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审计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政府环境绩效指标的实现及企业污染减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但由于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独立性缺失,环境审计未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文章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从独立性对环境审计主体的要求出发,探讨环境审计监督主体的协调定位,使环境审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季锋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08-109
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是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财政支出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倾斜,支出总额不断扩大等客观现实下,各级人大和社会公众更加关注公共财政的支出情况,以对政府及各隶属部门、事业单位支配的财政资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而产生的。实践证明,政府绩效审计在促进政府改善管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益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与其他国家开展得较成熟的绩效审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政府受托经济责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与其他国家的较成熟的绩效审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在相关审计人员的素质、技能上,尚未达到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因此现阶段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当前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与技能,以适应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军  张东伟 《财经科学》2015,(2):121-130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主要包括绩效审计计划、绩效审计实施、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绩效审计报告和后续跟踪审计等内容.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探索建立绩效审计指南方面虽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尚未制定统一的绩效审计准则.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绩效审计准则,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构建了我国的国家绩效审计准则框架,为我国政府的绩效审计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振宇 《城市建设》2010,(3):278-278
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政府受托经济责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与其他国家的较成熟的绩效审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在相关审计人员的素质、技能上,尚未达到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因此现阶段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当前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与技能,以适应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种审计方法体现出了它的先进和有效.本文论述了我国当前推行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过程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提高政府投资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发展是审计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开展较好,这与良好的审计环境密不可分。该文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等四个方面对美、英、法三个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环境进行了对比,在分析其差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改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称谓及原因分析 1.各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称谓。 绩效型审计,从它产生以来,经过各国的实践,至今已形成了一系列概念。绩效审计在各国的做法不同、审计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美国审计总署使用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术语;加拿大则将其称为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在澳大利亚被称为效率性审计(Efficiency Audit):瑞典称为效果审计(Effectiveness Audit);英国称货币价值审计(Value-for-Money Audit)。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世纪90年代专项资金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后,于21世纪在政府审计范围内全面推行.与美英等国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更多是以学习为主导、自上而下的强制型审计.为促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应积极培育公民意识,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完善审计体制以及加快政府绩效审计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绩效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它是对公营部门管理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即“三E” )所作的评价与监督。绩效审计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政府行政开支以及评价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利器。在20世纪下半叶,绩效审计就被引入国际审计领域,瑞典在1970年第一个实行绩效审计,1972年美国正式开始绩效审计,目前,美国已有约80%的审计为绩效审计,只有约20%的审计为传统的财务审计,之后加拿大、新西兰、荷兰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纷纷采取绩效审计,可见绩效审计有着与传统财务审计明显不同的效果,使各国先后效仿。中国的审计也与时俱进,与国际审计潮流接轨,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财务审计向绩效的审计转变,并且通过了《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开始实行。该法规定:审计机关必须根据法律,通过审计来监督收入与支出的正确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意味着推行效益审计(即绩效审计)的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