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产业发展前景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中华民族的瑰宝花落谁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药在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只有5%,如此小的市场份额使我们不禁要问:中药还姓“中“吗?……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中华民族的瑰宝花落 谁家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药在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只有5%,如此小的市场份额使我们不禁要问:中药还姓“中”吗? 我国中药出口从1995年达到创纪录的7.7亿美元后,就开始连年大幅度滑坡,2000年下滑到了4.6亿美元,远远落后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我国中药出口主要有以下特点:低加工、低附加值的中药材占中药出口品种的多数,出口结构不合理:市场范围局限于周边国家地区和华裔社会,其中港澳占60%;在主要销售地区我国中药材所占份额极小;从国家权威机构进出口统计数字来看,中药产品出口数量上升,价值却在下跌。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医药的独异奇葩,我们应以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加以规范,发挥其优势,克服劣势,参与国际竞争,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药经济发展新趋势及市场开发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必须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20世纪后期,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药已由过去的多味配方、煎服汤药为主,进入了以中成药为主,多剂型、高技术含量的崭新阶段,中药产业逐渐摆脱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粗放的无标准生产,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中药西制"、"中药精制"的高科技手段生产,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中药经济和市场已经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历经5000多年风雨,被誉为中华民族“瑰宝”、“国粹”的中药,随着近年来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一些国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研制成的植物药,已被“重重包围”,国际市场上每年中药的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中药仅占其中的5%。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产中药如何才能杀出重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中药,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全球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由于中药是取自大自然且药性平和的治疗药物,所以我国的大部分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看中医、服中药,在他们看来,中药是有病治疗,无病能保安康的绝对安全药物,可实际也是这样吗?事实上中药和西药一样是具有"是药三分毒"这样利害两重性的药物,所以说是不能够任意服用的。由于中药被分为上、中、下三品,有不伤人的无毒药物,有需"斟酌其宜"而使用的有毒药物,有不可久服的多毒药物,这充分显示出需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并对其进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30年卫生经济学对我国卫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支持,但中医药发展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凡.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目前亟待遵循中医药的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形成和发展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为制定中医药卫生经济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和建议.本文研究了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背景、必要性及意义,并提出了中医药卫生经济学学科定位及建设、中医药卫生经济决策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中药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经济论坛》2006,(14):125-126
一、中药知识利益亟待保护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创性的学术体系,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但从发展势头来看,作为中医药故乡的中国似乎有落在别人后面的趋势。数据表明,全球市场上每年高达400亿美元的中医药交易额中,中国仅占到6%~8%。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外大型制药企业集团以其先进的工艺、严格的管理、雄厚的资本抢占中药市场,中药产品的国内市场受到更为严重的挤压,加之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规不健全和保护意识淡薄,中药的宝贵财富正在流失。面对如此窘境,除了中医药自身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是中医药和民族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财富。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药民族药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负效应——药材资源面临减少、枯竭甚至濒临灭绝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药民族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作者从战略高度阐述了我国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短缺形势的严重性,并以20多年从事中医药科研、标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自身体验,针对全面保护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科学研究开发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合理利用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和规范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提出了内容详实、措施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将中药产业打造成三峡库区战略性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产业是一门生态环保型产业,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丰富,打造中草药"农-工-贸-服务业"产业链,形成三峡库区区域性战略性产业,意义十分重大.为此,要创新有别于西药的中医药管理体制,推进库区中药生产标准化和现代化,加大库区中药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中药养生保健、美容、观光旅游等服务业,弘扬中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药产业是中国的民族瑰宝,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国素有"中药王国"之称,长期以来,世界上有近13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中药原材料和成药。中药产业作为蕲春县的特色产业,在蕲春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将"李时珍"无形资产的价值发挥出来,让蕲春县的特色产业——中药产业突破发展的瓶颈从而继续快速增长,进而带动蕲春县的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蕲春县特色产业——中药产业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1、引言 中医药是祖国的瑰宝,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拥有许多珍贵的古代验方,具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其研发费用相对化学药来说要低廉的多。中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002年1~5月,我国1261家中药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8.5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增加值87.1亿元,同比增长12.1%,随着WTO的加入,我国中药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朱选功 《生产力研究》2011,(3):117-118,151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热的兴起,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医药出口的现状、机遇、威胁、优势、劣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医药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07,(11):56-57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投巨资参与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企业科研模式创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研发平台体系●这也是广州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市"目标后,建立了首个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平台●作为双方共建的首个合作项目,"中药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被普遍认为,如果项目开展得好,影响比青蒿素还要大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广东省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提出的促进我省中医医疗、中药产业、中医药科研、中医药人力资源培养四个方面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力度,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工作.日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元胜局长就"建设中医药强省"工作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6.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投巨资参与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企业科研模式创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研发平台体系 ●这也是广州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市"目标后,建立了首个国家级中医药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兼具人文交流与服务贸易的双重功能,对于提升我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软实力及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具有独特作用。本文从中药标准化生产能力、国际市场份额、国际专利水平以及研发投入等角度综合阐述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表明,创新理念缺乏、制度保障不强以及管理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提升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要制定中药产业国际化战略、增强在世界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中的话语权、强化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并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尽管对中药的推广依然不得力,但是最具中国特色,也最有商业价值的国粹依然是中药,国粹营销的主力必将落在中药身上 2007年3月下旬,国务院16部委联手推出<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医药发展要走"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防控,"中医药"却成了网红,无论是官方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还是民间舆论场,都不乏中医药的身影。"清肺排毒汤"是什么神仙配方?"一想到我拎的清肺排毒汤能抗击疫情,双腿顿时来了精神!"2月15日下午,武汉青山区百沐仁和中医医院43岁的龚春红拎着120袋中药汤剂,气喘吁吁地说。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复方专利申请已成为各国攫取国际医药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中医药鼻祖的中国,中药复方专利申请的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状况下,对《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授权的"三性"标准进行分析实有必要且意义重大。唯有对中药复方专利的"三性"标准进行正确解读,才能充分挖掘中药复方专利,进而对中药复方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