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汽车越来越多了,驾车出行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汽车生产厂家也是挖空心思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曾经是豪车配置的汽车安全气囊,现在几乎成了乘用汽车的标配。然而大量车主投诉,汽车发生碰撞后,安全气囊却没有爆开,是汽车安全气囊的质量问题?可生产厂家的答复却是千篇一律:安全气囊爆开需要看撞击的力度及角度,如果没有撞到气囊感应模块,即使事故再严重,安全气囊不弹出也是正常的。安全气囊不爆开谁负责?《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调查,汽车安全气囊并非全能"护身符",律师虽然给出维权方法,但由于目  相似文献   

2.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比亚迪F3车型在多起交通事故中,尽管车辆发生了较猛烈的碰撞,甚至导致了车毁人亡的后果,但汽车上配备的安全气囊并未自动打开,没有起到安全保护作用。而厂家对此的解释是,安全气囊不能打开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撞击的角度和力度不对。据了解,我国没有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各汽车厂家使用安全气囊的标准都是由厂家自己制定的。目前,国内即使是做汽车安全的专业检测机构,也极少有愿意接受个体送检的安全气囊样品。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想举证安全气囊不合格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气囊的投诉是此伏彼起,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尽管汽车的安全气囊在事故中打不开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可能存在“撞击点不正”等问题,然而作为驾驶者最后的安全防线,气囊的质量日益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产品的一项硬指标。  相似文献   

4.
当安全成为消费者的第一诉求,安全气囊也成为了汽车企业宣传的招牌。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汽车厂商也有可能因为这块"金字招牌"引来诉讼,原因是关键时刻安全气囊的"罢工"。在车主的眼中,发生碰撞时的数个安全气囊就应该"挺身而出",事实上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技术的的进步和道路条件的改善,汽车行驶的速度是越来越快,车流量也越来越大,它带给我们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严重,每年的交通事故都在递增。要想确保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行车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越来也受到了我们的重视。在汽车的装备安全气囊是现在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法,那它的发展与应用怎么样呢?本文就主要对汽车的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王剑 《经营者》2010,(6):32-37
挡风玻璃、安全车身、安全带、安全气囊这些面孔早已在汽车生活中为我们所熟知,《汽车消费报告》之所以颇费一番心思把这些带着故纸堆味道的老故事重新翻出来,是希望告诉大家“安全”从来都是汽车发展史上从未止息过的诉求,也希望汽车制造商能将汽车产品质量永远与关爱生命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3,(10):36-37
安全气囊系统指当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它可以保障司乘人员安全或尽可能减小伤亡程度。目前在事故车修复过程中,对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恢复是对生命负责、对汽车安全性负责的一种有效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上,已经陆续接到很多消费者反映汽车安全气囊的问题。此前我们也相继报道过奇瑞、比亚迪和众泰等车主遭遇安全气囊事故的状况,同时还有东风日产、力帆和五菱等车主也纷纷向我们投诉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汽车保险杠以及与其依存的信号检测设备,与汽车安全气囊构成汽车高速碰撞时的主动安全系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缓冲撞击时的巨大能量,降低二次碰撞对人造成的伤害,增强安全气囊工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与选择》2011,(1):46-47
安全气囊未打开 山东的李先生11月17日向中国汽车质量网投诉,称自己新车的安全气囊在事故中没有打开,给自己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11.
事故中安全气囊未爆出的案例近年来越来越多,厂家的说辞大多是未达到爆出条件。您认为这样的理由有依据吗?首先是这样的,现在一般的安全气囊打开是有条件的,比如有些车辆规定撞击要在车型正前方左右大约60度之间的位置,并且汽车与撞击物之间的相对速度要高于30km/h,这时安全气囊才有可能打开。如果车辆撞击时碰撞的位置不对,或者撞击耐由于撞击物材质的问题.没有能够触发安装在气囊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13,(22):34-34
自从汽车安全气囊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一直围绕着保护车内乘客安全在进行升级和改进。窗帘气囊、侧安全气囊、膝盖气囊、安全带气囊,甚至有些气囊安装在座位的底部。  相似文献   

13.
如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其安全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安全气囊就属于汽车安全装置的一部分。本文对其做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其故障,提出了一些检修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加,汽车约束系统应时而生,极大程度上挽救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气囊作为约束系统中最后的安全保障,毫无争议的吸引了大量眼球。但安全气囊这把双刃剑带来的伤痛也使众多消费者对其产生了质疑。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消费者对安全气囊的一些误解做了具体的说明,分析了安全气囊误爆的原因以及安全气囊是在什么情况下起爆才真的安全。并进一步将安全气囊在整车约束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的高新技术已在现代汽车上广泛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地位已经非常重要,汽车新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装备也越来越豪华、舒适、安全。汽车上已装备有安全气囊、安全带张紧、自动门锁、防夹自动升降电动门窗、电子防盗、电子燃油控制等系统。本文主要对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技术状况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分析。为我们更好的使用及维修现代汽车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15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发布,并从10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也标志着我国对缺陷汽车产品的管理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结束了我国多年来由于无相关法律而遭遇外国公司拒绝召回在中国境内的缺陷进口汽车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2月22日,在高速公路因雾发生追尾,新车刚买不到3个月,车左侧几乎全部撞坏,左侧车头撞没了,防撞钢梁露出变形,安全气囊却没有弹出。"烟台的赵先生向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称。随着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交通事故频发,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减小由于巨大的惯性所造成的对驾乘人员的伤害,起到重要保护作用。当今,安全气囊已经  相似文献   

18.
李诗芯 《价值工程》2014,33(33):109-110
汽车用安全气囊是保护驾乘人员的重要设备。本文详细阐述了目前市场上汽车安全气囊的种类,工作原理。此外,本文还对目前汽车用安全气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生产,以及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渗透着精益思想的日本式汽车供应链也逐渐在中国本土展开.由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对合资企业国产化问题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各国汽车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后,都面临着如何迅速构建并运行一个本土化供应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期话题: 最近,河北、江西等六省市的消费者协会联合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递交了《关于尽快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的建议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