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正值电力企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为更好地总结实践工作,推进电力行业"两化"融合,推动电力企业的管理变革和信息化创新,使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手段。7月30至31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承办的"2009电力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广州盛大召开。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电力行业信息化存在三大问题"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信息化在推动电力工业的发展与创新、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益、转变电力生产方式和企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管理、企业管理和项目建设三方面。行业管理问题行业标准规范缺乏。对于企业而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IT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力企业走信息化道路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几年,我国电网建设发展较快,电力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急剧增加,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IT技术的支持。从电力生产到用户使用的全过程,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方面,IT技术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天津市电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目前,天津市电力公司在软硬件基础装备、电力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重大工程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峻 《广西电业》2005,(5):59-61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没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成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初具规模。随着网络的畅通、基础的夯实、流程的规范,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条件逐步成熟。然而相对于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而言,企业管理改革速度有些迟缓,管理信息化严重滞后于生产自动化,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就这个问题作具体探讨,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成及深化应用,电力企业进入到了以应用为主.建没为辅的信息化发展阶段。鉴于电力食业目前的信息化管理体制现状:主要业务系统的开发、运维均由外包商承担,  相似文献   

6.
杨嘉湜  黄林 《中国电业》2013,(12):92-94
电力信息化发展历程回顾 电力信息化是指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营销等各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和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一、广西电力行政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电力执法落实缺位19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做好电力工业政企分开改革工作的意见》后,电力企业作为民事主体,在法律框架下不再具有行政执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六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办法》第三条规定: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是广西行政区域内的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危害电力设施和扰乱供用  相似文献   

8.
<正>诞生于电力、扎根于电力、服务于电力,1999年成立的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康拓普)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从几个人发展到400多人,从最初单一产品扩展到电力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技术服务,十年的康拓普走出了一条稳健之路,这其中不乏有挫折和遗憾,但更多是快乐与成功。  相似文献   

9.
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具有规模庞大、业务多元、所属企业遍布全国且地域分散等特点。建设“经营型、控股型、集团型”的现代电力企业,就必然要求建立基于集团型的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业务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从而提升电力企业集团的核心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财务信息化迈向集成型近年来,大中型电力企业均在建设集成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已经开展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技术的前期研究;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开发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攸县电力局是湖南电力公司株洲电业局下辖的县级供电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的垄断将逐渐被打破,企业的竞争水平最终体现在管理水平上。近年来,该局根据企业生产及管理的需求,引进和开发了信息化系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生产管理需求。目前,攸县电力局管理信息化项目已进入后期维护阶段,通过对电力运营管理软件(EPO)的应用,企业已初步尝到了管理信息化实施带来的甜头。EPO作为企业综合协同办公平台,其包含的功能基本上能满足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上的需要,对于电力企业已经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EPO软件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业》2006,(1):16-17
2005年11月9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八次主席办公会议通过了《电力监管信息公开办法》、《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三项法规,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我和《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刊物有深厚渊源,20世纪90年代电力企业"双达标"和"创一流",富阳供电局订阅杂志300本,目的是建设学习型企业,转变员工观念,实行"定、学、做、写"四字经。一是每位员工人手一本《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二是开展读书学习;三是学习实践相结合;四是鼓励员工总结工作写稿投稿。凡是报纸刊物刊登稿件,稿费按照刊物标准加倍奖励,创新建设富电企业文化,每年出版《富阳电力员工论文集》,全体员工围绕企业发展思考,根据岗位技能创新,促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改委网站近日发布2011年电力运行调节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经济运行调节部门和电力企业要按照国家关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围绕今年电力供需偏紧的形势,认真贯彻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保障电力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4.
<正>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是电力企业监督营销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环节,而传统的稽查方法由于工作量大、效率低及时效性差,难以满足当代电力企业营销稽查工作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营销工作正在逐渐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本文在现有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一种电力营销稽查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从海量的业务数据中根据预设条件快速地进行报警、记录和分析,使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从过去的事后检查控制转移为事前控制。大幅度地提高电力营销稽查在线监测的实时性、高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是国内能源电力期刊中一股难能可贵的清流。语之"清流",因其将研究管理与实务工作紧密结合,集思辨性与实操性于一体;读者阅之,如饮清泉,甘甜解渴。我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相识于投稿,相交于阅读,相爱于陪伴。愿借本文,诉说一位普通读者对《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的情感与希冀。  相似文献   

16.
现行《电力法》1995年制定时确立的立法原则为:保障和促进电力事业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电力事业发展适当超前,多家投资办电,谁投资谁受益,保护电力设施和电能,依法保护环境.对电力事业监督管理,电力企业自主经营等。这些原则虽多数适用于电力发展的要求,但是在1995年,我国电力行业计划经济的色彩还相当浓厚,电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在延续,电力市场众多主体之间的矛盾还尚未充分显现;《电力法》起草、制定者对后续发展时期政府与电力企业之间、电力企业相互之间、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复杂的法律关系尚不可能有过于超前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7.
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拓宽电力可靠性管理范围我们要继续宣传贯彻政府部门和中电联颁发的《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同时积极深入各电力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积极帮助企业组织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促进各种规模、各种经营方式、各地区和各行业的电力企业都按《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地开展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有效的拓展电力可靠性管理领域,真正实现我国所有电力企业的电力可靠性全行业管理。重视可靠性基础和应用工作,推动电力可靠性技术与管理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完善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体系,指导工业企业(园区)优化用电结构、调整用电方式、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工业转型升级,2019年7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要求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站在用能单位主体视角,体现"政府引导、用能单位主导、电网配合、服务机构支撑、电力市场机制配套"的原则。《指南》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把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电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学习型、经营型、服务型、现代化的电网企业是广西电网公司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项管理技术与手段现代化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广西电力固定资产业务管理现状及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从广西电力固定资产管理实际业务着手并结合IT技术发展水平,对广西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进行构想。  相似文献   

20.
推进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电力行业信息化存在三大问题"十一五"期间,电力行业信息化在推动电力工业的发展与创新、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益、转变电力生产方式和企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业管理、企业管理和项目建设三方面。行业管理问题行业标准规范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