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正>包装食品中的小包干燥剂,看上一眼后随手丢掉,这是多数人最平常不过的做法。然而,每每听到干燥剂破损后被误食灼伤食道或其粉末入眼灼伤眼角膜等新闻后,人们难免心生后怕。食品干燥剂,危害指数到底有多大?石灰干燥剂占主流破损后威力最强大膨化食品、海苔、干果、口香糖……在人们所熟知的各种包装食品中,不少都会在包装中加入干燥剂,以防食品受潮。在记者针对消费者所做的走访了解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包装食品中的干燥剂都有"不能食用"的认知,但也都明确表示原因未知。  相似文献   

2.
芫卉 《上海质量》2009,(4):26-27
到5月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要进入1周年倒计时了.届时国家博物馆西门前将竖立起上海世博会计时牌,推广活动、场馆建设、各项准备工作都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人们对世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日前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众认知度调查报告”用数据告诉我们,人们对世博会关注,对世博会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姜健健 《数据》2011,(7):22-23
奥运会的无与伦比让世界永远记住了北京,空前绝后的世博会成为上海美丽的明信片,亚运会的召开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广州,世园会的如火如荼也让西安为千家万户所熟知。目前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尝试通过举办国际大型活动的方式来提高知名度,但遗憾的是并非每个城市都可以如愿以偿。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发布的关于城市事件的民调,以若干最新城市事件为例,尝试着总结了我国城市事件的成功范式:早、有、高、大,并建议以合力而非孤立地应用这些范式。  相似文献   

4.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样氯基酸的牛肉膏……这些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因为与人们熟知的食品联系在一起而变得家喻户晓。食品添加剂已经逐渐成为牟利、违法、伤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网络这么发达,电视包罗万象,本届世博会甚至还创新出了一个网上世博会,为什么人们还要纷纷“亲自”前往世博会?且很多人是徜徉在“热门馆”之外!  相似文献   

6.
参观过世博会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太精彩了!令人意犹禾尽。人太多了!令人望而却步。这种矛盾的感受,一方面体现了世博会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体现了参观者对提高世博会游览质量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冷链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食品物流和冷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从关心所购买食品的外在品质转向更为关注食品的更高层次质量的内涵。传统的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被定义为不变色、不变味、不变形等外在的商品特征;而新的食品质量的内涵包含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若干环节,甚至引入了企业的文化特征和经营理念。例如,人们关注肯德基使用的鸡肉在鸡的饲养过程中是否环境较好、屠宰过程是否人性化等,都说明人们对于食品质量要求的范围在不断扩展。高质量的商品包含它的原材料、加工和流通过程都是高水准的,说明人们开始关心的不单是商品的物理结果,同时也关心它的制作和流通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海龙 《财会月刊》2011,(12):I0015-I0015
20世纪40年代后期,各种“半成”食品在美国一出现就流行起来。利用各种“即食”烘烤配料,人们只要按照配方就能快速、方便地做出美味的食品,如脆皮馅饼、饼干等。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配料制品都同样受人欢迎。美国的家庭主妇们就是不喜欢蛋糕粉,其实,蛋糕粉跟其他的饼干粉没什么区别.也是只要加水调和。放入烤炉里,过一会儿香喷喷的蛋糕就新鲜出炉了。  相似文献   

9.
《上海质量》2007,(7):69-69
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是今后三年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届时.要以高质量食品供应满足世博会期间7000万人次的饮食需要.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从现在起就要未雨绸缪。为此.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在今年7月至104组织开展”迎世博一食品生产安全’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暨上海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市民巡访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多种致癌物,如某些药物、农药、化肥、增白化妆品、家用塑料制品和像胶制品等以及食品中的腊肉、腌制品、油炸食品等,这些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但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致癌物,容易被人们忽视。  相似文献   

11.
进超市购买食品,人们最在乎包装袋上的保质期。但鲜为人知的是,包括许多名牌食品在内,保质期等信息都能用简单手段涂改。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每一届世博会都为世界呈现着创新的精彩。本届上海世博会,更是创新的海洋。  相似文献   

13.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人高兴,中国人高兴,全世界也都高兴。世博会已经办了一个半世纪了,功不可没。许多新技术的萌芽是在世博会第一次展示,以后发展成参天大树的。许多新产品第一次在世博会出现,就让世人惊艳,并且从此走向世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里互相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这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好东西,但似乎都没有森林食品来的直观、诱人。近日,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公布了森林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5.
周晋安 《中国企业家》2009,(14):I0080-I0081
在历史上,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被认为是一届“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世博会。正因如此,至今在芝加哥市旗上的四颗星中,有两颗就分别代表了1893年和1933年世博会。  相似文献   

16.
《东南置业》2002,(2):83-84
食品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正是由于食品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每天只要你打开电视、翻看报纸.都可以看到大量各种各样的食品广告。随意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是他们的主角。那么,这些食品质量到底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7.
如果要为人类现代文明设定一个坐标系,那么1851年伦敦世博会可以当作很合适的原点。我们不妨说工业革命造就了世博会,或者说世博会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帷幕。150多年来,不同规模的世博会举办了200余次,从来没有一种人类活动像世博会这样规模宏大、历时长久和影响深远。世博会是“四海献瑞,万邦朝贡”的文明殿堂,  相似文献   

18.
每一届世博会都是一次全球范围的“头脑风暴”,这为中国企业带来历史罕见的机遇 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中国人有两个百年梦想:一是奥运会,二是世博会。这两个梦想都变成了现实。中国的企业家们都在谈论上海世博会提供的机遇,而要抓住机遇,首先要认识世博会。世博会经久不衰的秘密何在?世博会从1851年诞生,  相似文献   

19.
时下,各地方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通知在商贸领域里限制使用杆秤,推荐使用弹簧度盘秤。有人提出弹簧秤称的是重量还是重力? 人们都熟知天平、地秤、台秤和案秤等衡器都是称量物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江苏企业管理》2009,(11):40-40
将于2010年5月份开幕的上海世博会正日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随着世博会的日益临近,世博会的各项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在建设世博、服务世博、精心搭建世博会这个大舞台的日日夜夜。宝胜集团上海销售公司作为集团公司驻上海机构,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去,全力以赴地为世博会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树立了宝胜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