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生产的中产田约占全部麦田65%以上,是小麦低产升为中产、中产升为高产和高产退为中产、中产退为低产的四点两向动态变化的焦点。中产水平可划分为中上、中中、中下三个层次。采用氮磷二因素三水平编码二次回归设计,求出中产水平麦田三类型氮磷效应,得出最佳产量、最佳报酬的氮磷用量与配比。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和投资重点,应放在哪里经济效益最高?是中、低产田,中、低产地区,还是高产田,高产地区?1982年江西省德安县农业局在县农科所试验组对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三种不同类型的双季稻田,进行了产品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3.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是夺取养鱼高产的第一步,在措施上应该抓住“五早”:一、早清塘消毒。池塘清理整修包括:清除过多淤泥,浅塘改深塘,小塘改大塘,漏水改保水,建防逃设施,疏通进排水渠等。在放养鱼种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遍洒杀菌消毒,每亩用量干池按75公斤,水深1米的池塘  相似文献   

4.
1、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有条件的新建高产鱼塘更好,以保证有良好的养鱼设施。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三早一密”高产栽培技术》 在北方地区,夏玉米生长季节较短,到生长后期籽粒的灌浆成熟受温度制约较大。因此,为了争取有效积温,取得夏玉米高产优质,可采取“早准备、早播种、早管理、高密度”的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使夏玉米生产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6.
<正>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不仅提高成活率,还可以促进早春生产,使鱼增重快,早获利,增收达40%-50%。其冬放技术要点如下: 一、“五改池塘”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有条件的新建高产鱼塘更好,以保证有良好的养鱼设施。 二、清塘消毒 宜在晴天进行。清塘方法  相似文献   

7.
农业增长方式评价方法及河南农业增长方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分阶段相对贡献法”来确定农业增长类型。该方法分别计算出高产、中产、低产地区农业要素生产率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并作同类比较。用此方法对河南省及所辖市(地)农业增长方式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省光、热、水、土和生物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从南向北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从西向东依次从山地——丘陵——平原大范围的垂直分布规律的较大差异性和复杂性,以及中低产田数量占绝对优势比重的现实性,本文拟将全省分为高产区、中产偏高区、中产偏低区、低产区四个水平类型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量化分析,认为南方红黄壤地区粮食单产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在低产偏中产地区,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低产地区,区域治理的重点应放在中低产地区,粮田保护的重点应放在高产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高效养殖鱼池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四、五、六月鱼长骨,七、八、九月鱼长肉"(指农历)。因此,高效养殖鱼池春季管理工作关键要抓住"四早",即:池塘早准备,鱼种早放养,饵肥早喂养,鱼病早预防。一、池塘早准备。池塘生态环境是养鱼高产高效的首要基础条件。高产鱼池早准备要求做到早清淤、早消毒、早施基肥。1.早清淤:即在春节前成鱼干塘捕  相似文献   

11.
要夺取明年养鱼高产,今冬必须抓好八件事。一、抓池塘冬改。利用冬闲期进行池塘改造,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死水池改成活水池,漏水池改成保水池。即使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干池整修,经太阳曝晒或冰冻后挖去过厚的底层淤泥,铲除杂草污物,加高加固池埂。  相似文献   

12.
要保证香蕉宿根蕉明年速生快长,早结丰产,高产优质,在冬季必须注意防治下列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鱼种是获得养鱼高产高效的关键,为使鱼种长得膘肥体壮,安全越冬,必须抓好鱼种的秋季培育。具体地说抓好四个字即“改、调、投、防”。  相似文献   

14.
一、抓好以“三改一建”为重点的渔业基本建设。要充分利用冬闲时间,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抓紧由浅改深、由小改大、由粗改精(粗放经营为精养高产)的湖泊、池塘、水库改造,加高、加宽、加固池(堤)埂,提高抗灾能力,建设一批稳产高产高效渔业基地。  相似文献   

15.
②早放养、早开食,做到“四定”投饲和合理施肥。早放养,改春放为冬放或秋放鱼种,使鱼类提早适应环境,深秋、冬季水温较低,鱼亦不易患病,同时开春水温回升即开始投喂,鱼体很快得到恢复,增强了抗病力。广东等地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相似文献   

16.
雷竹为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嵊州市博济镇张小兴农户应用雷笋早期高产技术使竹林3年成林,4年高产。这里介绍一下他们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7.
<正>农作物生产离不开施用肥料,棉花生育期长,生产环节多,又是需要肥量大的作物之一,合理地科学施肥能使棉花获得高产。所谓高产棉田,是指每亩产籽棉300公斤以上的棉田,实现这个产量的棉田,土壤应有较高的肥力,达到高产要求的棉田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5-18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氧化钾12-15公斤。生产经验表明,在中等地力条件下,适当增加肥料投入,可实现由中产到高产的跨越。但在生产上,经常会遇到棉农施用肥料出现失误的问题,距离高产棉田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一要早追肥。 追肥能补救油菜冬季生长的不足,促进多分枝、早现蕾,是夺取高产的关键。用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6~7公斤兑清水+新高脂膜喷施,可提高肥效,保墒保肥。  相似文献   

19.
冬季应做好哪几件事才能为来年的成鱼高产提供有利的条件呢?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搞好池塘改造。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池塘改造,小塘改大塘,浅水塘改深水塘。经过改造,既能增加池塘的容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环境。条件较好的池塘也要进行整修,放干池水,经过太阳曝晒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  相似文献   

20.
<正>抓好鱼池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高产高效的重要基础。俗话说"四、五、六鱼长骨,七、八、九鱼长肉"(指农历)。因此,高产高效鱼池春季管理工作要做到"四早",即:池塘早准备,鱼种早放养,饵肥早喂养,鱼病早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