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际油价下跌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但是,出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考虑,我国以低碳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政策导向不会改变,其替代的过程很难被逆转。油价波动只是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过程中一个扰动因素,我们依然看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后续发展。2020年继美股四次熔断之后,美国原油期货市场也上演了前所未有的一幕。即将到期的5月美国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暴跌约300%,收于每桶-37.63美元。这是原油期货价格自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后首次跌入负数,意味着卖方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让买方从其手中拿走原油。超过300%的跌幅,不仅创造了原油期货1983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也创造了即期原油期货史上首次跌为负值的纪录。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油价下跌对欧洲风力发电造成困扰。化石能源的市场价格与新能源形式之一风力发电的发展之间有着奇妙的正相关关系,当化石能源价格走高时,风力发电的高成本劣势则相对减小,而其相对于化石能源的环保优势则被放大,受到各界  相似文献   

3.
微博     
<正>@能见派欧佩克为何推动国际油价暴跌呢?在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分析师陈卫东看来,欧佩克推动国际油价暴跌有两个目的:一是因为自身生产成本很低,要挤掉比它成本高的一些产能,争夺市场份额;二是要延缓欧洲对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的投资,新能源储能电池技术一旦获  相似文献   

4.
正能源革命是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被逐步削弱和替代的过程。具体而言,一是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开发将以风、光、水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二是终端能源消费的电能替代。电能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并替代煤、油、气等一次能源。这"两个替代"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特征。新能源将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就是能源革命的要义,是大势所趋。未来煤电受碳约束而不会大规模发展,煤电企业必须走清洁高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据专家预测,煤、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传统能源,在一两百年内将面临枯竭和耗尽。能源危机和国际油价的一路高涨,使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开发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的步伐。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发展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规划、目标,推出了鼓励开发新能源的的优惠政策,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据统计,目前国际上已有近50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政策。可以说,全球新能源发展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2015年,低油价导致传统油气资源国财政收入下降,被迫通过减少补贴、降低税收、增加优惠等方式来增收节支.推进低碳发展、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是主要消费国的政策基点,也成为油气生产国的重要选项,资源国顺应形势制订了可再生能源投资计划.未来化石燃料被替代步伐将加快,全球将实行更为清洁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本轮油价暴跌的洗礼,BP的经营发展策略由油价暴跌伊始采取的大幅裁员、砍投资、压成本等外在措施,转变到优化油气业务、布局新能源的净零战略转型上来,将转型业务分为三块:极具竞争力的油气业务、低碳电力和能源、便利零售和移动出行,并在成本系统优化、调整核心业务能力、聚焦创新驱动三个方面进行管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8.
分析两年来低油价下石油产量的变化,以及低油价对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天然气行业的影响.低油价对油气产业的科技进步、降本提效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为油气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重组带来了活力.低油价下油气生产国加强对外开放,重视经济走向多元化,将促使世界石油市场更加成熟.油气的低价和充分供应,为新能源依靠科技进步大幅降低成本争取了时间,使其得以按市场规律大幅替代化石能源.欧佩克单方面决定原油价格的时代已经结束,多元化的国际石油市场将更有利于保障石油和能源安全.预计近期以不变美元计的油价年均值可能在50~55美元/桶,中长期可望维持在60~80美元/桶.世界油气领域的新常态带来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总体上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使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有了载体。新型电力系统内,新能源是主力军,将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在“十四五”“十五五”这个关键的过渡期,化石能源仍将是系统安全稳定的保障,更是新能源跨越式发展的培育剂。新能源与煤电需要共同发展,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安全供应以及清洁化转型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降低了世界石油需求。油价从147美元/桶的高位曾垂直下落到40美元/桶以下,替代能源的开发似乎也不像高油价时那么迫切。然而,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总是越用越少,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地球气候变化也不容忽视,加之不少国家国内石油供应不能满足需求,保障石油安全刻不容缓,因而替代能源的发展仍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在能源转型中,要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举,要坚持零污染、零温室气体排放与少排放能源并举。全世界都在谈论能源转型,中国的能源怎么转型,中国的能源转型与发达国家有什么不同?区别就在于中国的能源转型采取多元供应体系,而欧盟和一些发达国家采取新能源一元供应体系。可是,我们召开的各种能源国际会议、各种能源研究报告,都在讲要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用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媒体也跟着鼓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流动的大宗商品,石油价格的"断崖式暴跌"在近期引发了无数讨论。"油价暴跌"之于以石油作为主要原材料的化纤工业来说,是否称得上是"久旱逢甘露"呢?经过记者多方采访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短期来看,油价下跌势必会使化纤的原材料成本出现下降,但是由于库存和供需等因素的影响,对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难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长期来看,综合周期论和石油本身的能源定位,影响应该是复杂且受关注的。"暴跌之因:"供需"为主流此轮油价下跌被普遍形容为"断崖式暴跌",应该说,准确、不夸张。国际油价在经过长达四年,稳定在每桶大约105美元水平后,自  相似文献   

13.
备受各方关注的《能源法》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公布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国家鼓励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相似文献   

14.
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我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中之重。电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优质二次能源,虽不可再生,却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载体作用。“电能替代”,不仅能破解能源瓶颈和环保问题,更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展电力营销市场,实现社会与企业效益的双赢。因此,作为供电企业,必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广“电能替代”,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能量损耗的智能电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用电让城市清新转型。  相似文献   

15.
在商用车市场,提起新能源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纯电动汽车,却往往忽略了颇具市场前景的甲醇汽车。在油价猛涨以及电动车发展遭遇瓶颈的当下,以甲醇为代表的清洁替代燃料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未来理想的替代燃料目前,我国能源人均拥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从能源结构来看,中国是一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近年来,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寻找替代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正>新能源革命与电网使命的变化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更大的份额,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是新能源革命的主要目标。在新能源革命的条件下,电网面临着以下新使命:电网将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的爆发及在全球的蔓延,美国WTI原油期货从每桶60美元一路跌至45美元,使本就疲弱的全球石油石化市场雪上加霜。在页岩油气开发、绿色低碳革命、信息化智能化等革命性技术的冲击下,世界能源化工市场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目前石油石化行业需求减缓,产能过剩,市场格局正在急剧变化,中国推行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意味着新能源革命的转折点已经显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趋势正在加速,全球能源化工市场出现了本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主动拥抱新能源革命,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成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的预测,2008年的原油平均价格将有可能长期保持并突破90美元/桶,国际原油价格近期将继续保持上涨趋势。除非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并且进入萧条期,或者人们在新能源领域立刻获得重大突破,全球油价才有可能下跌。不过就目前来看,全球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诸如中国和印度的经济都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而目前来看也没有一种新能源能取代目前原油的地位,人类起码再花3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取得一种能替代目前化石能源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形成,能源主体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  相似文献   

20.
正雪佛龙2019年四季度净利润出现下跌,但2020年一季度却实现盈利,成为2020年一季度中唯一盈利的大公司。雪佛龙在众多石油公司的惨淡开场中可以一枝独秀,主要得益于公司对低油价的应对举措有据、有力、有效。本轮油价暴跌与2014年油价暴跌,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于供应过剩导致,2020年由于叠加了疫情的影响,使需求侧疲软,引起了油价深跌。从公司近年来的表现来看,早在2014年油价大幅下跌以来,雪佛龙就高度重视油价下跌的问题,从未由于油价短期回升而放松警惕。特别是201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