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岳芳敏 《商业研究》2002,(10):23-26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改革和建设受到了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制约。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信用制度是现代银行制度的基础,现代银行制度是信用制度的最高体现。但长期以来,国有银行业务一直未摆脱计划、行政指令的干预,国内信用制度还未真正起步,信用制度越来越制约着经济改革和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改建。  相似文献   

2.
岳芳敏 《商业研究》2002,(19):23-26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改革和建设受到了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制约。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信用制度是现代银行制度的基础,现代银行制度是信用制度的最高体现。但长期以来,国有银行业务一直未摆脱计划、行政指令的干预,国内信用制度还未真正起步,信用制度越来越制约着经济改革和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改建。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然而,对于这个关系市场经济质量的问题,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从而给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伤害。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信用制度建设的滞后不无关系。本从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信用理论得到一些启示,用以阐述我国信用的缺失,从而引出我国信用制度和体系的构建,用来给我国的信用制度构建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邹立言 《消费导刊》2011,(12):23-23
金融信用,即基于金融活动产生的信用,是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与政府信用的总和。金融是货币和信用相结合的产物。金融业自产生以来,就与信用相伴相生,不离左右,信用是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金融的生存之本;随着金融的市场化,信用更成为金融的核心,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意义格外重大。可以说,金融市场化的过程就与信用制度发展相互渗透、彼此推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金融信用越来越成为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更成为市场经济信用文明的关键内核。  相似文献   

5.
1.企业合同信用制度的效果取决于整体性通过信用制度的建立,促进和提高信用,其效果在于整体性。表现在: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交往具有区域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因此要求信息的广泛性。合同信用公示制度只有全国均建立起来了,公示信息在全国乃至全球联网了,才具有实际意义和明显效果。二是合同信用公示制度必须与其他形式的信用制度结为一个整体,各种信息才能共享,各种功效才会相互作用,发挥整体效应。2.合同信用公示内容的重点应是不良行为合同信用公示并非现在首创。银行系统的资信等级制度,工商系统的“重合同、守…  相似文献   

6.
义乌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充分证明了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之本。同时.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制度,必须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政府来推动.以此来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李蓉 《商业会计》2002,(9):49-50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一个社会忽视信用制度环境建设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文章试图从加强正式的信用制度建设、非正式的信用制度建设和信用中介市场建设三个方面来约束信用主体的行为,以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信用制度环境是指信用制度从制订、实施、执行及其产生效应所需要的条件。自信用产生以来,各国都制定了有关信用问题的法令、法规,并随信用的发展而日趋完善。一般来说,信用制度健全与否对整个社会的信用发展乃至经济秩序的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建设一个稳定有序的、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信用制…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23,(1):18-21
<正>不断夯实支撑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信用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明确提出要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推进信用理念、制度、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作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9.
国外信用制度 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薇 《市场论坛》2005,(1):61-63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逐步建市与发展,信用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石。而近年来我国信用问题在发展中不断出观,说明我国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与紧迫。于是,借鉴外国先进的信用制度体系与经验。对建立适合我国的信用制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冬梅  易永珍 《商业研究》2004,(18):104-107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不讲信用的经济肯定不是市场经济,目前弥漫全国的信用危机就像“血症”一样侵蚀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健康肌肤。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信用机制来净化改革中太多的不和谐的音符,充分发挥信用的作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产权”、“交易成本”的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分析了目前我国信用制度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建立信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季朝文 《商业研究》2007,(2):113-114
临沂商城是全国著名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商业批发业已经成为临沂市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龙头。工商管理中严格执法、诚信经营的制度化管理、商户诚信经营自律化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将极大地促进临沂商城的诚信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市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现存在的问题:信用信息的泄漏及滥用严重;信用市场发育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健全配套的信用体系。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弱化垄断企业的强权行为,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中独立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政府自身的信用形象,遏止信用缺失现象的发生,其有利于建设高效政府、高效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信用衍生产品的微观金融效率主要体现在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金融效率的影响。具体而言,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效率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以来,中国信贷增长是一种超高超常增长,虽然在特定背景下有合理的成果,但在节奏、区间和质量上仍属于数量增长型.对其效应还需要从结构特点上作进一步分析。中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特定背景,按照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总政策,信贷超常增长也是必需的。现行信贷超高增长具有大趋动、大集中、大畸形、大追赶和大隐忧的属性,调整这些属性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信贷增长方式,即改革现行的信贷资源配置机制体制,调整信贷投向,完善信贷结构,调整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创造相应的信贷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信用形式与企业融资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伟  曹卫群 《商业研究》2006,(19):154-156
信用是契约关系保障的一定时期内价值有偿让渡,借贷关系与股权关系都应属于信用范畴,信用与企业融资密切相关。结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等信用形式,对于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做了规范性分析。但多样化的信用形式只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否才是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无论从率先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还是推广银行卡升级换代等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持卡人用卡情况仍欠佳、用卡领域狭窄、服务欠完善、环境欠佳、法规环境欠优化等诸多问题。已成为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瓶颈。改变信用卡发展严重滞后现状,增加居民收入与改变消费观念,加大银行卡推广力度,加快银行卡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的银行卡受理和法规环境。拓展并规范信用卡市场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应大力培养消费者良好用卡理念,避免“睡眠卡”的出现,提高持卡人用卡频率,增强用卡安全意识。推动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晓君 《商业研究》2005,(8):142-14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本。信用资本是现代企业的形象之基与发展之魂。现代企业不仅要积累信用资本,而且必须设立一套健全有效的维护机制。美国企业信用管理机制为完善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信用的缺失和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随着我国加入WTO后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个人金融服务的效率需不断提高。要求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管理模式 ,从而加强对个人信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企业的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枢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现象却日益严重。对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缺失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加快建立信用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加强道德教育,营造全社会信用意识;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的伦理观,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设信用评估机构,提出企业信用建设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市场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重灾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深入研究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2P网络借贷市场是信息不对称最为严重的市场之一,对借款人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是P2P网络借贷的关键环节。根据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借贷利率应该充分反映违约风险,通过检验借贷利率与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验证借贷市场信用风险识别机制的有效性。基于“人人贷”平台公开的历史交易数据对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借贷利率能部分反映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但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其他指标与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表明相同的利率未对应相同的信用风险,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部分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缺乏成熟、易用的个人征信产品的情况下,无论借款人、P2P平台,还是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与实际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借款人付出了过高的借贷成本,平台在判断收入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方面出现了偏差,投资者则忽视了借款人学历的价值。建议打破个人征信数据壁垒,丰富个人征信产品,保护居民信用数据安全,以保障借贷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