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半年公布一次的世界经济预测报告中称,2006年独联体国家GDP的平均增长率将是6%,2007年将是6.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去年9月公布的报告中预测的分别是5.7%和5.5%)。其中,哈萨克斯坦2006年的GDP将增长8%,2007年将增长8.3%;俄罗斯2006年的GDP将增长6%,2007年将增长5.8%;乌克兰2006年——2.3%,2007年——4.3%;白俄罗斯2006年——5.5%,2007年——4%。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召开在即,对中国经济过去的成就进行回顾,是情理之中的事。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了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单”。统计局报告称,自2003年以来,中国GDP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2003—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记者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财政部获悉,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政府2006~2010年发展战略提出,到2010年吉GDP要比2005年实际增长33%、名义增长65%。该部的专家认为,要实现这一计划目标就必须确保GDP的年均增幅达到6%。按照计划,今后5年内吉工业产值的年均增幅要达到7%,农业——5.5%,有偿服务业——6.4%,建筑业——10%。发展战略提出的计划得到实施后,吉2010年的人均GDP要比2005年增长53%,达到728美元;平均工资要增长60%,达到100美元;预算赤字要降低到GDP的2.6%;必须要将外债额降到风险值(GDP的80%)以下,减为2005年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2004—2006年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个业绩考核任期。三年来,中央企业发生了可喜变化。初步测算,2004—2006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年均递增21.4%;实现利润增长140%,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年均递增25.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提高了5个百分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有13家中央企业进入2006年公布的世界500强,比2004年增加5家。  相似文献   

5.
李磊 《上海经济》2006,(2):24-25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达9.3%,GDP总量世界排名第四,外贸进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三,100多种产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长达27年(1979—2005年)奇迹般的高速增长举世无双.令国人自豪亦使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近4年来保持了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上个世纪末,达到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2006年,按汇率计算,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中国可以说是创造了有史以来经济增长的奇迹,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8-12
于3月14日闭幕的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订立了中国在2006年至2010年间GDP年均增长7.5%的目标,这低于中国近五年来的GDP实际增长速度。从2001年到2004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长高达8.6%,在2005年更高达9.9%。  相似文献   

8.
岳萍 《中亚信息》2006,(11):40-40
俄罗斯2006年第3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为6.9%(2005年同期为6.6%)。但在第1季度,经济增速仅为5.5%,第2季度情况出现转机,增速大幅增长。照此发展,2006年俄GDP增速有望超过预测值,而到2010年在保持石油高价不变情况下使GDP翻一番的目标也有望实现。据俄罗斯经济与贸易发展部提供的数据,预计2006年的经济增速为6.6%-6.7%(2005年为6.4%)。  相似文献   

9.
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日本实际GDP:N长3.9%,名义GDP增长1.8%。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2006年的GDP达到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005年GDP增长了9.4%);国际竞争力从2005年的世界第61位上升到了第56位。工业工业总产值为64325亿坦戈(以现价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09,(3):76-76
近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2009年发展的新目标:GDP增长8.5%左右;人均GDP增长7.5%,其中“珠三角”地区各市人均GDP力争与本地GDP同步增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削减3.0%和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  相似文献   

12.
罗海平 《改革与开放》2011,(4):13-14,24
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自成立以来.GDP年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4.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7%。出口年均增长超过36%。改革开放使深圳从GDP不足2亿元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均和地均GDP全国第一。出口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二、地方财政收入全国第三、GDP全国第四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相似文献   

13.
一、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1-3季度,GDP总量为106275亿元,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13510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60440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32325亿元,增长8.1%。前三季度经济增长仍然维持了平稳较快的基调,不仅表现为年度之间增速大体稳定,而且年内各季之间增速也大体均衡,一季度增长9.4%,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4%。估计全年GDP增速在9%以上,与前两年均增长9.5%相比,总体上呈现出高位趋稳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经济改革与发展》2007,(11):I0001-I0004,F0003
2006年节能减排实现良好开局“十五”期间,北京市以年均5.9%的较低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2%的经济较快发展。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31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0.80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位居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第二位。  相似文献   

15.
张立超 《环球财经》2014,(9):96-101
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1978-2012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期工业年均增速达到11.4%,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而这一期间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工业。  相似文献   

16.
GDP:初步测算,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同比加快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  相似文献   

17.
GDP工业生产     
一、基本情况 GDP:初步测算,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18207亿元,增长13.5%;第二产业83478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64358亿元,增长11%。与2006年1-3季度相比,GDP加快了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放慢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加快0.2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分别加快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百色老区来说,是丰收的、喜悦的:GDP增长15.3%以上,达到282亿元。人均GDP闯入1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冲过40亿元大关,增长22.4%,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4%,达到251亿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庆芳 《科学决策》2006,(10):27-28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需求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乏力,消费率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居民消费率已降到最低点 据国家统计部门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额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1979年-2004年的26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居民消费额年均递增7.0%,慢于同期GDP年均递增9.4%的2.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额占GDP的比例为消费率,由1978年~1990年13年平均50.8%降为1991年~2004年15年平均46.2%,下降了4.6个百分点,其中1981年为最高年达53.6%,2004年为最低年达43.1%,高低相差1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谢德新 《中国报道》2009,(10):96-100
据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发布的报告,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