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财富》杂志评选出2002年美国企业500强,零售业巨子沃尔玛连锁店终于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拉下马,以2198.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登上了500强企业的头把交椅。这是历史上服务业公司第一次成为《财富》500强的龙头老大。沃尔玛的成就标志着世界经济的重心转向服务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与提升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365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7100亿美元,增长了6.4倍,超过了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率,而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20%左右。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成为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以来,将近两年。此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亮点。(1)2002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增长速度的3倍,估计今年的GDP增长在8.5%左右。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农业、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运行趋势良好。(2)2002年外贸进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韩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仅用了十年的时间,新村运动的实施成效便从根本上扭转了韩国的经济:1971年到1981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从90亿美元上升到668亿美元,人均产值从277美元跃增到1977年的1012美元、1981年的1734美元、1987年的3110美元。1970~1987年间,韩国经济增长速度列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5.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眙换骨之后横空“出世”,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公开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增至2360美元,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已经脱离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到1528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尽管中国经济受到冲击,但是仍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持续增长9%,到2009年上半年GDP仍然增长7.1%,至此,令世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张荣  刘斌 《市场周刊》2006,(12):42-43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正从工业化社会步向后工业化社会。其产业结构明显地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并越来越多地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具体表现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国家的许多工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寻求生产活动和服务的外包。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的外包已经由1996年的860亿美元增长至2001年的136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制造业生产的产品价值将有70—80%来自于服务业。因此。大力发展国际产业链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提升制造业产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外贸万亿美元与贸易强国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1547.4亿美元,贸易总量跻身世界第三。WTO统计显示,完成进出口总额从1千亿美元增长到1万亿美元的飞跃,美国用了20年,德国用了26年,而中国仅用16年!中国外贸总额突破万亿美元也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瑞士达沃斯2004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秘书长:Rubens Ricupero盛赞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9.5%,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出口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机电产品从外贸出口中的“冰山一角”上升到“半壁江山”,出口额达3234亿美元,已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4.50%。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日本政府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我国1月份公布的58786亿美元少4044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0.
赵亮 《中国工商》2004,(11):96-98
在世界经济总体趋向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得“一枝独秀”,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十分令人鼓舞。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1%,居世界首位;工业生产和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为多年所罕见,特别是钢产量达到了2.4亿吨,超过美日两国的总和;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储备超过4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这些宏观上的良好绩效令国内外舆论纷纷盛赞中国工业化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达到14221亿美元,增长23%,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进口6601亿美元,增长18%,“高出低进”成为外贸运行的主要特征.改变了近两年来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的局面,也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达到1019亿美元,外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强。2006年.世界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国际投资和贸易继续回升.中国外贸总体上面临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攀升。同时,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也迅速发展。1982年至2005年我服务贸易出口增速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出口世界排名由第28位上升到第8位,进口则由第40位上升第7位。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项下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857.7亿美元(不含政府服务),其中进口457.3亿美元,出口400.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未来十年经济走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后,2003-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五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遭受国际金融危机袭击后.由于政府实行强刺激投资计划.2008和2009年经济仍实现9%和8%以上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在规模和数量扩张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令世人瞩目。到2008年我国GDP按当年汇率计算折合成美元达38600亿美元。人均3300美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由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许多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如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工业品中的钢、煤、水泥、化肥、棉布、汽车等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4.
寻求新的突破--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2004年我国对外经济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三;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06亿美元,再居世界第二。我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和利用外资大国。从2006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该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  相似文献   

15.
<正> 受80年代中后期国际直接投资高潮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流量经历了一个马鞍形发展过程。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达到232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此后,连续两年下降,1991年跌至1920亿美元,1992年更下降到1710亿美元。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开始回升,比1992年增长了14%,达到1950亿美元,超过了1991年,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最高年份。由于经济周期、对内对外政策、经济增长速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发达国家继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美国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结构失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使服务产品在国际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新的贸易增长点.根据WTO的统计,1980-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271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7.5倍;而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则从19880亿美元扩大到117620亿美元,只增长了5.9倍,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贸易总出口的比重也从1/7提高到1/5.由此可见,世界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01年秋季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状况 (一)2001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今年以来,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同时出现经济低迷,世界经济进入全局性调整,增速明显放缓,影响程度超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受其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十分严峻,各项指标的增幅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特别是外贸出口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761.5亿美元,同比增长8.9%,其中出口1947.9亿美元,增长6.9%;进口1813.5亿美元,增长11.2%.进出口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总消费量显著增加。2009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水平净值为94亿美元,2010年则远远超过这一水平,大幅增长14%,达到107亿美元。中国市场对奢侈品需求的增长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快,预计中国将于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  相似文献   

19.
林放 《大经贸》2001,(1):68-73
去年前10个月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与投资、内需相比,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更大据海关统计,去年前10个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达3871.33亿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长35.1%;其中出口2051.14亿美元;同比增长32.2%;进口1820.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6%;累计贸易顺差230.95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由前年底的1547亿美元,增加到10月底的1650亿美元左右。外汇储备增长速度的放缓,有利于减少外汇储备过多增加大量占用人民币本币的问题,特别是国内启动内需,各方面十分需要人民币资金的时候,储备不再过快增长,也有利于缓解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入的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投资和内需的拉动,在国民经济增长8%的水平中,出口拉动了2.9%。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通用标准衡量分析 通常,国际上衡量广告市场状况有三个基本标准:广告市场总量(广告经营总额)、广告市场总量在GDP中的占比以及人均广告费用。2011年,中国广告经营总额为3125.6亿元人民币,广告经营单位29.7万户,广告从业人员167万人。如今,中国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广告市场。这与我国经济总体水平大体相当。2010年、2011年,中闻GDP总值分别为5.88万亿美元、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