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抵御外资品种冲击,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全国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企弱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外资种业大量涌入、冲击种业市场,体制机制对我国种业发展束缚严重等主要问题,详细解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弱散小突出、亟需整合育种资源,育种投入水平低、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自主品种量小质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遏制创新积极性等突出问题,提出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培育繁育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企业和加强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资源整合与合作等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交流种业改革发展情况,探讨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有效机制与模式,搭建高水平、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与现代育种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山西省种子协会联合举办第四届"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与运营"—暨现代育种新技术高级研修班,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山西省种子协会  相似文献   

3.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相比于植物育种,动物育种周期更长、成本更高,畜禽种业“卡脖子”问题更为突出,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点和关键。我国畜禽种业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育种的基础积累、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培育品种的生产效率等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本文基于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际畜牧业发展规律和国内畜禽种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畜禽资源保护和利用,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做好关键技术顶层布局,围绕重点难点实施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完善生物安全控制体系,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种业健康安全;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市场监管优化种业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从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及应用、机制模式和风险约束四方面阐释了中国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本文将中国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界定为:种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育种核心技术实现自立自强,育种体系协同高效,育种风险应对能力强。中国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但是,实现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困境:种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快速下降,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滞后,小而散的育种体系短板突出,育种风险居高不下。本文认为,加强种质资源综合开发、推进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建立和完善联合育种体系以及降低生猪育种风险,有助于实现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15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小杂粮种植面积、产量等多方数据调查,分析甘肃省小杂粮在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粮食安全、区域优势、主产县区和种植规模等多个方面的演变特点。发现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布局分散,产地市场效应不突出;良种扩繁体系缺乏,生产中良种供应短缺;适合产业化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少,栽培技术粗放且不规范;加工型龙头企业数量少,产品精深开发程度低;产业扶持力度小,群众重视程度不高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甘肃杂粮种植规划建议和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品种扩繁体系扶持、加快选育和扩繁优质专用品种、加大龙头企业和市场培育力度、依靠科技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优质高产栽培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若干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对国内其他杂粮产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作通讯》2016,(2):11-11
正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建立现代种业制度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开启了我国种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良种培育能力不断提高,种子企业实力增强,政策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同时,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育种科技创新体系落后,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有限,种业集中度较低,种子市场监管力量薄弱、手段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促进种业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参与主体的有效联动是激发商业育种体系顺畅运转的重要保障。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三棱锥模型工具,分析了农垦系统K企业商业化育种建设实践。研究表明,当前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还面临优异种质资源相对缺乏、人才流动机制尚未形成、研发投入程度仍显不足等现实困境。据此,应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市场、科研、投资环境,激活发展潜能;专注基础研究,企业加强成果转化应用,提高转化势能;瞄准种业发展机遇,加大对企业和科研院所支持力度,放大资本效能;夯实主体地位,加强多方合作,提升振兴动能。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22,(3):14-15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加强种业科学技术研究,鼓励育种创新,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维护种子生产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企业早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种业行业是一个弱势行业,存在市场和自然条件等多种风险。而作为种业公司的主要存货——种子,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活跃且具有生命的特殊生产资料,与其他商品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季节的种子都有严格的播种要求,不可替代。二是种子具有生命,在一定条件下能繁殖生产其后代的生物体。从而一粒种子所造成的损失不仅其本身,而是成百上千倍的经济损失。三是种类繁多,同一作物品种多,品种性状复杂,管理难度大。由于种子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种业公司建立起一套客观、实效、具有其特点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存货管理更为重要。本人结合多年种业公司管理实践,对种业公司存货(主要指种子)内部控制的几个重要环节的特殊性进行阐述,望与种业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各部门、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加大种业扶持力度,加快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构建。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与骨干企业开展紧密科企合作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小杂粮生产优势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肃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生产优势,适宜发展抗逆性强、市场潜力大的小杂粮作物。该文提出了发展壮大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对策:即区域种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专用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注重产品深加工,加强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马铃薯"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文章系统分析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的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定西存在问题,明晰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建议。