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年前,薛丙让、张清莲夫妇从村口捡回了脑瘫"女儿"楠楠,并顶着世俗压力和经济重负,将她一直悉心照养长大;13年后,在知道孩子亲生父母的消息后,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归宿,他们强忍内心痛苦,毅然将孩子送还给亲生父母,而他们开出的惟一条件是:只要"女儿"幸福.……  相似文献   

2.
13年前,薛丙让、张清莲夫妇从村口捡回了脑瘫“女儿”楠楠,并顶着世俗压力和经济重负,将她一直悉心照养长大;13年后,在知道孩子亲生父母的消息后,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归宿,他们强忍内心痛苦,毅然将孩子送还给亲生父母,而他们开出的惟一条件是:只要“女儿”幸福。  相似文献   

3.
砜砜 《东北之窗》2013,(10):18-18
那是1972年,陈玫刚生下来时脐带缠脖,窒息数十分钟。"孩子就算抢救过来,也是非傻即瘫。"医生这样告知陈玫的父母。医生的话最终变成了事实,陈玫从小被贴上了脑瘫的标签,但这不是她生命中的终结篇,她努力地使自己有知识,正是在她辅导之下,一位位学子走进了清华,跨入了斯坦福的校门。不幸脑瘫,坎坷求学出生的时候由于脐带缠脖,陈玫不行脑瘫,直到2岁,连翻身都不会。为了能让陈玫"站起来",她的妈妈每天都带着她到中山广场的空地上,让她晒晒太阳,练习爬行,还帮她按摩已经变形的四肢。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4.
<正>1994年,杨绛83岁。钱钟书已缠绵病榻,不久,钱瑗因脊椎癌也住进了医院。丈夫和女儿相隔大半个北京,她还是打算亲自照顾,也真的这么做了。"照顾人,男不如女。"所以,她只求比丈夫和女儿多活一年。1997年,女儿先走了。第二年,丈夫也走了。不过杨绛管这叫"回家",她也很想逃"回家"。"我不能逃,得留在人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这是她百岁时的感言。钱钟书留下了7万多页  相似文献   

5.
林枫 《西部人》2005,(2):46-48
2004年9月25日,30岁的中学女教师丁一,终于从法官手里拿到了那张来之不易的离婚判决书。捧着沉甸甸的判决书,她潸然泪下,痛哭失声。8年了,别提它了,丁一想尽快忘掉那不堪回首的8年围城生活,想尽快忘掉那令人伤心的一幕幕往事。可那些逝去的故事,又总会不依不饶地在脑海中过电影—这是因为,一场“虚荣保卫战”,她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多太多,心灵留下的创伤实在太痛太痛……为了改变被人瞧不起的卑微命运,她在付出加倍勤奋努力的同时也变得虚荣丁一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平民家庭。父亲是区属保洁队的清洁工人,母亲是一家建筑施工队的油漆工。…  相似文献   

6.
董佩佩 《魅力中国》2010,(26):237-237
张爱玲的一生颇具传奇性,她笔下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也是一册薄薄的泛黄的传奇。隔着不到一个世纪的岁月,回首遥望那些苍凉的故事,每一则故事,于人生都是一种久远的启示,横跨时空的一种不甘平寂的激越和一次命运折荡后对生命的禅悟。尤其是她塑造的丰富多彩的女性彤象.吏显示出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对女性自身生存和生活状态的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威名早已家喻户晓,但这个当年连名字也没有的童养媳参加革命时给自己取名"李贞"的过程却鲜为人知。1908年,李贞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父亲李光田,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8口人仅靠租种地主的两亩半田和捕鱼为生。由于一直想要个儿子,李光田在第五个女儿出生后祈祷妻子的第六胎会怀上一个儿子。然而,孩子呱呱坠地,竟又是一个"千金"。李光田唉声叹气地看着自己的第六个女儿,失望得连名字都不想给她起了,只是随便地叫她"旦娃子"。不久,李光田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最终离开了人世。李贞6岁时,家里有时连饭都吃  相似文献   

8.
Simple(简约) 1 拍案故事: 母亲是成都万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父亲也是成都商界名流,而他们的掌上明珠郑米米却不想被贴上"富二代"的标签,她和另一位成都名流的女儿,合伙开了间西餐厅,抓住简单朴素的风格,从餐厅的整体风格设计到细节呈现,学建筑的郑米米"事必躬亲"——大到装修,小到西餐厅里每一件小摆设,郑米米都不放过.  相似文献   

9.
《老区建设》2013,(9):61-62
她出身豪门,年轻时便遭遇父母先后被刺杀的厄运;她没有丈夫子女,政治家庭的悲剧让她始终抗拒婚姻;她20多岁便踏入政坛,以女儿的身份成为韩国特殊的"第一夫人";她钟爱中国文化,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曾伴她度过最痛苦的时光。她是朴槿惠。60岁的她成为韩国历史上、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近现代史上首位女国家元首。60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几起几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金子般的命题,也是含有几多辛酸和英雄气概的命题。 76岁的谢恭德是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磴口县有名的治沙造林专业户,从1984年老人动员几个儿女一起治沙,20年来共治沙5000多亩,种树600多亩。沙治了,但人穷了,他和他的几个女儿借下了5万多元的贷款。谢恭德老人英雄般的悲怆的故事,岂止一个?在整个内蒙草原当然不止这一些。当笔者在库布其沙漠北缘的恩格贝调查时,治沙英雄王明海还讲了农民韩世旺的故事。韩世旺家离库布其沙漠北缘的恩格贝示范区不远,曾因治沙种树获得全国荣誉,但现在供两个孩子读书都有困难。两个故事,两个英雄,但却英雄气短。这不得不引  相似文献   

