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粘胶纤维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解放初期只有3000吨产量,到改革开放前夕已发展到12.9万吨,29年增长了43倍,特别是1978年后发展尤为迅速,到1996年产量已达43.54万吨,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2.
我国乙烯工业仍具较大发展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达到了606万吨,乙烯产量为626.49万吨,较2003年约增长了2.4%。如果新建和改扩建乙烯项目均能如期实施,到2005年底,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888万吨,201O年将超过1600万吨。我国乙烯消费增长远超过产能的增加,未来几年需求将以8%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供需缺口仍将达994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1142万吨。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我国乙烯工业还有较太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我国石化工业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乙烯总量,集中布局,走炼化一体化的道路,形成资源配置合理、技术先进、产品适应市场的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市场     
2005年全世界年针织用纱量将达到2000万吨,如果 70% 为针织服装面料,则需原料 1400万吨,其中氨纶需求量约为40万-45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我国氨纶进口数量从2002年的3.18 万吨,改变为2004年的3.97 万吨,3年中增加了24.67%;出口数量从0.12 万吨改变为0.56 万吨,3年中增加了3.64 倍;净进口数量从3.06 万吨改变为3.41 万吨,3年中增加了 11.28%,显示中国氨纶产业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  2005年1月,从产销地看,进口前五位分别为韩国1137吨、新加坡343吨、日本264吨、美国249吨、英国193吨,这5个国家的进口量占…  相似文献   

4.
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我国钢产量从3712万吨增加到6635万吨,共增长了2923万吨,平均每年增长290多万吨,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在增加的2923万吨钢中,新建的宝钢只占386万吨,也就是十年增产的钢约90%是靠老企业挖潜、改造、扩建得来的.今后十年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翻两番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到本世纪末钢产量要达到8000万吨以上,钢材的质量、品种要赶超国际水平.实现这个奋斗目标,仍然是主要依靠老企业挖潜、改造、扩建.这一点现在看得十分清楚.今后十年需要新建一、两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但在全国增产的钢中不会占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西山矿务局官地矿是我国自行设计的90万吨大型矿井,1960年建成投产。由于技术管理落后,从投产到1974年矿井年年亏损。自1974年开始使用综采设备以后,矿井经过一系列改扩建,充分显示了综采的优越性,使矿井的技术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大幅度地增加了产量。1974年全矿有12个采煤工作面,原煤产量146.3万吨,年末开始使用综采设备,当时的产量仅有8877吨。1981年还是12个采煤工作面,预计年产量可达340万吨。目前,全矿有5套综采设备,使用了4套,1981年综采产量子计完成160万吨。从1974年到1981年,矿井产量增加了194万吨,  相似文献   

6.
从1949年的1.5万吨到2008年的1852万吨,我国烧碱产量60年增长了1234倍;从1958年第一台3000吨能力的装置到2008年近1600万吨的能力,我国聚氯乙烯产能增长了5000多倍。经过60年的探索发展,我国氯碱工业从科研、设计到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2005年,主要产品烧碱、聚氯乙烯产能和产量齐居世界首位,行业发展成就卓越。  相似文献   

7.
查看近10多年的世界能源统计资料,可以发现一个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即:1990~2000年世界石油产量增长了13.4%,而国际石油贸易量从1990年的15.5亿吨增长到21.1亿吨,增长了36.2%;国际石油贸易量占当年世界石油产量的比例也上升了10个百分点,由1990年的48.7%增长到2000年的58.8%。在这期间,美国的年石油净进口量增长了近2亿吨,从1990年的3.5亿吨增长到2000年的5亿吨;不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其他国家的年净进口量从1亿吨增加到3.1亿吨;日本从2.3亿吨增加到2.6亿吨;中国从1990年净出口2346万吨,转变为1993年以来的净进口,2000年净进口量达到6960万吨,2001年略减至6490万吨。  相似文献   

8.
从包膜到“理想肥料”:化肥发展的大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 国化肥用量从1980年的1269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3595万吨 ,增长了183.2 % ,平均每年增长155万吨 ,是我国化肥用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但同期的粮食产量只增加了1444万吨 ,增长45.1 % ,棉花产量增加了179.3万吨 ,增长66.2 %。究其原因之一是化肥的效果明显下降。提高化肥效果的主要措施 ,一是用好化肥 ,二是生产好肥料 ,重要目标是提高化肥利用率。一、提高化肥利用率价值巨大影响化肥利用率的因素很多 ,就我国现有耕作制度和施肥方法 ,化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为30 %左右 ,其中氮肥为30 %~35 % …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的资源条件和国外经验,发展露天开采既是应急措施,又是长远方针。建国以来,我国煤炭产量由建国初期的3243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87228万吨,净增83000多万吨。其中,井工开采产量平均每年增加2162万吨,而露天开采只增加47万吨。露天产量与井工开采产量的差距,由建国初期的15倍增加到目前44倍。1985年井工开采产量比重约占97.72%,露天产量比重只有2.28%。如果我国能象几个主要产煤国家  相似文献   

