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7日至8日,由中国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和省生态学会主办,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天目山旅游建设有限公司、临安市西天目乡人民政府、临安市旅游局等单位承办的“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天目山召开。来自台湾、北京、安徽、上海、浙江等省、市区的6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浙江省生态学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2012,(7):2-2
21世纪,生态文明被提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而备受瞩目。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声中,钱江源头开化县无疑成了责无旁贷的求索者。 十五年的坚持:只为一江清水入钱塘 开化拥有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林木绿化率81.1%,均位居全省前列。自2001年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全县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10万亩,被外来考察学者称誉为中国的"亚马孙雨林"。  相似文献   

3.
正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西南部,成立于1982年,1986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遵循"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文明就是优势"的理念,以推进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共融带动区域发展创新模式,实现了由静态保护向动态保护,科学保护的转变,有力支撑了生态旅游事业,为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然保护筑牢生态旅游发展基石外部世界对神农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幻的过程,神农架历经了从原始封闭,到山门洞开;从林木资源大规模  相似文献   

4.
湿地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湿地的管理与开发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业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生态旅游是目前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将湿地与生态旅游结合到一起势必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在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增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讨对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意义及规划建议等,为图牧吉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107公顷,地处浙江省开化县境内,与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毗邻。主峰青尖海拨1258米,水流经苏庄折入江西省境内德兴市的乐安江,流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再汇入长江水系。其前身是一个国营采育场,始建于1958年,1975年3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2001年6月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意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意识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牛姆林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的问卷调查发现,旅游者以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和组织性生态旅游者为主,旅游者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程度不容乐观。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应从规范发展生态旅游、推广负责任旅游理念等方面努力,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达到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业》2008,(10):33-33
概况 凤阳山1975年经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和保护区合并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建区较早、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保护区具有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地理位置独特、生物资源多样及物种的分化变异中心等特点。生物区系南北过渡,东西相承,汇聚多种珍稀植物资源,森林生态类型多样、环境质量具有天然“本底性”。  相似文献   

8.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文章对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及生态公益性、生态旅游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对红树林湿地资源研究、加强退化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开展湿地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走进自然,感觉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旅游日成时尚.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胜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前景良好.分析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资源的永序利用,提出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合理开发、加强宣传和社区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从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本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社区社会保障缺乏和政府帮扶政策措施滞后是造成农户生产经营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类别下的4个变量中,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效果的主客观认知是影响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农户参与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工作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扶贫效果起到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构建全域化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增强基层治理水平,提供就业创业培训路径;转变观念,提升自我脱贫可持续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现状调查,从管理体系设置、执法建设情况、生态监测以及科研和社区共管与生态旅游4个方面,对佛坪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管理体系基本完善,机构设置合理,经费较为宽松;执法体系完善;监测体系规范;作为科研平台,每年有科研项目在区内实施。参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技术规范》(2008),佛坪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达到优等。同时,对保护区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爽 《农业经济》2016,(4):36-38
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相符合的,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有效手段。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是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结果,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生态意识应贯穿农村旅游的始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下,推进农村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管理建设以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摸清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护、社区经济发展、野生动物损害庄稼、生态旅游开发、科研监测的服务功能提升、传统管理中的法律空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线调查和必要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群众从事管护参与保护、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控、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办法、强化科研监测、科学评价调查保护区范围界线等办法和对策,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科技人员以及社区管理服务人士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大王岭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对策,为大王岭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蟒河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建设,亟需系统地对主要保护对象变化、管理机构日常工作、项目建设与效益、社区共管及生态旅游管理等方面进行生态保护现状整体评估。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建立了适合蟒河保护区的生态现状评价体系,结合以往资料和现地调查,对保护区进行了生态现状整体评估,并为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抉择对推动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改善农户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辽宁省6个自然保护区周边980个农户生计抉择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Mixed Logit模型,实证探究自然保护区政策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风险感知在自然保护区对农户生计抉择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政策使得周边农户由务农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和创业主导型转变,影响系数分别为1.22、1.42,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2)自然保护区通过影响周边农户风险感知间接影响农户生计抉择;(3)相对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4)相较于男性户主,自然保护区对女性户主的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了“自然保护区-风险感知-农户生计抉择”的分析框架,丰富了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作用机理,为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应完善自然保护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服务产业发展。二是鼓励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保护区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生态旅游也是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但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有关环节把握不好,往往会给保护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从5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品开发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文章在充分调查、发掘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提出利用保护区的品牌和旅游资源优势 ,发展生态旅游业应抓住旅游产品开发 ,并且要实现比一般旅游地更高的开发水平 ,并进一步探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北黄河故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河干流流域一处非常重要的湿地资源,近年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利用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恢复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把保护区打造成为中部区域生态环境优良的城市"后花园".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生 态旅游也是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但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过程中, 有关环节把握不好,往往会给保护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从5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存在 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