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历来是众家评说不一的经典。而本文则试图从作品文本叙事的角度去剖析《金瓶梅》的话语特征,从而挖掘其文本深层某些潜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9月6日,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在广州开幕,该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策展人为高士明(杭州)、萨拉·马哈拉吉(伦敦)、张颂仁(香港)。此次展览的主体概念是与后殖民说再见,这是策展工作的理论出发点,同时也是策展团所欲呈现的一个批评性视野。与后殖民说再见并不是对于后殖民主义的简单否定。一方面,作为一种现实处境,后殖民远未终结;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策展与批评领域的主导性话语,后殖民主  相似文献   

3.
赵文敏 《商》2013,(15):261-261
从早期殖民语境文本到如今的后殖民语境下,作者对殖民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到“混杂”的过程,反映出人们对于后殖民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打破简单二元对立,去解构霸权。  相似文献   

4.
刘腾 《消费导刊》2010,(3):217-218
《叙事话语》是关于叙事学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本文将二者联系起来,运用法国学者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从顺序、叙事速度、频率和叙事主体四个方面对《红楼梦》进行了叙事话语的分析,并零星地获得了一些全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张秀伟  李海峰 《致富时代》2010,(11):199-200
该文结合叙述学、女性主义阐述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从作家身份,女主人公话语的角度切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证明这部作品的叙述,既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又体现出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些思想观念的认同,在叛逆中体现平衡,平衡中又透露出叛逆,即作品本身存在两面性。  相似文献   

6.
王军 《消费导刊》2012,(4):133-134
仁爱思想是儒家核心的观点之一,也是《论语》中反复提及论证的一个重要思想,本文从《论语》文本出发,通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提出了儒家仁爱思想的特点:在体系上具有人文性;在本质上具有宗法性;在操作上具有实践性;在标准上具有两重性。  相似文献   

7.
《成功营销》2009,(10):86-86
危机与商机下的商业女性智慧——世博商机点燃的“新上海”投资机遇 主办单位:CCTV.com、《经耻人》杂志、《七海日报》、远举公关,特别鸣谢上海世博局,上海海妇联  相似文献   

8.
生离死别     
马瑞芳 《市场周刊》2008,(8):103-103
岳飞《满江红》有语:“靖康耻,犹末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耻”即宋钦宗靖康二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虏走,蔑封为“昏德公”和“重昏侯”的奇耻大辱。这一年,北宋灭亡,宋高宗在南京即皇帝位,史称南宋。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第一二回已经用隐喻暗示方法,透露出其“最终定稿人”是明代万历时的茅山乾元观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在《西游记》文本中,由于在姓名方面对镇元子所居五观庄即“舒本住”的隐喻暗示,在辈份方面和形象描述上对镇元予形象即舒本住化身的暗示,以及对两者均是金陵籍贯的明说,可知“镇元子”形象同时就是阎希言大弟子舒本住在文本中的艺术投影。另一方面,按“最后定稿人”口音,“镇元予”与“陈元之”发音大体相同,含义也大体相同,故知“陈元之”与“镇元子”虽为两人而实为一身。此外,《西游记》文本借“华阳洞主”东方朔与孙悟空开玩笑的“闲笔”。又暗示了作为校者的“华阳洞天主人”与镇元子一陈元之一舒本住同类同辈,“华阳洞主”实际是舒本在文本中的另一艺术化身。于是,在《西游记》文本中,我们看到了横跨文本中的镇元子艺术形象、序言作者陈元之和《西游记》出版前夕的“最后定稿人”舒本住三者之间的一种互相对应、互为化身的“三位一体”;如果再加上“华阳洞天主人”,可知“最后定稿人”舒本住在文本中有三个艺术化身,于是就形成了“四位一体”。从这种“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看,陈元之序言即舒本住所写,是这位“最后定稿者”的“自白”,其主要内容包含了对阎希言领导《西游记》最终定稿的再暗示,对《西游记》定稿文本启蒙主旨和丹学内涵的突出强调等。  相似文献   

