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必须互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勤  童明荣 《宁波经济》2009,(10):14-15
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相互促进 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互动发展、互为支撑。从近几年宁波产业转型和金融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不断优化的区域金融环境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同时,产业转型升级为金融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  相似文献   

2.
励效杰 《宁波经济》2010,(6):22-24,27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和国内发展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当前宁波工业经济也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因此,宁波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既是适应宁波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需要,也是成功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本文就当前宁波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出构筑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的高端攀升和内涵升级;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工业创新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组织模式,促进企业间协同发展;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资源要素保障体制机制,提高产业转型发展保障能力等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10,(1):12-14
<正>今年是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也是经济全面回升、优化升级的攻坚之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宏观环境,宁波将何去何从?去年以来,面对极为困难的发展局面,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优化服务,先后出台了保增长、调结构、强转型、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应对国际金融  相似文献   

4.
"绿色治理"理论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施"绿色治理"需要加快推进资源消耗型产业向创新型、低碳型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宁波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既可发挥宁波现有之优势,也可弥补宁波发展之短板。文章研究了宁波低碳产业在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确立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的顶层设计入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构建保障低碳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以达到满足城市经济"绿色治理"需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丛刊》2009,(6):31-31
岁末将至,《宁波经济丛刊》编辑部在此对一年以来积极支持本刊的广大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2010年将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重大转折之年,也是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之年,在此背景下,本刊继续对外征稿,集聚各方智慧,围绕“提升、创新、转型、统筹”,为宁波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是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建设创新型产业园区将成为开发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2013年8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在新材料科技城启动建设大会上,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强调: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新材料科技城将成为宁波的金名片、创新转型发展的大平台、追赶先进城市的新引擎,打响"新材料产业看宁波、搞新材料产业去宁波"的品牌。新材料科技城不仅是宁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一环。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等主要领导非常关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并将"建设  相似文献   

8.
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任务,随后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地区,宁波要抓住这一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打造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箴妍 《宁波通讯》2009,(6):11-12
地方金融创新是提高区域金融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城市发展经验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宁波金融业快速发展,2008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达6353.6亿元,居长三角16城市第5位;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资产不良率居全国同类城市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要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中考之年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全面转折之年、创新转型之年,必须大力倡导实干作风,心思精力一定要集中再集中,内生动力一定要挖潜再挖潜,工作作风一定要扎实再扎实,切实在全市上下形成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浓厚氛围,"四轮齐动",全力确保宁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专利申请和授权状况是一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本文通过对专利申请和授权状况的整体分析、结构分析、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来反映宁波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并结合宁波产业特征分析科技创新发展中企业原创性创新意愿不强烈、区域合作创新机制不健全、块状经济创新活动的封闭性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提升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变革、大转型和新竞合的时期,也是宁波实现新跨越、新发展的关键期。宁波要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关键是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动力结构,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13.
论“泛珠三角区”的金融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和市场协作,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流。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关系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不仅是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而且金融深化成为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光梅 《特区经济》2009,(10):157-159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宁波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种种问题。宁波对外开放战略需要转型升级,宁波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需要创新。对外战略投资与并购策略是提升宁波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性选择;促进企业对外战略投资并购,率先提升对外开放战略应成为当前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两化深度融合是当前国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已步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要素瓶颈、环境约束和区域竞争迫使宁波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快速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工业强市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宁波两化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有效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自去年11月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以来,鄞州主动抢抓机遇、强化整体谋划,充分发挥宁波东部新城金融中心和四明金融小镇、和丰创意广场、金融硅谷"一核三点"的平台优势,坚持"财政资金引导、保险资金主导",以每年3000万元的财政投入打造"全领域"保险模式,让保险嵌入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关键环节、渗透民  相似文献   

17.
傅晓 《宁波通讯》2013,(11):36-38
推动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调整经济结构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和突破口。如何结合宁波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实现转型发展,是当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褚孟形 《宁波通讯》2013,(15):40-41
推动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调整经济结构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和突破口。如何结合宁波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实现转型发展,是当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农业政策性银行根据当前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部署,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金融保障,通过区域金融模式、产品借贷资金和创新开发理念等,满足粮食和能源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求,全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借助政策性银行金融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择优扶持民营小微企业,可以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对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与政策性银行创新业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编前解读]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同时也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扩宽了空间。实践证明,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是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的强大引擎,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