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实现信贷结构、货币供应量等目的,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近年来,央行连续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了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心,收缩了社会资金流动性,抑制了过热投资.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可以说,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来得迟了些,但是市场早已预期到了。因此,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不会感到有多少突然。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  相似文献   

3.
央行近日宣布,从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央行接二连三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呢?  相似文献   

4.
吴佳 《商周刊》2011,(9):62-64
中国人民银行4月17日宣布,从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今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过去一季度里先后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这也是央行自去年以来准备金率的第十次上调。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从2010年以来央行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按照目前  相似文献   

6.
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成本,比央行发行票据和定向票据低,而且调控效果更理想。因此央行采取数量型货币政策,即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央行调控过剩流动性常备工具。  相似文献   

7.
刘勘 《资本市场》2007,(2):17-17
◆由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成本,比央行发行票据和定向票据低,而且调控效果更理想。因此央行采取数量型货币政策,即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央行调控过剩流动性常备工具。  相似文献   

8.
央行2011年5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自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年内央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了17.5%,再创历史新高.在2011年强烈的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央行此举也是为了抑制通胀,遏制物价过快上涨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在通胀预的背景下,居民的资产如何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就成为广大居民日益关心的问题,笔者就是从通胀条件下的资产保值、增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时代经贸》2010,(6):54-55
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商业银行银根紧缩 2010年5月2日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即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  相似文献   

10.
陈希琳 《经济》2012,(6):114-115
5月14日,央行宣布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至此,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释放4200多亿元流动性。当记者给远在香港的姚炜拨通采访电话时,她表示,这几天接到的采访都与国内央行降准有关。据她分析,降低存款准备金,只是中国释放  相似文献   

11.
宏观/动向     
《商周刊》2011,(3):14-14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9%的历史高位,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5.5%。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央行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10月份以后,短短9日内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上此前不久,央行宣布加息,反映了央行紧缩货币的政策信号.本文从美元本位制说起,通过对美元环流的分析,来探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李强 《商周刊》2011,(25):72-74
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晚间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商周刊》2011,(25):10-10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12月以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没有差别化的操作,此次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21茗,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17.5%。  相似文献   

15.
变动存款准备金率,在以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不过,从2006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频繁变动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已渐成常态。准备金率政策收缩货币流动性见效快,方式最为直接。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整的原因以及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2007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频繁调整的过程。其中。央行在2007年1月起至2008年9月14日期间,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5次:2008年9月15日至2009年12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29日,又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  相似文献   

17.
数字     
《经济导刊》2008,(1):5-5
第10次 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2月25日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00个基点。这已经是央行2007年以来第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及有关部委近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归纳起来,大体上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金融调控和信贷管理方面:(1)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同时实施。央行在上年4季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从4月25日起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达到7.5%。国家权威部门测算,存款准备金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银行信贷额度减少15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与人     
《新经济》2011,(7):6-6
0.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为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今年以来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接实就是想低成本对冲外汇占款。今年前一季度外汇占款规模大致在1万亿人民币左右,这恰恰和一季度上调准备金率冻结银行资金规模相等。5月份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3700亿,估计也和4月份外汇占款增幅相等。  相似文献   

20.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表示,2008年10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预计将释放2000亿元的流动性。光大证券分析师金麟表示,两次共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央行放松准备金率实际执行将会退还银行大约6000亿~7000亿元的资金。央行或向高银退还准备金@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