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加强版权的立法保护,固然有其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但是最终目的却在于通过制度的完善促进相关产业变革及其经济发展。数据显示,近10多年中美版权产业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均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并逐渐成为其国民经济中一个最重要的增长极。与美国的版权产业相比,中国版权产业差距巨大,存在着缺乏版权保护的具体实施政策、版权保护执法机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版权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等弊端。为此,我们应从完善版权产业发展政策,强化版权产业理论研究,强化版权保护执法体系,完善版权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版权保护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建立并完善版权制度,才能推动文化创意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络版权保护在实践中存在相关立法不完善、侵权责任认定标准不严格、侵权成本与维权成本不匹配等问题。网络版权保护工作应创新保护方式,在网络版权的立法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和社会保护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应对,为我国版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版权保护与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版权保护是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制度和重要保障。以1999~2008年的中国数据为样本,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版权保护与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版权保护对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的影响都比较显著。基于此,可以针对性地完善版权立法体系和优化版权执法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的商品化改革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运动如火如荼。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版权,版权保护的基本理念是激励创新。形成文化产业链,要完善版权授权方式和版权合同制度.培养版权从业者的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6.
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些年在环保产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问题:市场结构不合理;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环保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弱;融资渠道狭窄、投资供给不足;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机制不健全等。由环保产业的特点(公益性、被动需求性、政策引导性)来看,我们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通过完善配套法律实现有章可循,维护市场秩序;强化产权约束,建立责任制度,全方位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国家的财政、税收、金融等制度安排实现经济激励,扩大融资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开发和执法打击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政府配置公共资源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结合市场失灵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企业自主创新、内外部环境去探讨财税政策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目前,国家主要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来支持新材料的研发.与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有联系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多,散见于不同的税收文件中,政策之间缺乏衔接,影响了税收促进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作用.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政府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导向,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数字水印是提供版权保护的有效办法.其应用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对其攻击也不断出现,其中解释攻击能造成数字作品版权归属的混乱.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时戳机制、单向水印机制和数字作品版权保护认证机制来避免由于解释攻击引起的无法仲裁的版权纠纷.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本身的价值难以评估、文化产业涵盖的权利内容复杂、统计上的困难以及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评估存在着重重挑战.在评估时,应注意估值对象所处产业链阶段、评估所涉的法律关系类别、估值对象的权利状态及权利内容等问题.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评估的法律因素主要包括:作品类型、评估范围、著作权收益方式、版权登记情况、版权寿命、权利状态、侵权风险和诉讼历史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区位交通、文化优势明显,但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面临中部崛起,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机遇和挑战。根据战略分析,提出完善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体系的对策: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发展高新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计划,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