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管理效率低下、保险覆盖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国家政策扶持、筹资方式单一及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责任缺失和农民养老保险意识淡薄造成的。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建立多层次、全面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保障,拓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己在国内全面推开,它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主,具有保障水平适度、交费方式灵活、适合农村实际的特点。但是,如何在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极其庞大的欠发达农村地区建立覆盖广泛、保障适度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以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为调查对象,探索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之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水平较低,并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首先,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互动影响;再次,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互动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几点有效实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互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今仍在探索中徘徊。本文并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1992年开展实施的(以下称老农保),它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个探索,虽然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但其制度明显滞后,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与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表明,党和政府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明确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及发展方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原来存在老农保是相对而言的,认清了老农保的特点才能有地放矢的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桂丽 《现代商业》2011,(2):116-11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为云南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商》2015,(21):83-84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以及空巢经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之农村老年人收入相对较低、贫穷率相对较高,进而使得农村子女赡养老年人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农村养老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我国施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如保障水平低、统筹层次低、缺乏制度衔接、基金保值增值难,法律不健全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在分析我国新农保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探索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优发展路径。研究这些有利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弥补传统养老方式功能的弱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更好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显其重要地位.对于如何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二是目前是否具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三是怎样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庞玉 《商》2016,(5):51-5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老农保”经过挫折与重建,演变为“新农保”,并于2012年同“城居保”一起实现了全覆盖。2014年,国务院决定合并实施“城居保”与“新农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文从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重要养老形式,但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为填补农村养老的“半真空”状态,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本试图从制度构建,基金设立和城镇化等方面,探寻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仍面临着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及覆盖对象不全面、家庭养老方式不断弱化、参保资金缺乏可靠的投资渠道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低、保险形式受到冲击、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及管理不善。国家应从健全覆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入手,建立起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立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值和增值工作,尽快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6)
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日渐突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过了一系列变迁过程,正在日趋完善。本文首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变迁过程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变迁的原因,最后提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变迁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倍受关注.城镇化进程也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本文探讨应该为不同人群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是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制度.通过梳理现有制度模式,及人群中存在的异质性,指出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政府的责任缺失是其主要原因,通过结合财政分权制度研究各级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中的责任及其存在问题,进而结合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完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立法及相关法律,构建各级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财政资金供给机制,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正经历着老龄化、少子化不断加重的趋势,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自1998年我国就一直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探索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9)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却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时期。2007年,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改革,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了一个新的篇章。本文以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为例,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并从中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实现城乡统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伟锋 《商》2014,(37):77-77
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都是重大民生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许多有力的制度改革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数量的庞大,以及国家制度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带来了各种困难。本文针对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探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帆 《品牌》2012,(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60%以上,随着老龄化的速度加速,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非从业农民收入偏低,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承载农民的保障功能,他们没有考虑自身养老保障问题的实力,这就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就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完善该制度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