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化,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的作用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日趋重要。本文按照温州市农业社会资源的特点和农业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为目标,从政策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资本资源等5个方面,构建一个全面、合理地农业社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实际进程中的各方面情况,并分析了温州市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与产业模式进行分析。根据以往学者研究,能够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多集中在科学技术、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以及固定资产的投资与资本存量情况等方面。其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影响农业产业模式选择的关键内容。本文主要通过构建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型,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以及产业模式的选择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资源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转化为土地资本,是新时期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1.信息化农业的基本特征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消费、服务等环节,通过系统采用计算机、通信、光电、机电、遥测、遥控等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与农业相关的自然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并以此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态演进过程.其基本要求是农业基础设施智能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  相似文献   

5.
郭瑶  焦俊鹏  佟凤英  吴明辉 《活力》2014,(18):34-35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地方基础经济发展多依赖于农产品的种植和经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方经济想要不断地发展,就需要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进行一些可持续的项目,而绿色农业成为黑龙江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借着国家对于农业特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趋势,黑龙江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发展绿色农业,本文就是从众多政策中的焦点,资金保障政策财政政策出发,来阐述一下如何通过完善农业特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财政政策,促进黑龙江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施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龙型经济,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经济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农业标准化推动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林耸  闫虹 《现代企业》2005,(7):57-58
农业市场化是在市场能充分发挥效用的领域,实现从计划配置资源、分配剩余向市场配置资源、分配剩余的转变过程。其实质是农业资源的配置方式由政府分配为主转向以市场配置为主,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农业产销各环节中的作用,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省审计机关组建以来,一直把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放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化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来,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积极开展省本级农林水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把农业与资源环保重点专项资金的行业审计作为重点,提出了对投资数额大、  相似文献   

9.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导条件。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增长的能力,要使农业发展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即传统农业通过不断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物质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红 《物流技术》2015,(4):186-188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供应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方式,而后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测算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的模型,并通过对华北20个农业地区的实证分析得出结果,认为农业供应链建设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推动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兰晓秋  刘垒 《企业导报》2011,(4):164-165
农业遗传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关系着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和环境的良性延续,更关系着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粮食"安全,是制约社会生态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遗传资源与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紧密,考察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相关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的主体制度,分析各保护和监管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能够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立法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在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关头的今天,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合理地进口农产品,将有效地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紧缺状况,使我国能够更为经济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资源,也能使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更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逐步趋向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经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为农业发展带了很大经济效益,降低了资源的耗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认真研究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概括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业剩余不足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剑  李惠斌 《经济界》2010,(2):73-80
刘-费-拉二元经济理论一度是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该理论的导向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工业产能过剩与农业剩余不足并存、高资本积累率与城乡失业并存、投资过度与消费需求不足并存的困境,国家利益因之受损,经济发展高度对外依赖,缺乏自主性和可持续性,主导产业低端化。只有客观认识二元经济理论的局限性,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摆脱农业就业长期困境的新出路 第一,应对金融危机传导效应,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由外需投资型逐步向内需消费型转变,以减轻农业就业现实堰塞压力。现代经济理论已经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运行的传导机制和路径作出过多角度的诠释,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观点,即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外需、国际资本流动、经济全球化和预期权变等方面的路径与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运行发生消极影响作用,并分别体现为四大效应,即贸易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经济季风效应和纯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农业、 工业、 制造业等产业全链也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对各个产业发展具有巨大贡献的要素中,人力资源、 管理水平、 土地资源、 资本投入和科研进步,占据的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第一产业农业的经济发展亦离不开人力、 资本、 管理及科研进步这四类要素.本文选取科研这一要素,对科研成果在农业发展中的推广转化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相关地区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及转化效果,发现普遍存在着推广不足、 应用不全面和成果知识产权不清晰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健 《企业经济》2003,(4):96-97
在我国加入WTO后充满竞争性的新环境下,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并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新的主要增长点,对提高县域经济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新的主要增长点的重要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被社会吸收和利用,实现其科技、经济、社会的价值。其实质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市场化和企业化,也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水平的体现。近两年来,农业科学通过与高新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  相似文献   

18.
抓农业资源开发做农字企业文章杨富初湖南省湘阴县经过几年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做“农”字号企业文章,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滨湖地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新路子,为发展和壮大县城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湘阴县是一个滨湖农业大...  相似文献   

19.
郭萍 《新远见》2011,(1):92-96
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资源约束型产业向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型产业转变。大幅度提高单位农业产出收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增强农户应对多样化市场需求变化的技能,都迫切地要求科技进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认识农业科技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郭义勋 《审计月刊》2006,(12):47-47
一、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源泉 集中资金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是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的必要前提。[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