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政商关系     
《中国企业家》2011,(22):34-34
公元前3世纪 “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相似文献   

2.
蛇年说蛇     
“蛇”字本作“它”,“它”是蛇的象形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蛇,它或从虫。” 上古时期,人们居住于草莽之中,恐被毒蛇咬伤,并且又确实常常遭到毒蛇的攻击,所以见了面互相问候:“您没有遇到蛇(它)吧?”和现在人们见面时问候“你好吗?”意思相近。从这句问候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畏蛇的心理。现代人也有怕蛇的,即便是不怕蛇的人,看到那些出色的、表现人蛇之争的艺术形象时,也会感到惊心动魄。西方艺术珍品中刻画特洛伊英雄…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说: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信息化要领导先行……实践也无数次证明的确如此。为什么领导者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如此之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饱受“短缺经济”之苦,尚未摆脱“短缺经济”阴影的中国老百姓,一下又陷入了“过剩经济”的泥沼。“过剩经济”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不加警告地就来到了人们的面前。不仅普通百姓毫无警觉,就连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也猝不及防。那么什么是“过剩经济”?我国“过剩经济”的成因、特点和解决的途径有哪些呢?“过剩经济”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供求关系处于供大于求的一种严重失衡的经济状态。通常表现为:(1)当某种社会需求产生时,供给经常可以以更大的规模产生;(2)价格变动已经难以调整供求双方的经济利…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春节过后我国都不同程度存在“民工荒”现象。东南沿海珠三角、长三角劳动力输入地区一些企业缺工严重,一时间劳动力市场供求调节失灵:尤其是今年年后,“用工荒”有越演越烈之势。“用工荒”是好是坏?是真荒或是假荒?暂时荒或是长期荒?局部荒或是结构荒?其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我国人口红利期是否已经结束?等等。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小·大     
人们往往对“大”很是迷恋。 做大人物,干大事,住大房子,开大公司,挣大钱……诸如此类,悉数不乏。 而对于“小”,很多人不甚关注,对其嗤之以鼻,并自诩不拘小节;亦有很多人因过分关注而妄自菲薄,一门心思寻求“长大”的朝天之阙。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质量     
顾明 《中国质量》2007,(6):39-40
在人们的印象中,产品有质量优劣之分.语言怎么也还有质量问题?这里的“语言”,不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组成的语言结构本身,而是语言学所说的“言语”。本文所说的语言质量,是指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下。  相似文献   

8.
死亡的名字     
有三个年轻人打听到,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都是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这三个年轻人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半路上,他们遇上了几位神色慌张的人,其中一位老太太告诉他们,“死亡”正在追赶他们,必须赶快逃走,否则便会被杀害,  相似文献   

9.
院士是什么     
杨与肖 《经营者》2011,(13):26-27
“学而优则仕”自古有之,现在缘何又出现了“仕而优则学”?一个时间被大量行政和经营工作所占据的人,凭什么可以参与国家知识分子最高荣誉的遴选?  相似文献   

10.
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国人有赞成之,也有反对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王晓哗认为:商务部的决定是正确的,它是出于保护市场竞争的责任,也是出于消费者利益的考虑。商务部关于“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生效后第一个具有影响的决定,它使人们认识到反垄断法是一个长了“牙齿”的法律,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反垄断法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上海标准化》2011,(4):14-15
“瘦肉精”带来的高额利润让有些人铤而走险。但到目前为止,竟没有案例明确告知其源头是哪:监管链条“断”在哪里?专家坦言,‘别让‘都在管’成了‘都不管’。”  相似文献   

12.
杨艳 《湖北审计》2011,(10):53-53
什么是赢?翻开《汉语大词典》可以看到:“赢”字由三部分、五个字组成。“亡”字为字首。“口”字为中部,“月、贝、凡”三字为下部。“赢”字用字之繁多,组合之复杂,结构之鲜明,喻意之深刻,在浩若星辰的中国汉字中极为少有。看来,“赢”字的组合自有道理.能够给审计人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海法 《上海企业》2013,(10):97-97
言即语言,也即人们日常交际中所说之话。它是人日常交际和开展公务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高超的言谈艺术是展示自身形象与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形成良好文风的基础。孔子作为中国的大圣人,对人们之“言”曾有过精辟、深刻的论述,它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今天读来,对于指导人们交际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雪威 《数据》2011,(4):14-15
什么是幸福?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幸”字的“土”字代表房子,“¥”是金钱的象征。所谓的“不幸”是指没有房子住和没有钱花;“福”字是一家人有“衣”穿有“田”种。“幸福”二字组合在一块,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住有钱花。无独有偶,2009年,《中国青年报》也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幸福和房子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中国人认为幸福=有房。于是,命中注定房子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春晚是每年必备的“宴席”,那赵本山的小品毋庸置疑便是其中的“招牌菜”。现如今一提到春晚,街头巷尾人们讨论的话题就是:“赵本山今年有什么节目?”  相似文献   

16.
这里,是中华三大始祖的汇聚之地,是中华纪元元年的起点,是中华实现民族统一之地。“阪泉大战”、“涿鹿之战”的硝烟散尽,“合符釜山”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在此踏上了五千年的文明之路。今天,当你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骄傲,为我们五千年昭昭文化而自豪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民族的根,文化的根,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遗迹?本期搜城,我们为你指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迪伊·霍克习惯这样开始他的讲演.高高举着一张维萨卡,询问在场的每个人:“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认得这个?”通常,所有人都会举手.接着他问:“有多少人能告诉我它的所有者是谁?它如何运作?到哪里能买到它的股票?”随后,通常地是会场上的沉寂。多年以来.似乎很少人去想这个问题.信用卡是人们钱包里的私备品,没有它,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8.
“走动式管理”走向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惠普自己已经不再坚持“惠普之道”时,它的精华——走动式管理,是否还有前途?  相似文献   

19.
无之韵     
有时“无”比“有”更有韵味,比如这首小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中虽未见到人,却使读者想象到云海茫茫,无边无际,深得“远龙无爪”之妙。  相似文献   

20.
从“海尔”、“海棠”的浮沉看会计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主要的品德。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信是信用,遵守诺言。“正心诚意”的儒家经典“民无信不立”的悠悠古训在炎黄之地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