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是指导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江泽民总书记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是个大问题、大政策,要全面深刻地领会,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我们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于指导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意义。对“两个飞跃”要把两段重要谈话与两篇重要著作联系起来理解第一段谈话,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与中央负责同志纵谈国际、国内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思考山东省农业厅经管处早在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飞跃”的论断。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业已实现了第一个飞跃,正在积极探索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努力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现就我们在湖北中西部的丹江口市(山区)、安陆市(丘陵),云梦县(平原)等地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实地考察,探讨一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怎样使中国的农业发展起来呢?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飞跃"的观点为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成为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一、"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3月,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的“两个飞跃”与股份合作制──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的一条论述文/马恩成一、①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的许多指示和理论概括,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990年他又推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剪除人...  相似文献   

6.
实施土地“三权”分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黄伏昌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说:“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4次阐述过农村集体经济,“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高瞻远瞩地预见了农村集体经济东山再起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经过长期思考探索,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农村改革实践的智慧结晶,它指明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最终出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两个飞跃”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学习和深刻领悟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多次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按照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的构想,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业发展路径。农业第一个飞跃孕育、蓄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农业第一个飞跃为第二个飞跃提供了新的起点。新疆农业现代化正处于第二个飞跃的新阶段,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跃升。  相似文献   

11.
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①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飞跃”的理论.是在我国农村改革10年以后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不仅正确地反映了SO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指明了“两个飞跃”之…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我国农村现实来看,农业重新回归集体化,都是一个似乎不需要更多解释的问题。199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确实也谈到了第二次飞跃需要一们螺。我们所理解的这个过程,应该是需要一个实现的基础:现实有要求、条件已成熟。  相似文献   

13.
3月下旬,一则《小岗村重走集体合作之路》的新闻称,小岗村人感到“现在单干搞生产是搞到头了”,正在酝酿重返发展集体经济之路。作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典型,小岗村的动向值得老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关注。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设计是“两个飞跃”。他坚持历史发展的辩证法,规划了“两个飞跃”渐次实现的现实道路,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子建  陈振亚 《改革与战略》2013,29(2):82-84,113
根据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发展“两个飞跃”思想,农业社会化经营方式创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和工业现代化条件下实施的农业发展第二个飞跃.它具有土地产权的明晰性、生产经营的规模性、组织管理的统一性、农业要素的整合性等特点.实行农业社会化经营对于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培育经营主体、理顺管理关系和强化政策支持等措施,引导农业社会化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其第二个飞跃,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没有这个飞跃,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实现这个飞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联系广东的实践,对广东的农业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两个飞跃"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必须掌握其主要内容及其重要影响,并且对"两个飞跃"理论的运用做出正确的理解,从而促使中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构建农村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明确了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发展集体经济。现阶段围绕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产生了自由市场派、主流政策派、小农经济派和飞跃"集体化派"等主要派别。只有坚持邓小平提出的集体经济道路才是强国之选。现阶段要发展集体经济就要积极倡导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多样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适应科学和市场社会化的需要,发展规模经营。"要发展规模经营,首先必须把过多的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让土地向部分种田能手集中。多余的人口转移到哪里去呢?一是向大中城市流动,二是发展小城镇。相比之下,前者不符合城市化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让农村人口进入现有的城市,根本容纳不了。即使把1.5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的“第二个飞跃”与农用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正国 《特区经济》2006,(12):132-133
土地制度的安排与改革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前程。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是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现行土地制度制约着第二个飞跃的实现,需要调整和完善。土地私有化不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土地制度改革在于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构建农地财产权新的框架,以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0.
《沪港经济》2005,(3):7-7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中国的人口状况、资源状况不允许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对于各级官员的考核必须加入“环境保护”一项。“先污染后治理”是传统工业化的道路。我们要不走老路,就是要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飞跃,从传统工业明向生态明的飞跃。实现这个飞跃,必须进行重大的改革。潘岳给出了如下几个改革方案:一是要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