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晨 《上海企业》2012,(2):96-98
李晨律师:您好!我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初涉商海,所在的行业属于环境高风险行业。近期参加一场有关"康菲溢油事件"研讨活动时,演讲者提及企业环境责任的概念。请问,环境责任是企业的法定责任吗?企业如何能够履行好这个责任?  相似文献   

2.
略探受托环境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受托经济责任在环境领域迅速扩展,形成了受托环境责任.受托环境责任可分为公共受托环境责任、社会受托环境责任和内部受托环境责任三类.本文在区分这三类受托环境责任后详细分析了其运行机制,最后初步探讨了受托环境责任与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承担,迫切要求注册会计师实施公司环境审计鉴证,以促进公司履行环境责任;本文依据"受托责任"理论,针对我国民间审计主体缺位的现实状况,从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环境审计的本质和绿色市场对民间制度的要求,提出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导地位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审计鉴证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企业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的背景下,对环境责任的研究视角需要从单一企业拓展到整个产业链条。产业链的绿色化既是环境责任的内在要求,也是环境责任在实践中的直接体现。构建"产业链整体"环境责任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链的纵横关系入手,结合木地板产业链的具体实例,分别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剖析,并从生产工艺、合作创新和外部监管等方面探讨其制约的深层因素,提出实现面向环境责任的产业链绿色化,需要从政府、产业链与企业三方协同推进来共同治理,具体包括推进合作创新、加强政策激励、保障监督机制和倡导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会计环境下高校会计目标定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忠 《会计之友》2012,(32):36-38
文章在阐述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以及分析当前高校会计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会计目标应定位于以"受托责任"为基础,并将"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有机融合,才能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具有负外部性,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环境社会责任。环境社会责任审计是基于环境审计和社会责任审计相融合的创新审计领域,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推动环境审计的发展与完善,环境审计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文章构建以环境社会责任风险为导向、环境审计为中心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审计框架,包括环境社会责任审计的概念、主体、目标、内容、方法、标准和报告等,旨在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解除环境受托责任,从而降低企业环境责任风险,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共生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受托环境责任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托环境责任是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受托环境责任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受托环境责任的运行机制以及受托环境责任与环境会计、环境审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接连不断发生在我国国有企业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有企业环境责任的缺失,不但影响自身形象,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知识,将国有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社会公众履行投资责任(由政府代为履行)界定为国有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心理契约。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情况对此心理契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升国有企业环境责任意识、重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等加强国有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战略确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的大背景下,企业积极承担自身资源环境责任已是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客观要求。企业积极履行资源环境责任也是企业自身的主观性义务,履行资源环境责任能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主张,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环境责任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审计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会计和审计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近代社会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不能只注重市场,还要关注整个社会环境,企业对环境责任是客观存在的,也有履行环境责任的义务。企业环境责任报告是为了弥补企业现有报告的不足而产生的诸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一种。社会要求会计主体提供的环境责任报告信息对决策者有用,因此,该报告必须进行审计。构建环境责任报告审计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发展,也是环境审计作为一门新的审计门类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潘逸霄 《中外企业家》2012,(17):148-149
企业的获利冲动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以及环境的无主性与环境责任界定的难题为企业的非环境道德行为的发生创造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契机。而企业非环境道德行为的化解则需要企业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塑造,即产权界定条件下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及政策创新条件下的"成本—收益"调整。  相似文献   

12.
近年频繁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同时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无疑使环境责任成为了企业迫切需要履行的一项任务。文章通过对企业环境责任培育的自我形成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构建多维度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以低碳发展为视角,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企业对企业环境责任的承担问题,就工业企业碳排放的现状,找到其环境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而为建设"蜜蜂型工业企业",有针对性的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角度提出了承担环境责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政府受托环境责任关系的确立是政府实施环境审计的基本前提.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反映了中央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也是明确政府环境责任、构建责任政府的体现.基于责任政府的视角,开展政府环境审计是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制度安排,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选择;实施政府环境审计需要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依据和审计重点,创新政府环境审计的组织方式,结合国家政治制度安排,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绩效审计和环境责任的追踪审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企业环境规制逐渐成为政府规制关注的重点。企业是政府环境规制的主要客体,也是环境政策的主要执行者。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性,使得企业环境责任与自身的经济责任出现冲突,收益内在化、成本外化会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政府环境规制为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企业实施环境责任,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本文通过构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认为环境保护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责任能够实现有效的契合。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实施环境会计的目标是环境资本的保全。环境会计由微观的企业环境会计和宏观的社会环境会计构成,环境会计的本质是社会责任会计,而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必然的责任分散效应。政府作为社会环境会计的主体和推动者,应通过环境责任外部性的内部化过程消除责任分散效应,将环境会计与环境会计信息纳入政府会计核算与报告范畴,从而解除其受托责任。生态建设下将行为科学与环境会计进行结合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绿色政府会计体系及运行机制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必然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总体上是比较完善的,但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如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规定有矛盾:精神赔偿、"部分排除侵害"、"代替性赔偿"等没有规定:损害赔偿责任的保障制度尚未建:受害人救济的途径和保障存在不足等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曲波 《企业研究》2013,(10):30-31
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时代下以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形式存在,并要求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环境责任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性质,并通过对企业环境责任现状的探讨,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谷慧玲  李静  马莎 《价值工程》2019,38(12):18-21
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企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高污染的特点又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对钢铁企业环境责任成本绩效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AHP模型从环境责任事前成本、环境责任事中成本和环境责任事后成本三方面构建钢铁企业环境责任成本绩效评价体系,并以Y钢铁企业为例进行分析,为其他钢铁企业环境责任成本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