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数据     
《江苏农村经济》2010,(3):10-10
<正>◎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财政部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达到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也不断增加,"三农"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舆论普遍认为,2010年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江苏不断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依法推进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优先安排"三农"投入,保障能力日益增强。一是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十二五"以来,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3138亿元,年均增长12.24%,高于同时期财政支出增幅两个百分点。二是支农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省财政落实各项"三农"投入政策,通过土地出让收益、水利建设基金和防洪保安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各级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为促进地方“三农”问题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县乡基层在资金使用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县乡资金配套压力大、条块分割协调难、监管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益低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了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和调整县乡财政配套政策等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回顾过去,全省财政支农工作成绩显著(一)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2007年,全省农林水事务(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分别投入103.3亿元和126.4亿元,分别增长14.6%和22.7%。在中央和省级加大投入的同时,各级财政也千方百计增加支农投入,如德宏、怒江、文山、玉溪、红河、曲靖等州、市2007年支农资金比2006年增长35%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各级财政部门也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在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欠发达的地区,支农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受体制、监管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支农资金仍存在来源多处、管理多头、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因此,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绩效,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对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字粮食     
<正>7161.4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7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达1230.8亿元,增长19.4%。  相似文献   

7.
"三农"投入政策对粮食连续增产的影响(一)"三农"投入总量不断增长。2011年,全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2934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突破1万亿元,达到10419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合计12286.6亿元,增长17.9%。中央"三农"财政投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依法推进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优先安排"三农"投入,保障能力日益增强。一是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十二五"以来,全省各级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3138亿元,年均增长12.24%,高于同时期财政支出增幅两个百分点。二是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支农惠农措施不断出台,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已经成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管好用好支农资金出发,挖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齐鲁粮食》2006,(3):32-32
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招待会上,就关于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回答了中外记的提问。朱志刚说,首先要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的存量,同时把增量重点向农村倾斜。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第二,在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为此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转移支付782亿元。第三,继续完善和强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强农惠农财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大部分属于公共品和准公产品范畴,因此,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负有重要职责。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累计达11300亿元,中央财政预算内和国债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投入累计达到314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最多的时期。去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4000亿元,今年将达到5625亿元;去年,中央财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投资646亿元,今年将超过7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务院最近再次发出有力支农政策信号,宣布在今年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并采取十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在中央财政这次增加的252.5亿元投入中,有206亿元是直接补赂给农民的资金,其中包括15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和50亿元良种补贴。  相似文献   

13.
数字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11年12月25日透露,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预计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达到10408.6亿元,增长21.3%。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期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由 1 50 66亿元增加到了 766 39亿元 ,年增长 8 9% ,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2 1世纪农业发展将会对财政支农提出更高要求。一、农业发展对财政支农的要求1 实现农业跨世纪目标对财政支农的要求。2 1世纪初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但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如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国家财政逐年加大对其投入,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财政支农政策投入偏向,使得"三农"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文拟选取我国1995-2006年的财政支农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找出影响财政支农效应的因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渠道问题及整合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中央及地方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的力度逐步提高,财政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对农业的账面投入绝对量增加幅度很大.据权威部门统计,"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13万亿元,年均递增17%,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1]."十一五"在延续"十五"趋势基础上,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高于"原则: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财务会计》2006,(2):16-16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超过3000亿元。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继续是2006年财政工作的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中央及地方政府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的力度逐步提高,财政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对农业的账面投入绝对量增加幅度很大。据权威部门统计,“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113万亿元,年均递增1796,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十一五”在延续“十五”趋势基础上,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高于”原则: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19.
广西贺外桂东农村合作银行坚持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树立"大农业"观念,以支农富农为已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措施,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在确保全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涉农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不低于上年水平的基础上,靠支农出成效。截至2010年年末,"三农"贷款余额为23.1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7.8%,一年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7亿元,同比增长4.3亿元,惠及27312户农户和84家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分析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数量和投入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存在投入总量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