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各类电商模式方兴未艾,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生产、销售、质量管理、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正如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王中贤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情况座谈会上所说,我国农  相似文献   

2.
3月4日至10日,农业部调研组赴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和铁岭开原市,吉林省榆树市、德惠市和吉林市昌邑区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查,调研组分别召开了省、县(市)和企业三个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考察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014年1月9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这是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11月正式批复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更名为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后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也是近10年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发展形势,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农产品加工业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农业部党组成  相似文献   

4.
要闻     
正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近日,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布局、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做出全面部署安排。《规划》确定了四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做优农村第一产业、做强农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记者毛绪强)为深入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培育主食加工示范企业,提高引领带动能力,促进我国主食加工业快速发展,9月23日-29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省级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和知名专家进行授课,重点培训了宏观政策、财政金融、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和营销模式等课程,让学员对主食加工业支持政策、企业管理等有了全面认识;培训班期间,组织到  相似文献   

6.
日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在会上强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进人新阶段的战略性措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组织实施好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从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为大幅度增加农民收人,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对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做出全面部署,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记者就农产品加工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收入已达20万亿元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  相似文献   

8.
<正>在郑州举行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工作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品牌两个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品牌创建两项工作都非常重要,关联度很高,加工业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只有加工业做好了,唱响品牌才有底气;品牌引领和驱动加工业发展,只有品牌做好了,加工业才能上档次。本刊根据韩长赋部长的讲话记录进行了摘要整理,现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动态     
<正>改革农业部:研究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及农机补贴改革工作11月6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及农机补贴改革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农产品加工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要把农产品加工业提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要坚持市场导向,立足自身职能,深入进行研究,通过政策创新,切实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做大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投资5亿元在14个省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种种措施,足以见得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重要作用,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正>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简称国办《意见》),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加工企业集中发展;4月,农业部又召开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会,韩长赋部长与会作出重要讲话,这些都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在2015年,将研究并开展落实9项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积极推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关政策的落实近年来,国家有关方面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扶  相似文献   

14.
文摘     
中央财政支农资金今年达到3397亿元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在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全部支农资金达到了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冯自《人民日报》)农产品加工业呈现五大趋势据国家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增长加速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7万多家,创造的产值接近4.2万亿元,从业人员已经占到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近1/3,“十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每年增速达14%。二是加工程度精深化。据测算,现在实行农产品一次性加工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记者李姗)10月15日,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厅共同主办的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在江西南昌举行。本次活动以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全面总结我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部署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任务。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出席活动并讲话,各省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农产品加工科  相似文献   

16.
3月1日,农业部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刘坚副部长宣布:农业部正式实施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 农业部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主攻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20元并吸纳农民就业100万人,至“十—五”末,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0.8:1,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及产品质量达到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同时,农业部将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每年制修订100项加工标准,使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9月6-8日,由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农产品加工局、河南省农业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九届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加工洽谈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农加工洽谈会是我国目前唯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题的4A级展会,也是农业部在河南省举办的唯一"国字头"展会。今年的农加工洽谈会与以往相比又有哪些变化和亮点?记者来到展会现场实地走  相似文献   

18.
10月31日—11月1日,农业部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效和经验,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即在结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加工能耗显著降低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2%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1.5:1。据统计,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万多家,完成产值达到4.2万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近15%。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  相似文献   

19.
3月26日,为做好农产品国际贸易工作,研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和措施,农业部农产品国际贸易座谈会在南京举行。农业部牛盾副部长出席了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江苏省农林厅吴沛良厅长、蔡恒副巡视员出席了座谈会.并就江苏近年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及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和建议作了专题汇报。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第19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洽会")9月6日-8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本次农洽会由农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河南省农业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承办。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农洽会,共有18个省(区、市)218个企业的453个产品参加评定,评定产品共分为粮油、畜禽、果蔬等四大类。经过来自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