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政府审计统计指标的分类和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审计工作在强化经济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和加强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下“政府审计”简称“审计”)。做好审计统计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确定审计统计指标是做好审计统计的前提,下面结合审计工作谈一谈审计统计指标的分类和构成。  相似文献   

2.
<正>瑞昌市审计局有这样一位“七朝元老”,从事审计工作33年,从刚进入审计的“毛头小伙”到现在两鬓斑白的中年大叔,将自己的青春献给基层审计事业——市审计局投资审计服务股股长、工会主席冷建林。他是基层审计工作发展的“见证者”,用33年的行动践行着“为民而审,为国而计”的初心使命,而他一路走来的工作态度、处事精神则是瑞昌市审计新兵们永不过时的精神风向标。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最关键的小事”,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基础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审计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乡村善治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国家审计的需求入手,结合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体系特征,构建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国家审计监督体系。针对乡村治理涉及的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资金、公共项目,探索审计业务类型协同的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审计署“5号令”把审计风险的概念规范为“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着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基建工程结算审计中,其审计风险不仅来源于基建单位财务核算方面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而且还存在着施工方可能高估冒算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从而作出不恰当的工程造价的审计结论。  相似文献   

5.
审计署“5号令”把审计风险的概念规范为“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着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基建工程结算审计中,其审计风险不仅来源于基建单位财务核算方面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而且还存在着施工方可能高估冒算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从而作出不恰当的工程造价的审计结论。  相似文献   

6.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五慎”,是针对目前审计评价中存在着某些言之无物、言之无据、言之欠妥现象而提出来的。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还加大了审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误拒风险,就是将不属于领导人的问题而认定是其问题;二是误受风险,就是领导人有问题没有审计出来,而做出了肯定的评价。这两种风险都可能给审计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7.
审计动因初探□王蔚审计的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或源动力。中西方审计界对审计的动因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审计界对审计动因的研究,也有多种提法。如“财务责任论”、“经济责任论”、“防弊正误论”、“多因决定论”等。目前,在我国最流行的观点是“经济...  相似文献   

8.
新春致读者     
《陕西审计》2005,(6):1-1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随着这期杂志的出版,《陕西审计》已经与您相伴走过20个春秋。20年来,《陕西审计》始终坚持“指导实践,服务基层”的办刊宗旨,重视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办好陕西审计人自己的杂志而不懈努力着。  相似文献   

9.
同业视点     
《审计与理财》2006,(10):58-59
广东省审计厅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全面推进计算机审计。广东省审计厅在省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打破成规,依托审计署“金审工程”建设成果,积极推广应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项目管理应用,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审计技术和审计模式,逐步实现了全面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在29个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中,采集、转换被审计单位账套数196套(年),采集、转换电子数据的资金总量9825亿元,记录条数2692万条,存储量达1235G;“AO/OA交互”现场审计数据包共530多个,审计日记6200多篇;撰写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15条。审计署信息办、计算机中心对广东省审计厅的成绩多次给予肯定,认为该厅今年的AO和OA应用最“实”,转换财务数据和审计交互数据最“多”。  相似文献   

10.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提出并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要求,成都市审计局工交处从1989年实施的第一例“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到2001年7月止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50项,历经了经济责任审计初始形态阶段、逐步发展阶段和现在全面推进阶段的演进过程。1989年进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雏形,当时我国经济体制进入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国有企业进入了强化经营权的改革,广泛试行的“承包制”意在划清经营者权力和责任,即初始的经济责任制。当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关系中 ,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 ,被审计人即公司经理层 ,它是替股东经营管理资产的“代理人” ;而审计机构是受托为委托人鉴证公司经理层经营业绩的“代理人”。如果委托人与被审计人是两个不同的“人” ,则审计机构与被审计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这种“代理人”监督“代理人”的审计关系是平衡的 ,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如果委托人与被审计人是同一“人” ,则审计机构与被审计人之间就存在利益关系 (委托人决定着审计机构的聘用、解续聘、审计费用等 ) ,这种“代理人”监…  相似文献   

12.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全新阐释了国家审计的本质、功能、根本目的、首要任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现代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是实现上述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审计处理处罚难是农业资金审计工作中最棘手而不易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提高农业资金审计质量的“瓶颈”。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内部因素。在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渐大幅度增加,农业资金审计需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解决好审计处理处罚难的问题,是提高农业资金审计质量的关键。同时,这一“瓶颈”的突破,对保证国家“三农”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业资金审计处理处罚的难点及产生原因(一)现行审计监督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与地方的行政干预,是造成审计处理处罚难的客观原因。审计…  相似文献   

14.
《新疆审计》2006,(2):25-26
石河子市,一座戈壁滩上崛起的新城,这里奋斗着一支审计队伍——石河子市审计局。他们用热血和行动塑造着审计人形象。石河子市审计局从1998年一2004年连续7年被评为师市“文明机关”,其间2002年被评为师市“文明机关标兵单位”;1998年-2004年局党支部连续7年被评为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被国家审计署、人事部授予“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被自治区审计厅、人事厅评为“自治区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自治区审计机关勤政廉政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荣膺“兵团审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98年,潍坊市审计局就提出了审计工作要达到“上级机关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社会满意、被审计单位敬佩”的“三满意一敬佩”的工作目标。四年多来,他们坚持“大服务”观念,把审计服务作为审计工作的一条主线,在维护经济秩序、服务宏观决策、改善微观经济和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着作用。卓有成效的审计服务,在提高审计执法水平的同时,也在提升着审计地位。局机关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实施民心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审计就要维护一方经济秩序,服务一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岳 《湖北审计》2013,(12):52-5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新中国审计已走过了三十栽光辉历程。审计理论日趋成熟、技术方法日臻完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要用一种思路将三十年的变化串联。最恰当不过审计工具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革新和体现出的审计精神。  相似文献   

17.
搞好审计调查“五字诀”吴兆军审计调查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近几年的审计实践中,总结出开展审计调查的“五字诀”,望能给审计人员提供一点借鉴。一是突出一个“实”字,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真实是对调查最基本的要求,对审计调查来说在真实方面的要求尤...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财政部发布的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巾,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建立并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原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审计程序执行到位”,更新为“审计风险控制到位”,对于提高审计质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也谈系统基础审计张东华什么是系统基础审计?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系统基础审计是财务审计过程中一个阶段的审计方法”;另一种认为:“系统基础审计有本身的审计目的、程序,是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别”。第一种观点简称为“方法论”,第二种观点简称为...  相似文献   

20.
王新  蒋新 《审计文汇》2006,(10):22-24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关系到审计成败的关键所在。审计机关的职能特征决定着审计部门只能有“为”才会有“位”、有“为”才会有“威”,也就是说,审计干部只有通过自身的作为,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加大审计力度,才会赢得应有社会的地位和威信,才会体现自己应有的社会价值。然而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认真总结贯彻审计署6号令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觉得许多审计干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思维理念上与审计新形势的发展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