10.
·对动力煤的需求量将从1987年的1200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3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将达7.5%。发电厂用煤量在全部需求量中将从69 9%上升到79%。·对炼焦煤的需要量亦将从300万吨增加到600万吨,年增长率为5.3%,其中96%~98%将用于炼铁。·绝大部分消费煤将由进口煤解决。到2000年,进口煤将达到3600万吨,约占全部煤炭需要量的97%。  相似文献   

11.
石油需求和预测 中国石油消费历史上曾二次下降,第一次是1981年,第二次是1990年。据统计分析。1978~1990年是我国石油消费的平稳增长期,石油消费从1978年的9130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11030万吨,年均增加158万吨.增长1.6%。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2.322亿吨.成为继日本(2.475亿吨)之后亚太地区第2位最大的石油需求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乙烯新扩建项目的先后投产,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化将增加乙烯能力320万吨/年,中国石油将增加180万吨/年左右,盘锦乙烯新增能力45万吨/年,全国产能将达到1600万吨/年左右。如按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0%、乙烯当量消费量年均增长6.0%估算,2015年我国乙烯需求量将达到3300万吨,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我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为4381万吨,比1998年增加了1459万吨;原油进口量达到3661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比1998年上升34%;原油出口量降到717万吨,比上年削减54%;成品油进口量比1998年下降4.2%,而出口量却增长了52%,其中汽油出口量创下414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2000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可能会突破5000万吨,原油进口量将达到大约4500万吨。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国家对石油石化业的保护性措施将逐年减少,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封闭状况将被打破。预计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的趋势在今后几年内将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世界正丁醇产能409万吨/年,需求量320万吨;辛醇产能380万吨/年,需求量㈨5万吨。亚洲地区扩能及消费是世界丁辛醇产销的主要增长因素。预计2015年世界正丁醇产能将扩大到573.1万吨/年,辛醇达473.6万吨/年。2012年我国正丁醇产能增加到91万吨/年,总消费量119万吨;辛醇产能达到116.5万吨/年,消费量116万吨。我国丁辛醇长期供不足需,对外依存度较高,未来三年,国内将有大批新建拟建产能,  相似文献   

15.
宝钢继续以扩大出口、参与国际竞争为已任,在钢铁产品出口品种调整和出口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持了较高的出口水平。全年出口钢铁产品151万吨,创汇4.51亿美元。从品种上看,减少了初级产品(钢坯)出口。钢坯出口占钢铁产品出口总量的比例,由1996年的46%降到1996年的37.1%,增加了热轧产品和钢管产品中高附加值品种的出口数量。热轧产品出口量由1995年的45.07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53.82万吨,钢管由1995年的4.42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9.45万吨。从出口方式上看,来料加工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由1995年的1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丙烯生产及消费的大国。2013年我国丙烯产能2082万吨/年、产量1902.7万吨、表观消费量2166.7万吨。随着我国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丙烯产能将达到2600万吨/年。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一、供需现状(一)生产现状近年来,我国丙烯工业发展迅猛,产能已由2007年的816.6万吨/年增加到2013年的2082万吨/年,装置产能较2007年翻了1.5倍。丙烯裂解装置平均规模也提高到26.9万吨/年,超过世界平均规模的26万吨/年。2013年我国部分丙烯裂解、煤基产能情况见表1。2013年我国地炼丙烯产能情况见表2。  相似文献   

17.
30年来,销售公司抓住机遇,精心经营,精细管理,成品油经营量从1998年的0.42亿吨上升到2012年的1.73亿吨;零售量从806万吨增加到10785万吨;非油品营业额从无到有,达到110亿元。如今,遍布神州大地的3万多座加油站、两万多个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纸箱纸盒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在政府有关领 导的支持和纸包装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纸品 包装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1997年包装用纸产量达到397.9万吨,包装纸 板产量达1081万吨,两者总和占全国纸及纸板总 产量的54%;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统计,从1992年 至1997年,纸包装制品由360万吨增加到835万 吨。从行业发展速度上也反映出纸包装材料和制品 有了较快增长,“七五”期间纸制品包装发展速度为 12%,“八五”期间纸包装制品有了更快发展,发展 速…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尿素市场"紧平衡",从市场供给情况来看,属于近年来春耕市场供应最为偏紧的一年。去年我国尿素产量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还比较大,共减产432.8万吨(实物量,下同),而出口又大幅增加,去年全年我国累计尿素出口量突破700万吨大关,达到702.5万吨,创历史新高,比2009年的337.9万吨增加364.6万吨,增幅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原煤产量已由1949年的3243万吨上升到1986年的8.94亿吨。从1953年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8%。随着原煤产量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钢材的消费量也在大幅度增长。1953年煤炭工业仅消费钢材5.697万吨,1986年上升到214.348万吨(不包括地方国营和乡镇个体煤矿消费量,下同),净增209万吨,年均增长率11.6%,高于煤产量的增长速度,也分别高于同期全国钢材生产量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10.6%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