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的董事。在公司董事会构成中应至少有两名以上的独立董事,充分发挥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独立判断的作用,使公司的战略决策和运作更趋科学,保障公司股东尤其是关心中小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王胜 《辽宁经济》2004,(10):102-102
独立董事是指具有完全意志、代表公司的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物之外,不能与公司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判断的关系。其不代表出资人、管理层、股东大会、董事会任何一方的利益,因此会从企业自身出发,顾全大局,改变董事会决策一家之言的局面,并将最终给所有股东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3.
肖楚琴 《湖北经济》2003,(12):46-47
所谓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则是使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内部起到制衡  相似文献   

4.
王丹 《辽宁经济》2005,(9):70-70
独立董事制度是通过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达到权力制衡与监督的一种制度。所谓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或非经营董事,是指不在所受聘公司担任除董事及董事会内职务以外的其他职务,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在一定比例以下,并与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客观判断的实质性利益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作为一种制度,应该建立在科学制度的基础上,使其通过机制本身的有效运行来发挥良好的作用。仅仅引进独立董事而不进行相关制度的构建,独立董事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用无从发挥。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对独立董事的定义是: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一、对独立董事现存定义的质疑与修正 现存定义将独立董事的独立对象仅局限于“受聘的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及“经营管理层”,忽略了独立董事还应该独立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方面。  相似文献   

6.
李丹 《辽宁经济》2004,(11):58-60
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务之外,不能与公司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地做出判断的关系,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们与聘任独立董事的企业没有雇佣关系也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同这些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样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及起源 所谓独立董事,又称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或非执行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是指具有董事身份,但与公司、公司的股、管理层及其他关联人没有任何重大利益的、有独立意志和地位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由此可见,独立董事的最为本质的内涵是其独立性、超脱性。如果离开了这一本质要素,独立董事制度对我国公司法治理是毫无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刘晶  管谊 《上海国资》2001,(8):29-33
独立董事一般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非股东或持有股份不足以影响其独立判断)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无其他影响其客观独立判断关系的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是从西方国家的非雇员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发展而来,目前主要盛行于美英法这些不设有监理会的国家,并已成为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是指除执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关联董事(Affiliate director)和灰色董事(Gray director)以外的董事会成员,也即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不存在与公司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作出独立判断的交易和关系的非全日制工作的董事。  相似文献   

10.
周新军 《特区经济》2003,(12):52-53
为了促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将独立董事制度定义为: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其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笔者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正是对于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改进,但是独立董事制度自身也并非完美,存在着理论悖式和逻辑矛盾,在实践中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改进和克服.  相似文献   

11.
吴琳琳 《发展》2004,(1):53-55
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两种监督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元制"模式,即在股东大会下只设董事会,董事会既行使决策权,又行使监督权,为了防止高管人员控制董事会,进而控制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的非执行董事,亦称独立董事.独立董事除了董事身份外与公司没有任何契约关系,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客观判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在2002年6月30日前,境内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 如何克服“独立董事不独立,董事不懂事”的现象,做到既独立又懂事尤为重要。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严正从自己担任独立董事的亲身经历出发,谈了他对独立董事的一些看法和体会,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13,(11):63-66
问:企业给个人发放的的独立董事费是否需要缴纳营业税?答: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独立董事在公司拥有和行使提出独立意见、提议召开董事会、认可重大事件等职权,由于独立董事非企业员工.因此企业支付给个人的独立董事费应按“其他服务业”征收营业税。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全面获悉企业的运作情况。在新的制度框架和外界不断提升的期望下,独立董事履职变得更为重要和艰难。独立董事所面临的挑战,最根本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根据上市公司相关条例规定,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在这样的前提下,能满足条件担当独立董事的人员,其专业知识必然普遍缺乏,往往不如企业的其他高管。  相似文献   

15.
熊凤琴 《开放潮》2001,(4):33-34
国有企业改革目前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内部人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国外通过在董事会中引进独立董事的做法。 独立董事又称作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务之外,不能与公司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地做出判断的关系,在公司战略、运作、资源、经营标准以及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他既不代表出资人,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层。 独立董事的监督与平衡已被西方企业确立为一个良好的法人治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在美国和许多欧美国家,走向独…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指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一般而言,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对内部董事或执行董事起监督和平衡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必须独立于公司之外,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不能与公司有任何影响其客观、独立地作出判决的关系。美国律师公会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是:只有董事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公司或经营管理者没有什么重要的业务或专业联系才可以被认为是独立  相似文献   

17.
刘畅 《辽宁经济》2002,(12):20-20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董事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中国证监会分别于2001年8月和2002年1月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标志着产生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已在我国确立。独立董事制度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的制衡与监督,从而达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控制和平衡执行董事和经理人权力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 《上海经济》2001,(3):44-46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亦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是指公司制企业中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由于独立董事不像内部董事那样直接受制于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因而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事务的独立判断。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可以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中小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经理层,遏制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出现。此外,独立董事能够以其专业知识及独立判断促进董事会  相似文献   

19.
杨凡 《中国经贸》2012,(24):32-32
本文从独立董事背景、独立性及薪酬角度检验了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选取了2008年至2011年四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重对于公司价值并没有正面的影响,而独立董事个人的背景中,独立董事学历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他背景对独立董事创造公司价值没有显著表现。此外,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薪酬越高,公司价值也越高。最后本文对于公司聘请独立董事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司制度下董事会的独立性是指董事会成员在进行决策时,能够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而与其委托人--公司的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这种独立性使董事会能够及早采取行动预防有损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即便这样做有可能会损害当前总裁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因此,在公司董事会中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削弱内部人在董事会中的控制力,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成为当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独立董事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由于独立董事与执行董事、经理层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独立董事的作用难以充分有效的发挥.虽然各大公司都在加强公司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以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但独立董事占大多数的董事会作出错误决策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独立董事的信息约束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独立董事信息获取能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