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们松江县仓桥镇经济发展迅速。199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27亿元,比1992年的2.3亿元增长7.8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比1992年的0.89亿元增长3.2倍;完成利税1.35亿元,比1992年的3340万元增长3.4倍。今年上半年,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去年同期比较,三业总产值净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们徐泾镇的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社会总产值达到17.58亿元,比1991年的4.1亿元翻了二番多,其中工业产值13.48亿元,比1991年的3.53亿元增长了近3倍;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23352万元,比1991年的6413万元增长2.6倍;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也分别由1991年的625万元和2037元,增加到3100万元和3750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梅陇镇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增长。199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为52087万元,比1991年34601万元增加了17486万元,增长50.5%。199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02091万元,比1992年增长112.5%。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4810万元,比1992年增加10405万元,增长72.2%。各业净收入23375万元,比1992年增加9133万元,  相似文献   

4.
位于鲁西南欠发达地区的菏泽市沙土镇,共有24个行政村.8150户,3.5万人,6.4万亩耕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镇在实现从“温饱农业”向“致富农业”的转变中,立足本地资源,瞄准国际市场,大搞农副产品的精细加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高效创汇农业的路子,使经济建设出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势头。199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比1978年增长49倍,其中工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171倍;农副产品就地加工  相似文献   

5.
我们山阳镇现有20个村,3.6万人口,拥有80多家镇村企业,其中“三资”企业38家。199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3.03亿元,比上年净增2800万元,增长11%;社会总产值17.8亿元,比上年净增4.5亿元,增长35%。全镇企业利润总额1.16亿元,比上年净增100万元。外贸出口拨交值3.46亿元,比上  相似文献   

6.
四团镇有21个行政村,128个工商企业,3.2万人口。199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国民生产总值8364万元,比上年增长27.75%;工农业总产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40万元,比上年增长42.42%。 1992年以来,我们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县委县府关于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全面推行股  相似文献   

7.
1993年,戬浜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66亿元,比上年增加1.73亿元,增长44%;实现工业利润4892万元,比上年增加1629万元,增长50%;第三产业利润1110万元,比上年增加860万元,增长3.4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70万元,比上年增加2300万元,增长2.7倍;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880万元,比上年增加5500万元,增加45%;外贸解交额实现7800万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增长63%。以上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说明:全镇的经济工作结束了连续几年步子不快的局面,是多年来的第一次较大飞跃,是撤乡建镇后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个胜仗。作为镇的主  相似文献   

8.
1986年,新都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27亿元,比1983年增长98.9%,其中,工业总产值4.44亿元,增长1.75倍。乡镇企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3.15倍;城乡储蓄余额1.19亿元,增长2.23倍;预算内财政收入4.138万元,增长67.1%;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510元。增民52.2%。这是我县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雷山县成为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县份之一,这标志着雷山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近几年来,雷山县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明确本县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经济发展连续跨越了几个台阶。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630万元,比1991年增长两倍;乡镇企业产值完成2666万元.比1991年增长5倍,平均年递增45%;财政收入完成829万元,比1991年增长两倍,平均年递增20%。山区综  相似文献   

10.
《上海农村经济》2001,(5):23-25
“九五”期间,上海市嘉定区戬滨镇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发展速度快,创办实事多,人民收入增长,农村和集镇变化巨大,2000年,全镇增加值达到8亿多,比1995年的3.65亿元增长119.18%,人均增加值达到4万元,比1995年的1.76万元增长1.27倍,2000年全镇税收达到1.2亿元,比1995年的2933万元增长了3倍多,镇级财政收入达到4500万元,比1995年增加了2393万元,增长88%,居民人均收入达到6891元,比1995年人均收入3182元增长116%。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闵行区虹桥镇在经济工作中,十分注意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深化改革,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全镇经济稳步发展。1994年全镇总产值达到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68.4%,利润比上年6580万元增长20%。全镇职工人均收入也以每年1000元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的职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番禺区紧紧抓住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有利机遇,从本区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调整”两字上大做文章,取得了较佳的调整效应。199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比市场经济机制建立前的1991年增长2.2倍;农村社户两级经济总收入达102亿元,比1991年增长4.74倍;农村人均年纯收入6393元,比1991年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一、浙江农垦外向型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浙江农垦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91年全系统出口商品总金额1.428亿元,比1986年的5492万元,增长近1.6倍,年平均递增21.1%。出口商品总金额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为  相似文献   

14.
王治华 《农村展望》1992,(12):23-23,18
青州市立足发挥城市优势,走以城带乡,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91年,全市农业总收入达到13.9亿元,比1984年增长2.56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3.65亿元,比1984年增长10.4倍;粮食总产值达到4.87亿公斤,比1984年增长1.05倍;农民人均收入818元,是1984年的2.05倍。总结我市以城带乡的基本做法,主要有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全国农垦工业生产形势喜人,从36个农垦单位统计年报汇总资料上看: 工业企业个数11122个,比上年减少59个;其中:亏损企业数2459个,比上年减少91个,亏损面下降3.57%;亏损额54090万元,比上年增亏4123万元;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3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0%;产品销售收入达299.55亿元,比上年增加59.90亿元,增长了25%;其中:产品销售税金14.62亿元,比上年增加2.81亿元,增长了23.79%;利润13.42亿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怎样加快实现小康,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而且影响着大局。就这个问题我们结合高要县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高要县位于西江流域中下游,地处西江林区与珠江三角洲的接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199平方公里,67万人。有山地191万亩,耕地52.5万亩,水面7.45万亩。高要县既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又属广东省49个山区县之一,还被国家确定为“八五”期间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工农业生产实现了大踏步前进,全方位发展。1991年同1985年对比,全县社会总产值26.97亿元,增长1.64倍;国民收入11.67亿元,增长1.38倍;工农业总产值23.35亿元,增长1.53倍;财政收入5820万元,增长1.8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6亿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九江市农垦企业抓住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这一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使企业不断增加盈利。九江市农垦企业工农业总产值“六五”期间年平均达到9103.8万元,比“五五”期间年均产值3621万元增长1.51倍;“七五”期间年平均产值猛增为42684万元,又比“六五”期间增长3.69倍;1991年和1992年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1991年,乡镇企业取得了新的成就。现在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11000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8%;工业总产值8500亿元,增长16%;实现销售收入9700亿元,增长16%;上缴国家税金430亿元/增长10%;纯利润620  相似文献   

19.
江苏垦区现有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企业76个,在册职工14.5万人,土地总面积20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2万亩。1991年末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产合计21.8亿元。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发展,江苏农垦已由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农、工、商一体化,多产业综合经营的新型的企业集团。1991年,江苏农垦社会总产值已达22.2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已从1978年的4亿元(换算为1991年不变价)增长到18.9亿元,增长372%;利润总额已从1978年的扭亏为盈增长到年盈利1亿元左右;年上缴国家  相似文献   

20.
1979年至1988年,是四川省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十年。十年间,乡镇企业从14.94万个发展到183.66万个,职工从179.71万人增加到695.8万人,总产值从34亿元增长到34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分别增长11.29倍、2.87倍和9.16倍,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第一,对全省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十年来,四川省的社会总产值从480.18亿元达到1283.82亿元,年均增长10.33%,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09%,是社会总产值增长幅度的2.5倍。因此,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从1978年仅占2.07%,到1988年占到3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