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邹茵 《发展研究》2005,(9):20-22
本文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职能及其内在经济功效,探讨了在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再由政府对存款人全额担保,必须建立由存款人、金融机构和政府合理分担的风险补偿机制。因此,无论是出于对存款人的保护,还是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出发,我国都应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银行脆弱性与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芳 《经济管理》2006,(17):84-86
银行内在的脆弱性是导致银行挤兑并引发银行危机的关键。为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闭而对其他金融机构丧失信心,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和稳定,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地摆到了银行经营决策者和监管者的面前。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高额城乡居民储蓄的安全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华外资银行需要明示的存款保险制度;民营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需要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西方国家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我国长期以来实际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本文首先介绍存款保险制度基本理论,其次介绍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弊端,接着分析了我国当前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就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银行危机防范和管理的补充手段。作为沟通银行监管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桥梁,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维护公众信心,防止挤兑风潮,以抑制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存款保险制度分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目前,两种存款保险制度共存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之间的替代性和不同制度引发的道德风险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在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中,保险费率的确定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外的存款保险制度费率的影响因素,对中国的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存款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关模型,用于对未来有关存款数据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存款保险费率进行优化模拟,即在不同费率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因素变化情况,进而获得中国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初期适宜采用的费率应在0.08%至0.09%之间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王旭 《经济导刊》2009,(9):64-67
目前,存款保险制度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估计将于2009年推出。道德风险一直是存款保险制度的内生特点,有些人一直担心随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道德风险是否会增加,从而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目前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是否成熟,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情况、制度设计的主要特点以及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和面临的道德风险,以及具体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融生态环境对存款保险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合适的存款保险制度能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但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依赖于金融生态环境。中国应当借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契机,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金融发展,提高金融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例。  相似文献   

9.
褚文 《经济师》2008,(9):208-209
美国作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最早、运行机制最完善的国家,其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文章基于对美国经验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何蛟  潘璐 《发展研究》2005,(6):74-75
1933年,美国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建立起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美国推出;而美国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前,银行倒闭非常严重,1921~1929年,银行每年平均的倒闭数量是600家左右,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银行倒闭的数量得到抑制,1934~l941年为平均每年约50家;从l940年~1979年的40年期间,银行倒闭数量下降到每年仅7家。这一成功的制度被世界各国纷纷采纳,到2000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84个成员已有67个建立起了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殷婧 《时代经贸》2007,5(10X):180-18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金融市场逐渐实行开放政策,由原来的“大统一”逐步转变成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相互竞争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和探索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并希望以此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承接机制。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于2014年建立了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一直以来,各界对其一直持有积极的态度,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10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银行危机爆发、利率市场化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大数据表明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对银行危机发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一定能有效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而利率市场化本身,及利率市场化与存款保险制度共同作用,对银行危机发生概率所产生的正效应,是相对更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存款保险制度基本理论开始,介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依据,银行挤兑与存款保险的出现,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最后提出了对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存在很长时间。从长远看,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社会各界对中国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基本形成了共识。笔者认为在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架构设计上应当力求做到:参加成员是强制性的,设置较低的保险额度,并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制度,以避免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稳定,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而造成挤兑而引发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我国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持公众信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和地方性、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兴起,建立科学的、严格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国际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维护存款人的利益和保持银行业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国际存款保险制度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强制存款保险制度和德国为代表的自愿加入存款保险制度两种基本模式,其基本内容和运行方式各具特色。它们的成功运行为我国建立高效运作的存款保险制度,确保银行的安全运行从选择存款保险的制度模式、保险范围、保费定价和完善制度环境监管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是否已成熟、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方面,对有关研究观点进行综述。一、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是否成熟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多数学者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基本达成共识。他们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存款人权益,提高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规范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正向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推动…  相似文献   

18.
郭自华 《经济论坛》2006,(18):96-97
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美国。美国在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中,倒闭银行达数千家,存款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人们对银行失去信心,在此背景下,1933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实践证明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稳定银行体系,保护存款人利益方面显示了巨大作用。自存款保险制度问世70多年以来,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已由单纯的保护存款人利益向多重功能转变。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发挥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业,强化市场约束,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存款保险清偿责任由国家承担的隐性存款保险取代.这一做法既加重了财政负担,也不利于市场竞争.存款保险作为一种创新的保险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个金融行业和社会的稳定,针对我国国情,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有其必然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制和制度的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浩楠  高源  王晓旭 《经济师》2010,(5):186-187
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分为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显性的就是通过建立专门的机构投保存款,而隐性的则是不明确建立机构但是政府为了维护金融稳定性也会适时的担保存款人的存款。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依赖于引入国际制度环境、微观环境等。文章就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引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