。作者首先假定"一带一路"是一种发展导向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进而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可持续性,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基本路径在于机制化。"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决定了在其起步阶段不以设置规则为门槛,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不需要规则和机制化。机制化建设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合作的内在要求,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对接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前提条件。但这种机制化建设不可能复制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化建设的模式,而是需要遵循共商、渐进与义利观原则。以此为前提,"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与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地缘政治学意义及其新发展:一、关于地缘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演化: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地缘政治学的因素,但主要是从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中汲取营养和启示,得出的智慧结晶;三、"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地缘政治学说的新发展;四、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加速西藏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载体。与现有的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不同,经济走廊的核心功能是解决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因而与“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经济走廊不是一个静态机制,其从起步到成熟一般要经历狭义经济走廊、拓宽经济走廊、夯实经济走廊与广义经济走廊四个发展阶段。这种深化或升级实际上是构建区域供应链或价值链的过程。在经济走廊建设的不同阶段,其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对要素投入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深化经济走廊建设既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同时,实施新发展格局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又为深化经济走廊、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区域供应链提供了可行性。过去十年,“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走廊建设大多停留在前两个发展阶段。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深化经济走廊建设需要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关系、硬联通与软联通的关系以及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与开发利用现有比较优势的关系,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奠定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9月和10月,"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应运而生。该战略不仅为世界各国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广东省的外贸发展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从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找切入点,首先系统诠释"一带一路"战略,再针对广东参与"一带一路"介绍现状和意义,然后分析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外贸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张宁  侯麟军 《广西经济》2023,(4):109-113
广西作为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打开对东盟开放合作新空间的前沿和窗口,有其特殊的发展定位。近年来,广西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开放通道建设不断推进,国际经贸投资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日趋活跃。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国际通道利用率不高、产业基础薄弱以及外部风险加大等现实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通道利用率、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并加强对外部形势的预研预判。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研究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是着眼全球,面向世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同时,创新驱动利于加快中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进程。浙江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创新发展方面也居于全国前列。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研究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所具备的区位、产能、科技和政治经济优势,并展望浙江省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和地区共同融入到世界经济改革发展的潮流中,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互联互通,将为沿线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南南合作的典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高度关注。由于两者各自的局限性,文章提出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机制,由金砖国家提供机制支撑,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和形式,打造南南合作的新方式。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程度的深化,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发展已成规模,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新思路,成为黑龙江融入"一带一路"和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和机遇.黑龙江电商目前存在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 跨境电商发展规模小和人员匮乏等问题."一带一路"下,黑龙江电商发展应完善物流体系、 关注人才培养和多管齐下,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为加大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战略优势,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从"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入手,就如何深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几点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在出访东南亚和中亚国家时提出的旨在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合作战略。自"一带一路"实施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经济秩序不断变革,贸易投资积极发展,"一带一路"正在逐步推动以中国为中心的新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和世界许多地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中国的实践看,地方发展如何把握历史性机遇,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中获得发展动力和变革良机,是推进发展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构建境内外战略联盟、建立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和对外投资服务中心,是三明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赵方 《发展》2023,(6):33-37
继《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之后,为了适应“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现实要求,国家制定《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融合“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开展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政策指引,也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文章从甘肃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视角探讨了甘肃如何适应“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纵深推进,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国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广西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及广西区与东盟国家的深度合作,对广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机会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探究广西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崔晓红 《新财经》2010,(3):91-93
建省二十多年来,海南一路走,一路摸索,一路调整战略,终于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确定了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朱兰 《改革》2023,(7):47-56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精雕细琢等不同阶段的努力,“一带一路”十年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共建范围逐渐扩大,规制对接日益深化;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设施联通不断加强,国际贸易质效双升;人文交流更加密切,民心相通显著增强。新发展阶段,面对全球政治不稳定、经济复苏乏力、大国博弈加剧带来的风险挑战,建议从加强国家风险监测与防控、创新发展模式、调整战略方针、增强战略主动着手,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质量、激活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休闲体育旅游。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和大众旅游消费的到来也使得休闲体育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步形成并受到广泛关注。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其休闲体育旅游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文章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一带一路"陕西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所具备优势,探讨了陕西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