11.
读者评刊     
《中国老区建设》2016,(4):63-64
正何人不起故园情第2期《特别策划》栏目刊登了三篇关于故乡的文章,温情亲切。就这组文章而言,有故事、有经历、有情感,抚慰人心,令人感慨万分。谢谢《中国老区建设》,因为她如实地反映了我们命运之河中美丽的浪花,真实地抒发了亲情、爱情、友情、故乡情。她更阐释了一个真理——父母在,家就在,年味就在,故乡就在——这是我们普通人的认识,简单而  相似文献   

12.
秀珍 《东北之窗》2014,(5):44-44
正在丈夫离世的十几年时间里,宋大姐一如既往地细心照料着瘫痪的公公,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很多人都劝她再找一个,可宋大姐拒绝了:"我若再嫁,必须带着公公和我儿子。"今年49岁的宋清玉家住沙河口区川甸社区,虽然工作地点离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可她每天早晨都得5点半就起床。宋大姐和丈夫以前都是教师,两人的感情也非常好,有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可是2001年,丈夫得病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留下了8岁的儿子和瘫痪在床十多年的公公。丈夫突然离开让宋大姐痛不欲生,可是看着儿子和公公,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宋大姐把泪水咽到肚里,精心照顾儿子和公公,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相似文献   

13.
邱馨慧 《魅力中国》2014,(20):103-103
法国文坛巨匠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讲述了女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虚幻浪漫的爱情生活,最后因债务镀身而自杀的故事。爱玛的一生经历了女儿、母亲、妻子与情妇这四个角色,最终成为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本文试图从她各个阶段角色转换中,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记住他们     
正让我们记住这些面孔,记住他们的故事。郑璇(重庆师范大学教师)自强不息的聋人博士我国首位聋人博士,也是北京残奥会火炬手。2岁半时,因用药过量导致听力受损而成为聋人,父母对她进行了家庭语言康复训练。从小学到高中,她除了听讲,还要从老师嘴型"看讲"。进入大学,要在课后去借同学的笔记看。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博  相似文献   

15.
上一篇,我们谈了创业者;这一篇,我们来谈谈爱与权力。 最近有位搞企业的弟子带着她女儿来看我,也不知怎么开始的,从头到尾这个妈妈都在教育她的女儿——说她花钱大手大脚,说她对男友娇蛮霸道,说她跟同事相处问题多多——那女儿就很尴尬地在旁边站着,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4年,四川宜宾县一个12岁的农家少女罗昌秀,为了躲避恶霸地主的残酷迫害,只身逃进了深山老林,以岩洞栖身,树叶蔽体,野果充饥,17年与世隔绝的非人生活使她白发披肩,形同野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派人进山找到了她。罗昌秀回到人间,回到亲人温暖的怀抱,不久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还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模,选为县人大代表。作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典型,她的故事曾传遍海内外。 40多年过去了,宜宾白毛女罗昌秀  相似文献   

17.
蘩漪形象以其独特性成为中国话剧史上几十年来倍受关注争议的人物。她性格复杂,爱与恨交织、新与旧缠绕、善良与阴鸷纠结,这是因为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复杂,内心需求复杂,家庭境况复杂。繁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她的悲剧既是命运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8.
田书立 《魅力中国》2014,(8):114-114,117
今年是母亲去世的23个年头,也是母亲诞辰85周年。我记不清母亲的生辰,母亲自己也记不清她的生日。母亲6岁时就已失去双亲,靠比她年长8岁的兄长(我的舅舅)抚养成人,这些是在我母亲去世多年后舅舅告诉我的,之前我不清楚母亲成长的生活背景。这些年,我目睹女儿一天天长大,已满二十岁的女儿还被父母含在嘴里,捧在手上,受到父母的关爱,仍在享受着家庭的幸福与温馨,我无法想象母亲年少时是怎样度过了那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9.
正周惠惠的女儿今年10岁,在海曙区外国语学校读四年级。由于夫妻二人工作比较忙,双方父母又不在身边,她只好请校外托管机构接送、照看孩子。今年暑假,她收到了学校开展托管服务的通知,了解过后她第一时间就给女儿报了名。"校外托管机构每月要1200元,现在学校托管每月只需100元,同样是照看孩子写作业,一个多月下来,我觉得100元的服务与1200元的服务差不多。"周惠惠说。"放学了,孩子谁接送?谁照管?"一直以来,孩子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匹配,让"三点半难题"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今年初,宁波市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东北之窗》2014,(1):83
正四肢严重残疾,连身体都要用绳子绑在轮椅上,可他凭借卖报纸成为"阳光之星"。这是2010年鼓励大连市残疾人创业的最高奖项。而现在,这个曾经的卖报哥用毅力和头脑,为自己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正在飞向电子商务这片广阔天地。高树权今年34岁,出生时患有脑瘫,生活无法自理,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照顾。虽然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给他太多悲苦,但乐观向上的高树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