10.
微纪录片以单集时长短、制作门槛低、传播渠道多样、内容丰富为特点,向大众呈现另一种传播样态。2018 年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弘扬传统历史文化为导向,在内容表达与叙事策略上建构出一套独特的叙事话语体系,实现文本扩容与意义加工的媒介内外呼应。本文从媒介文本的内容表达、叙事策略、意义生产等方面着手,探析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年轻化表达。  相似文献   

11.
倪琳 《中国广告》2021,(3):85-90
企业新闻稿通过对新闻写作技巧的模仿,将信息与宣传混合成一种新文体并主动提供给新闻记者。企业新闻稿是企业用来吸引新闻记者在已设定题材上撰写的新闻报道的参考性原始稿件,原始稿和新闻成品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关系。新闻稿的性质是使用新闻写作格式和修辞手法而形成的"中介性话语",即本应传送给公众的企业正面信息通过新闻稿,先由记者获知后再由记者加以选择后告之公众。记着在新闻稿的基础上对新闻报道进行话语转换的过程体现了新闻稿与新闻报道这两种不同文本之间存在的"明确的互文性"的关系,即一个文本在另外一个文本中的明显体现,代表着当代一种常见的话语结构与话语秩序。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2月,欧盟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发表了《莱肯宣言》,由此开启了欧盟制宪的进程。2003年7月18日,制宪委员会主席正式提交宪法草案最后文本。经过将近一年的谈判,《建立欧盟宪法条约》(以后简称《宪法条约》)在2004年6月18日政府间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10月29日由25国在罗马签署。此后,虽然法国、荷兰先后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宪法条约》,并导致批准程序的暂时冻结。  相似文献   

13.
《文明小史》文本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以井连和勾连的方式连缀故事(组),其叙事时空操作表现为同一背案时问中的空间位移,体现出社会全景式小说建构的艺术企图,具有民族叙事特质。小说官、民、洋人的人物结构隐含文明与落后对峙、交杂的叙述意艾,表达着李伯元对近代中国社会情状与走势的主体认知和整体概括。李氏叙述显示其对本土与外洋关系的某种智性辨析和判断,体现出一种智性民族主义立场,属于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话语谱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对话教学,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突出“倾听”文本是实现真正时话的前提。教师要将民主意识贯彻教学始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本文将从教师、文本、学生三者在教学中形成的交叉对话关系进行论证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商》2014,(20)
孟悦的《<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则根据《白毛女》的不断改编的演变分析政治和非政治性的话语关系的博弈过程。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采用历史的回溯法论述《白毛女》的改编过程中的话语权彰隐,即所谓的五四以来建构起的女性主义话语始终作为一种工具,没有真正建构起主体性,以女性主义话语依托的非政治性与政治性话语的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便值得考究。并且据此思考《白毛女》研究批评的多重角度和女性主义话语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6.
张亚萍 《商》2014,(20):71-69
孟悦的《〈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则根据《白毛女》的不断改编的演变分析政治和非政治性的话语关系的博弈过程。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采用历史的回溯法论述《白毛女》的改编过程中的话语权彰隐,即所谓的五四以来建构起的女性主义话语始终作为一种工具,没有真正建构起主体性,以女性主义话语依托的非政治性与政治性话语的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便值得考究。并且据此思考《白毛女》研究批评的多重角度和女性主义话语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7.
一项来自《福布斯洞察》(Forbes Insights)的最新研究显示:那些难得有空消遣和游戏的企业高管们,却会腾出时间观看在线视频。他们甚至偏爱通过视频,而非文本获得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资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话”,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括:一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二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和欣赏,也是自我认识的不断提升和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9.
栏目月讯     
栏目简介:《亮话》是旅游卫视2009年1月5日开播的一档脱口秀节目。每期邀请一位处于行业先锋位置的嘉宾与主持人洪晃进行对话,《亮话》的话题源于都市中关注和流行的现象,汇集不同的声音,以期亮出话语的锋芒和思想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韦克利 《致富时代》2010,(9):318-318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尽量不要让自己蒙羞。日本人的耻辱观念,更在意的是别人的眼光。在生活中,与别人不同的事情、给别人造成麻烦的事情和杂乱无章的事情都是他们觉得「羞」的事情。很多行为都可以用这个「耻」观念来解释,这些行为的深层原因就是不愿意做「耻」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