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宁公司在"去李宁化",而李宁本人,从来也是在扔掉外界想象中的那个"李宁"。他有一个不张扬但强大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16(7):77-78
李宁作为知名的运动服装品牌,其成功离不开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强大的物流体系的支撑。多年来的重视与投入,使李宁的供应链建设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先进合理的物流体系则是其高效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需求预测、快速响应和库存管理的关系,李宁有限公司物流总监王  相似文献   

3.
许正 《英才》2014,(11):94-94
李宁公司2012年亏损接近20亿。2014上半年亏损5.9亿。而就在不久的2009年李宁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还超过了阿迪达斯。2010年6月底,李宁提出"品牌重塑"计划,并做出了"90后李宁"的新客户选择,事实证明这只是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一厢情愿。李宁一直在正面和阿迪、耐克进行竞争,迫于压力为迎合90后做出改变,但价位虚高,设计无新意,在技术创新领域没有深耕细作的厚积薄发,就指望新的消费群体认同李宁为国际一线品牌未免草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体育用品市场需求极大,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现状欠佳,缺乏领军品牌。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把品牌优势提升为企业竞争力,才能抓住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机会占领市场。笔者据上述原因,以李宁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李宁公司的品牌营销管理研究。从李宁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分析李宁公司营销策略面临的局限与障碍,并提出了李宁品牌营销策略拓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尚希 《经营者》2009,(15):42-43
数字营销部和电子商务部,对于服装品牌来说算是两个另类的部门,但这两个部门在李宁公司内部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数字化的李宁不管在线上或线下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总会计师》2012,(7):12-12
7月5日,李宁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张志勇退任行政总裁一职,在聘用新的行政总裁之前,公司业务将由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李宁和副主席金珍君带领,李宁将专注于对外事务关系,金珍君则主要负责集团的内部事务与运营。张志勇是执掌李宁11年的元老级CEO,1997年,李宁把公司交给他人打理,开始“隐退”,而今面对李宁公司发展的困境,几乎淡出一切商业活动的创始人李宁再次“出山”。  相似文献   

7.
李宁回归     
崔玲 《英才》2012,(8):28
商场如战场,素以成败论英雄。7月4日,李宁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原行政总裁张志勇自7月4日起辞职,在聘用新任行政总裁之前,李宁公司将由创始人及执行主席李宁,与执行副主席金珍君带领。同日,李宁在香港的记者会上,没有正面回应"是否自己也认为张志勇应该离开"的问题,而是多次强调"董事会高度认可张志勇对于李宁公司做出的杰出贡献。"此话不假。20年前,24岁的张志勇加入李宁公司,彼时只是一名普通的财务经理,他用勤奋和踏实铺就了自己的总裁之路。待到2002年张志勇领导李宁集团核心业务开始,带领公司完成了从10亿销售额到90  相似文献   

8.
谁都没有想到,上了年纪的"李宁"会以先驱者的姿态站在时代的潮流中,甚至打破了年轻人对一众国产体育品牌的刻板印象李宁的身上打着世界冠军的标签,也有着世界冠军的命运——辉煌—低谷—波折—崛起。这样的命运竟然也延续到了他的商业生涯,李宁公司近年波折不断。我们见到李宁时,尚能感受到他运动员生涯沉淀的力量感。  相似文献   

9.
去年,在阿里巴巴集团的主导下,银泰集团、复星集团以及顺丰集团等物流企业开始联合,在我国建立一个全新的物流公司"菜鸟网络科技公司",由此我国物流行业开始进行一个全新的洗牌阶段,哪些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市场选择,不断站住脚跟与做强做大得到许多目光的期待。本文主要从价值链下的物流企业运作方式出发,对其在成本管理上进行刍议,以期能为我国相关物流企业转型与建设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李宁公司,在困窘中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体操王子”李宁一手创建的李宁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不仅市场表现差强人意,而且财务状况令人大跌眼镜。市场人士认为。导致这种囧局的诱因主要是李宁公司战略转型的偏差与失误。不过,在并不接受外界对其败因解读的同时,李宁公司十分矜持地迈开了改写自己窘况的沉重步伐。  相似文献   

