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与老城改造现状,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下的西安老城改造措施:注重立法规划,构建改造建设总体框架;保护发展共进,推动改造保护融合发展;点线面相结合,挖掘老城特色人文底蕴;保护民众利益,充分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是当代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宝贵遗产,每条历史街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文化、空间特征和社会配置,这些不同的配置和可识别的空间格局代表了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当时民众的意识形态的特点,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城市建设热潮的影响下城市中传统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少,承载传统文脉记录城市兴衰的街巷空间逐渐陷入萧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逐渐失去,其生命力亟需延续时,研究如何有效的保护与适度地更新它们,提供其空间改造的建议,在适宜性的商业化加持下护住流失的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以及街区均质化同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广州26个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分布情况,提出了推进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思路。要继续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体系,明确和扩大保护对象;加强保护方面法规规章文件的制定;加快保护规划编制;完善广州名城保护机构;探索广州特色的名城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1998,(5):12-14
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有效保护历史建筑与街区已刻不容缓,尤其在建设和管理并举的前提下,加强上海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工作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同时对各级政府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为了更好地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使上海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特色与风格,本课题就上海历史建筑与街区的保护政策作一研究。一、上海历史建筑与街区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历史建筑和街区是某一历史时期当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体现,也是城市演变、发展的产物。在当  相似文献   

5.
正5月21日下午,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赴宁波市海曙区,专题调研药行街、莲桥第等历史街区建设工作。他强调,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淀,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历史街区,加快恢复振兴宁波历史文化,让城市更有文化品位,让市民留住文化记忆。在调研中,郑栅洁特别提及了明年纪念宁波建城1200周年活动,要求深入挖掘宁波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利用各种方式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宁波的历史,接受历史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10,(1):32-32
东钱湖、慈城古县城、月湖西区和郁家巷共同构成都市中宁静的港湾。三年来,该区块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建设投资额高达111.7亿元。东钱湖的沙山村旅游开发项目、环南湖岸线改造项目,慈城的甲第世家、城隍庙等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月湖西区历史街区一期拆迁工程及郁家巷历史街区的月湖盛园项目纷纷开工建设或建成。都市文化旅游商贸区使宁波城市的和谐人居与城市历史文化更加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新城区建设中龙川乡土建筑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贺家欢  穆迪 《改革与开放》2022,(13):16-22+29
原真性是历史街区更新进程中重要的理念指引,体现着历史地区的真实性与经久性。文章以山东省L市M街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与访谈等方法,在阐述原真性概念和历史街区原真性内涵的基础上,对M街历史文化街区旧城更新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基于对多元内涵下历史街区的原真性解读,提出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应当贯彻原真性视域,遵循活化历史资源、修补街区空间、发挥社区作用等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街区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9.
王小丽 《特区经济》2012,(2):230-232
堡子里是张家口的发源地,世代居于此的居民对传承张垣文化,保留张家口地域特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保护开发历史街区过程中由于忽视居民切实利益造成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堡子里历史街区保护开发与居民受益双赢机制的构建:将社区发展纳入到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规划内容反映居民需求;构建居民参与机制,凸现居民主体地位。将居民切实利益纳入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居民有了投身于历史街区保护开发的内在动力,将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注入不懈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是指在某一地区(城市或村镇)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该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建筑群及其周围的环境.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品质,他们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真实技艺和个性魅力的时代,因此,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一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周膺  吴晶 《杭州研究》2010,(1):1-11
近几年杭州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巨大成效,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名镇、村)、历史建筑、工商业遗产、校园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方位保护。但杭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性建构仍是缺失的,可持续保护和科学保护存在较大问题。有必要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设计与规划、主体构建、财政激励、科学评估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制度性建设。  相似文献   

12.
历史街区是指在某一地区(城市或村镇)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该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建筑群及其周围的环境。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品质,他们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真实技艺和个性魅力的时代.因此,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一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工作。然而.我国长期将保护视为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这就走人了一个极端.就会使城市的进化和发展完全停止.使它的肌理和结构陷入僵化。近来的保护趋势是,保护历史街区的应变能力更为重要.这样才能达到古街区复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受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影响,特色鲜明、文化多元,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可渭独树一帜.本文旨在探讨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以及在旅游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今天,如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低碳视角下对三坊七巷进行保护开发是对历史文化街区在传统意义的保护和延续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重新审视历史文化街区传统保护开发的态度,探讨在低碳的前提下如何使其发展更加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5.
张酉 《理论观察》2011,(1):133-136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确定申报的老卜奎城历史街区一旦审批通过后,齐齐哈尔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和“主线”也即确定。在明确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主线的同时,或根据主线派生或把那些具有我市地方特殊的优秀历史文化作为“辅线”,从而围绕这一主线加以推进,实现品牌的发掘、复原、演绎、保护和利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就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而建设,建设的目的在于“用”。立足资源,抢前抓早,打造好历史文化名城“辅线”是最大的实事求是,是最优的文化工程项目.是最好的财源。  相似文献   

16.
济南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名城保护要以古城商埠及其传统文化保护为重点,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许瞳  章佳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48-151
在数字化发展大背景下,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了新思路,以绍兴鲁迅故里历史街区的活化项目为依托,对CAVE系统体感游戏设计进行研究探索。分析其整体系统组成和特点优势并且探讨该系统对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的影响。通过个案研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历史遗存建筑和内部空间的创新发展,最终提出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和公众参观服务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案,从而实现提升绍兴世界级古城IP、增加文化和旅游业态体验深度。  相似文献   

18.
<正>积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域遗存的历史街区,则是这座城市灵魂的载体。它们是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名片。1986年12月8日,宁波市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此后,宁波市分别编制了两轮《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5年4月,又编制了宁波城市紫线规划,根据该规划,在旧城区范围内划定了:月湖历史街区、鼓楼-公园路历史街区、郡庙-天封塔历史街区、天主教堂外  相似文献   

19.
结合泉州历史文献资料以及泉州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案例,对泉州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基础上,针对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问题。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保护的均衡关系,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地位,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兑现文化价值.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不断改革创新,做强文化旅游,讲好陕西故事. 项目拉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在旅游项目的带动下,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深层开发. 2013年,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全面启动.为保护好历史遗存,在建设中按照“以城镇为依托,以文化为形象,以旅游为路径”的方针,不搞大拆大建,尽量延续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留住文化“活”形态,让文化的种子、文化的魂魄能够沉淀、生长,使其变成可呈现、可体验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