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女人与茶     
茶叶,可说是中国的国饮,遍布神州大地的各个街巷。对于喝茶,男女老少皆司空见惯——放几片叶子于茶杯中,倒上开水而已。倘要了解茶的作用及茶文化的发展,能答上来的人恐怕不多。茶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种“饮料”,口渴了就饮茶,但许多人却没有体味过喝茶的美。倘若你静坐一室,沏上一杯龙井茶,闻着淡淡的清香,你会发现茶与许多事物都有联系,尤其是女人。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14,(5):126-127
很多人喜欢喝茶,但不一定知道茶里的讲究。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认为,喝茶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养生学问,他善于使用茶饮。路老说,喝什么茶要根据时间不同和人的工作、身体状态来决定,上午应该喝绿茶、午后应喝乌龙茶、晚上应喝普洱(熟普洱)茶。路老喝茶犹如辨证用药,他每天必喝的三杯茶,实际蕴含了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08,(10):100-101
有人说茶品即人品,茶道即人道。说起茶道大家都有点虚火,因为它延袭的是一种精深的、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沉积。所以人们对品茶已是小心翼翼,何况是高深或神秘的茶道。好在历史的、文化的原因,是中国人就会喝茶,人们喜欢茶  相似文献   

4.
当初喝茶、做茶都源于兴趣,在把荼业作为事业进行投资后,因喜欢普洱荼,所以并不像大多数商人那样只是一味谋取眼前利益,更多的是考虑普洱茶的文化价值。把为普洱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初喝茶、做茶都源于兴趣,在把荼业作为事业进行投资后,因喜欢普洱荼,所以并不像大多数商人那样只是一味谋取眼前利益,更多的是考虑普洱茶的文化价值。把为普洱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贡献作为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爱喝茶,茶是中国的“国饮”,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在印度也有一帮嗜茶如命的人,他们是具有英国血统的英裔印度人,他们把茶看作是能抵御风风雨雨、维系家庭关系的灵丹妙药。年逾75岁高龄的英国绅士──特迪·扬就是一位对印度茶叶种植业做出了特殊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7.
吴爽  苏航图 《东北之窗》2013,(11):88-89
一缕茶香,在这个世界上飘荡了几千年,至今仍然是许多人的心头所好。藉着这几千年茶文化的沉淀,中国人对喝茶可是颇有一番琢磨,在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心境,要喝什么茶,都是极为讲究的,喝茶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还是一种养生保养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体质,要对茶做出甄选,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黄悦坤以一部传真机白手起家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不久前呼吁在海外拼博的人,应“家在新加坡,工作在亚洲”。他认为“他们是新加坡最能干最有魄力的人”,是“为国家创造财富,制造工作机会的英才”。新加坡有不少优秀人才在海外工作或创业,有些甚至已落地生根、安家...  相似文献   

9.
冯洁 《浙江经济》2009,(3):63-63
当精神文化产品变得五花八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归宿似乎并不单一,“挑剔”的现代人不再只为一种元素所狂热,多元、解构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岁末,都市快报发布一则波澜不惊的新闻,杭州市纪委全年邀请138人"喝茶"。印象中,2011年该市拱墅区纪委实行"喝茶"新政时,可就"闹猛"多了。赞之者称,相对轻松的氛围,能让干部说出以往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充分发挥了反腐倡廉作用,若此举收效好,可以变成一种机制。但众多网民并不看好,称"最牛纪委""反腐就是喝茶""存在通风报信嫌疑""几杯清茶,几个卡号""茶喝了、话谈了、钱送了、事没了"……  相似文献   

11.
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多元文化主义”,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性的民族政策。其特征是“4M原则”、“CMIO”模式和“新加坡人”概念,以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族际和睦,各族在保持各自文化特征的同时确立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对我们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耀儒 《西部大开发》2010,(1):136-137,151
在西安产生的汉字,是至今通行世界的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经久不衰的一种文字。不仅日本、新加坡等国仍在使用汉字,联合国也规定汉语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而汉字承载我国文化艺术的功能其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
喝茶的学问     
《中国老区建设》2011,(9):63-63
调查显示,80%的人对于茶停留在"喝"的层面,对茶文化和茶知识有所了解的仅占20%。饮茶始于中国。3000多年来,国人喝茶的习惯也经历着不少变化。一项关于现代人饮茶习惯的调查显示,60%的人表示自己爱喝茶;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全方位抢攻中国市场张瑞宾台湾“行政院”院长连战在新加坡提出双方合作共同开发海南计划之后,新加坡政府心目中的“大陆投资地图”究竟如何描绘,一时竟成为台商关注的焦点。其实,目前不仅台商对投资大陆感兴趣,新加坡企业对投资大陆也正在如火如茶地进展中,大...  相似文献   

15.
夏季养生茶     
《走向世界》2014,(27):117-117
夏季喝什么茶好呢?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流汗的速度也会变快,这个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补水,在室外工作的朋友要做好防晒工作,而长坐办公室空调房的则要多喝水。喝茶是夏季最养生的方法之一,那么夏天喝什么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呢?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16.
《走向世界》2012,(7):51
民以食为天。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向被奉为中国饮食文化之精髓。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当代,在美食之外,茗茶成为了饮食新宠。中国是茶之故乡。唐代伊始,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人墨客辈出,促进了人们的饮食观念逐渐变化,在酒之外开始重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改荼为茶,开宗立派,把茶的饮用提升为一种独立的饮料和文化活动。几千年中,中国人把茶喝出了文化。对于饮茶,不在于止渴消食,而在乎饮茶中体会超凡脱俗的境界,在闲情雅兴中悟出点风雅。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的多元民族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香港在回归前是华洋共处的国际城市,那新加坡更是融合不同地方文化的多元种族社会。在新加坡的300多万人口中,有近80%的华人、14%的马来人、6%的印度人及少量的其他人种。由于新加坡政府重视古迹保护,很多具有种族文化色彩的历史建筑物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到新加坡旅游,除了吃喝玩乐之外,还可亲身体验一下不同种族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8.
虽然深藏底蕴,文脉悠悠,富含地质奇观,独具特色的古镇习俗和饮食文化。却并不被外界所知.与那种清淡沉寂的状态和其深厚绵长且丰富多元的文化极为不符,倒也呈现出一种自在、悠闲、孤芳欣赏的意境和镇民心态……  相似文献   

19.
读茶     
一直都很欣赏中国的茶文化,时时感受到茶的魅力所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曾经指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当时的“荼”便是今日的“茶”。茶叶用煮沸的清水冲之,入口时先微苦后甘甜,顺乎自然,清饮雅尝。  相似文献   

20.
闲章印人生     
张一农健谈,端坐自己的雅舍,一边喝茶、抽烟,一边畅谈篆刻艺术,袒露从中悟得的人生意境。让人在欣赏他的治印艺术之余,又添多一层对生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