[方法]课题组在甘肃定西马铃薯主产区安定、渭源、通渭、陇西、临洮等4县1区的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社、400户农户,通过逐户走访、与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资料文献等方法,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和建议。[结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具有主食化加工势头强劲、脱毒种薯产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显著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瓶颈制约因素。比如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种薯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该文通过总结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与建议。[结论]甘肃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必须做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建设、品牌推广体系建设、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仓储营销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标杆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先行,担当着全国农业发展经验总结、探索模式、理论升华的重任,分析国家及各省市县级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对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文章利用理论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产业园定义内涵和内在要求,利用2017—2021年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统计数据,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为基本框架,对各层面产业园创建和认定数量、主导产业发展、科技力量支撑和利益联结机制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及提出对策建议。[结果](1)截止2021年底,共批准创建200个国家产业园,其中创建数量超过10个的有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和四川省4个省份;(2)主导产业选择涉及粮油、果蔬、茶叶、水产、畜禽、种业和中药材等七大类。(3)但产业园建设仍存在管理服务功夫不到规章制度削足适履、政策创新不够完善、科技支撑不够有力、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结论]提出应明确各层级产业园定位和目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我国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基地合作关系不稳、效益下降导致企业兑付困难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等4方面主要问题。从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市场主体带动力不足、政府宏观调控力不足、缺乏养护导致地力不足等4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推进我国玉米制种产业科学发展,从政策叠加、项目支撑、自然优势、市场转型4方面分析了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从加快实施玉米制种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等"四化基地"建设、加快建立种业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种业经营体系等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有效落实对策建议,提出了永久制种田建设的概念、保护国家玉米制种战略资源的理念、开展轮茬作业实施目标价格补贴的措施以及健全我国种业宏观调控体系的途径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作为种植业大省的山东省的农业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方法]选取山东省1987~2016年农业统计年鉴中有关1986~2015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同类作物不同品种的播种面积的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图表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山东省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演变特点,以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自内部播种面积比例演变特点。[结果]30年间,山东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占比则持续上升,但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国际市场依存度持续走高。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具体品种来看,玉米、蔬菜、瓜果播种面积持续大幅度上升,而大豆、棉花播种面积连年下降。[结论]山东省应在遵循国家发展粮经饲统筹的"三元"种植结构的政策导向基础上,兼顾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从种植制度与生产方式安排、农作物品种选择、农作物品质提升3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中草药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了甘肃省气候资源、中草药生产现状、市场背景,结合现阶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使甘肃中草药产业发展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成为甘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与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由于东北地区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面临大幅度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的严峻局面,如何调整黑龙江省的作物种植结构和发展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引起各方关注。[方法]文章依据面板数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作物结构调整的各方面限制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实际,提出黑龙江省今后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结果]稳定粮食生产,适当增加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压缩玉米种植,把休耕纳入轮作体系,作为临时措施,可以大面积开展玉米休耕;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杂粮杂豆作物;有条件发展饲料牧草作物。对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政府应该有长远考虑,不能作为应对短期出现的玉米产大于销的权宜之计。[结论]今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要立足于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政府应该为玉米休耕和种植非粮食作物提供补贴,相应补贴政策是黑龙江省此轮种植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与外资在豆油压榨行业的垄断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萎缩,进而对我国大豆种子产业的安全造成影响。文章在对大豆种业安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安全评估体系,并用2002~2013年的指标数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种业2006年已陷入危机,之后安全状况不断恶化,2010~2013年已出现完全危机,大豆种企纷纷停止制种,经营大豆种子的公司大面积亏损、倒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国内大豆产业沦陷、种植大豆比较收益低、大豆属性定位不清、政策保护不足与大豆种子商品化率低。为保存国内大豆产业复苏、繁荣的基础,建议:(1)加大对大豆育种、制种、良种推广的政策扶持;(2)制定大豆最低种植面积红线;(3)提高大豆种子的商品化率、加快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及专业化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光热水土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探索农作物种植的生产潜力最优区域,是新形势下提升河南省农作物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思路。[方法]以县域为研究空间单元,选取河南省11种主要农作物为对象,借助空间经济学重心模型、专业化指数及空间自相关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揭示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及专业化演变趋势。[结果]23年来,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集聚及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集聚空间呈"东进北上"演变趋势,其中麻类、烟草的生产集聚及专业化程度较高,谷物最低;蔬菜的生产集聚及专业化水平在2005年之后持续下降,水果在商丘东部形成了新的优势产区。基于此,将河南省11种农作物划分为绝对优势区、比较优势区、潜力优势区、不具优势区、优势衰退区和快速退出区6种类型生产空间,区域自然禀赋、制度政策、社会发展及农户个体意愿是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主要驱动因素。[结论]基于农作物生产聚集及专业化水平演变趋势划定生产空间分区,引导农作物生产布局优化,对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