11.
“体操王子”李宁的传奇有两段。一段在赛场,一段在商界。2008年8月8日晚,在全世界数十亿观众的霞光之下,李宁腾空飞绕“鸟巢”一周,点燃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火炬。这是时隔多年之后,李宁再次在一个体育场馆中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只不过这一次,世人看至4的李宁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在吊环、跳马、单杠等体操项目上身手矫健敏捷的青年,而是一名已入不惑之年的商人,人们看到的李宇更添了许多稳重与沧桑。这背后的故事,也正写在李宁公司的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2.
虞立琪 《中国企业家》2009,342(13):32-32
这一次,李宁选择了羽毛球。在2009年苏迪曼杯开赛之前,李宁签约赞助中国羽毛球队。此次李宁公司非常明确:李宁选择与羽毛球项目捆绑在一起。这一转变亦可解读为,李宁公司正面临着创业以来又一次巨大转变。但是,问题依然严峻。李宁是否有能力去完成这项选择?这个过于“中国化”的运动项目是否能支撑李宁未来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3.
摆在李宁和钱炜面前的变革难题:既要专业也要市场,既能单干也能团结,既要敢赢也不能怕输李宁公司现在有两位CEO:一位是33年前创办公司的李宁本人;一位是3年半前加入公司的钱炜。后者在2019年9月以李宁联席CEO的身份正式亮相,真正“被认识”则是3个月后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旺盛的危险品物流需求 危险品物流属于特种物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接触,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消费品物流,比如食品、服装等,比较少注意到生产资料的物流。通常人们了解危险品物流都是从大众传媒上看到的一些污染、泄漏、爆炸等新闻。过去每一个企业都像一个小型社会,自己有车队负责企业产品的运输。  相似文献   

15.
孙仁斌 《经营者》2008,(17):27-27
全球40亿观众共同观看李宁点燃圣火,使"李宁"品牌全球知晓,广告效应实在是不小。更重要的是,这则奥运广告完全免费。  相似文献   

16.
李宁牌创建于1990年.十余年来,李宁公司由最初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到拥有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等多个产品系列的专业化体育用品公司。目前,“李宁”产品结构日趋完善,“李宁”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中已位居举足轻重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之前,受益于经济发展,李宁公司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成功的奥运营销,将公司推向巅峰。2011年,公司的发展出现明显的转折。公司高管离职、库存积压、盈利预警、股价下跌……这一系列危机引发市场对李宁发展策略的质疑,危机的源头是什么?李宁公司又该如何走出危机?  相似文献   

18.
人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手举火炬飞到鸟巢上空将奥运圣火点燃的画面,借着奥运会的春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李宁公司的发展到达顶峰.截至2009年底,李宁公司上市6年来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9%,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5%.进而巩固了国内第一运动品牌的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自2010年之后,李宁业绩整体持续下滑.根据最新的年报显示,2012年,李宁巨亏19.79亿元,店铺总数减少1,821家,日均关店约5家.  相似文献   

19.
张勇 《中外管理》2013,(11):92-93
正“身陷重围”的李宁公司,靠什么渡过这次危机?李宁企业文化的DNA,如何支撑公司的凤凰涅槃?近日,世界知名投资集团麦格理表示,李宁公司的改革创出新天地,2014年将实现复苏。由于投行的唱好,李宁股票也实现了小幅上涨,创下了8个月以来的新高。这是自2012年李宁公司业务亏损达20亿元,李宁重新执掌公司以来的最新利好。这家创立21年的中国知名体育运动品牌,曾借2008年奥运营销威力,在2009年以84亿元的销售额超越阿迪达斯,  相似文献   

20.
企业物流一体化管理运作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一体化管理是各大公司普遍看好的管理模式。在我国,已有少数先进的大型企业实施或开始筹划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设立物流总部或物流公司对企业的物流进行统一规划控制,如海尔的“一流三网”同步模式。但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对物流的作用认识非常有限,物流管理观念落后,要构筑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体系,首先必须解决一些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