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是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在金融资产的核算中,更多的借助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本文将从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我国企业金融资产的特点,探讨如何准确合理地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防范人为操纵利润,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是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在金融资产的核算中,更多的借助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本文将从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属性出发,结合我国企业金融资产的特点,探讨如何准确合理地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防范人为操纵利润,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丽 《财会学习》2008,(3):39-40
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在我国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资产等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反映企业价值,而研究和解决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遇到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对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与变动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浙江金融》2008,(2):58-58,5
一、公允价值适度运用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计量属性来说,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新准则不仅在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而且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17项具体准则中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从而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中有17项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很多学者预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7.
刍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机理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并在具体准则中大量应用。因此,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对于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维护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允价值的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应用面临的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中提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就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的几个阶段。这次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得到了各行业的全面认可。它将会使我国的会计核算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9.
丁桦 《会计师》2010,(12):13-14
<正>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模式及其意义我国于1997年开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定义在新会计准则中并未发生变化。公允价值作为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属性第一次被列入准则而进行了规范。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已颁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项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主要运用在金融工具领域、投资性房地产领域、债务重组领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领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领域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公允价值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公允价值成为了一项新的计量属性,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将联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进一步反思这种新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1.
刘洋 《云南金融》2012,(3X):7-7
新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公允价值成为了一项新的计量属性,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将联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析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进一步反思这种新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2.
黄丽丽 《会计师》2010,(4):30-31
<正>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套新准则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公允价值的运用,38项具体准则中就有17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其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  相似文献   

13.
李锋皋 《会计师》2011,(9):21-23
<正>一、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公允价值主要涉及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运用。本  相似文献   

14.
曾明威 《会计师》2011,(8):63-64
<正>一、引言自从公允价值引入我国后,公允价值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而我国目前仍以适度引入、谨慎使用和积极稳妥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公允价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二、具体问题的提出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指出一些会计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如:金融资产、债务重组、非货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7年会计准则恢复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项,其中有21项不同程度的应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14年出台了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财会[2014]6号),这不仅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世界接轨的趋势,也反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的重要性。但随着公允价值得以恢复,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也给某些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惠 《会计师》2008,(4):14-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然后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主要体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取得公允价值的渠道和方式,最后提出了运用公允价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在今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个亮点。本文以债务重组准则为例,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废的前因后果,认为目前我国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可行的,使用公允价值有利于增强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的内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对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力直接影响公允价值的正确运用,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从公允价值对会计职业判断要求的内在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提高会计职业判断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下的内部审计和会计信息披露成为当今理论界讨论的重要课题。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对内部审计有重大影响,如何对财务报表中的公允价值部分进行审计,并尽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趋同的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