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IAS41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芳城  唐洋 《新智慧》2006,(8):52-53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同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是必然趋势。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水平,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笔认为有必要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以便对新准则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物资产准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规范企业所得税核算,在内容体系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上,同以往规定相比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新准则制定的基础是资产负债表观;②新准则制定的目的是规范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适用于企业所有的所得税事项,包括国内外的各种所得税影响;③新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该方法是国际上占主流地位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④新准则充分体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⑤新准则使得会计信息更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周娟  孙玉春 《新智慧》2005,(8):23-2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准则”)在2001年进行了修订,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准则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笔现就以下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孟静怡 《新智慧》2006,(9):58-5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强化了为投资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突出表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事项和或有资产》(IAS 37)相比基本一致。当然,新准则中仍有一些需要借鉴IAS 37的地方,为此笔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2006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此前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其会计报表附注部分的要求有所提高,能较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①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披露。新准则指出:“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是目前所有国际会计准则中认同度较高的准则,本文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与原借款费用准则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新旧准则的具体规定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将国际准则与国内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财政部在2001年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我国准则”)。其中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已比较接近,但与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20、22号意见书中的有关规定还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报告业绩的影响有三类:提升业绩、遏制业绩、双重作用。对新准则中那些对企业利润产生较大影响的部分条款进行分析发现: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增强了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实现了与国际准则接轨,但它也使公司报告业绩具有非常大的可调整性,这是不容漠视的。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对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笔认为投资准则中,还存在一些欠缺以及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关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相互转换的处理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拟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准则”)中的部分内容和概念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试析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四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敏 《新智慧》2006,(9):50-5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以下简称“现行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以下简称“新审计报告准则”)。  相似文献   

12.
到2002年10月底,财政部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于2001年初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的债务重组事项进行了重新规范。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修订了债务重组的定义以及重组损益的确认原则。这些修订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往那些靠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的行为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水分被挤出。新准则实施巳一年有余,在规范会计核算、打击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有些问题仍值得探讨。本文在分析新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何英艳  孙文波 《新智慧》2005,(13):44-45
2003年4月14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对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旧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准则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定义更加规范,同时加强了与其他相关准则的衔接,更具操作性。与旧准则比较,新准则的相关概念及其修订后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明东  王琪  李民 《新智慧》2006,(11):46-47
一、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1.关于首次执行日和过渡日的概念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使用了首次执行日的概念,但未对此概念作解释;国际会计准则使用过渡日的概念,并对过渡日作了解释。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过渡日是指企业首份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全部可比信息中的最早期间的期初。如企业决定于2007年按IFRS编制财务报表,则2006年1月1日为过渡日。  相似文献   

15.
左举红  欧阳斌 《新智慧》2004,(2A):28-29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金融工具准则是2006年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主要标志。在履行入世承诺开放银行业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实施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经营状况及执行中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国庆 《新智慧》2006,(2):33-34
2001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对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规定不合理、表述不清晰、操作困难等问题,本在此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会计准则变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一准则体系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为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其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国企业和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谈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部今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本文首先讨论公允价值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角度分析账面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进而阐述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的背景下,我国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却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准则面向的国家和地区差异。第二,准则制定机构秉持的不同理念。IASB更关注全球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多地考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坚持不远离IFRS。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则更注重切实有助于提高我国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只是考虑中国大陆具体国情,对《企业会计准则》大幅简化。第三,准则制定机构获取现实依据的充分性存在差异。IASB面对复杂差异巨大的现实,无力也无意开展全方位大幅度的主动调研,因而采取了传统的被动征求意见和少量企业测试的方法,获取的简化依据有限。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只是面对我国的小企业,展开征求意见和主动调研,积极总结我国2004年《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经验,借助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相关情况,从而为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获取了较为充分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