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工商》2008,(1):24
12月14日,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20大工业项目暨浙江恒逸集团已内酰胺项目开工奠基典礼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宣布开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洪航勇致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荣胜主持开工典礼。  相似文献   

2.
快了,还要更快!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源自诸多冈素,现代化的便捷交通网络就是其中重要一环。随着杭州南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的揭牌,铁路大发展时期又添“浙江动力”。3月22日,杭州南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南车”)正式落户萧山空港经济区。浙汀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冯波声、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刚、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健尔、萧山区委书记洪航勇等出席仪式并为公司揭牌。  相似文献   

3.
孙博 《特区经济》2005,(11):357-358
作为招商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在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呈鹊起发展之势。其被业界普遍认同的即为产业的“集群”效应。除了“集群”的积聚效应,后续研究所发掘的知识的溢出效应、追赶和拉拨效应、外部范围经济和植根性与示范性、规模和辐射效应等方面所引致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自增强机制和协同发展等,均使得工业园一这一重要招商载体受到各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数字化”是杭州营商环境最具辨识度的标签和加分项,是撬动营商环境变革的“关键一招”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优越的营商环境亦是浙江的一大特色优势。省委“新春第一会”作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的重要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正席卷浙江。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杭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亮点、数字化发展与杭州营商环境建设关系如何、当前杭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还面临哪些棘手问题、又该从何处寻求突破点?带着上述问题,近日,本刊专访了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孔春浩。  相似文献   

5.
正月还没过完,台资企业大佬却争先恐后地开始进军杭州湾。3月1日,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企业、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的嘉善科技园项目开工。而此前的2月24日,台湾最大汽车制造企业之一的裕隆集团将总部落户在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并和浙江中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汽车生产项目签约仪式。2月21日,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企业台湾奇美电子宣布,将对宁波“菱宏电子有限公司”增资约570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以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工业兴市”、“工业立县”战略决策的推进下,我市工业园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各区县(市)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抓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发展欣欣向荣,建设进度快速推进,使之成为新一轮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在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它特有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建设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浙江工商》2008,(2):48
1月21日,萧山区举行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会议上,开元旅业集团总裁陈妙林、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总经理许鸽文、杭州开元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永铭喜获“十佳董事长(总经理)”称号;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开元萧山宾馆、杭州开元旅游有限公司以优异的成绩荣获萧山区2007年度“十佳旅游企业”称号。另外开元旅业集团萧山地区所属单位包括开元城市酒店、开元阳光休闲山庄、开元生态园度假村共有27名员工获得“双百佳员工”称号。  相似文献   

8.
2008年伊始,台资大企业就争先恐后地落子杭州湾。2月21日,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企业台湾奇美电子宣布,将对宁波菱宏电子有限公司增资约5700万元人民币。2月24日,拥有台湾最大汽车制造企业之一的裕隆集团选择将总部落户在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并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浙江中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汽车生产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达46.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关于欠发达国家应该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存在赶超战略论与比较优势战略论之争。通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原理,提出并论证了超越这一争论的“综合优势发展战略”假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赶超战略容易造成“赶超困境”,而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则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只有实施综合考虑比较优势、分工利益和交易效率的“综合优势发展战略”才能够使经济和谐、健康地发展。也就是说,综合优势发展战略是一种基于和谐社会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会展业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杭州“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确立,为杭州会展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活力,为杭州会展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杭州会展业所拥有的优势及杭州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发展目前形成了两大优势,一是制造业集群优势,二是以港口为代表的物流优势。这两大优势奠定了宁波在长三角和全国的重要经济地位,也在诸多方面确立了宁波在国家具有影响的战略地位。但随着竞争发展的不断变化,这两大优势发挥的作用力有趋弱的可能。为了在发展新阶段谋取新优势,宁波应该顺应电子交易、金融和现代物流等发展新趋势,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设法将现有的制造业集群优势和物流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并形成一批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宁波价格”。  相似文献   

12.
刘潇 《浙江经济》2023,(6):60-61
<正>萧山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民营企业为重要依靠全面振兴实体经济,走出了一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萧山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民营企业为重要依靠全面振兴实体经济,走出了一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截至2022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突破22万家,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5%。期间,涌现出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企业500强4家、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10家、上市企业30家、国家省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省级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8家,民营企业布局深度和广度均处于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经济》2014,(7):2-F0002
杭州江东市本级区块(前进工业园区),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拓展区块,是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浙江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4.
1985年,胡耀邦同志在视察大西北时,多次提出要“把瓜果业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这一重要指示,深刻地反映了大西北经济的实际情况:一是大西北的天时地利比较适合发展瓜果业,如新疆的哈密瓜、葡萄干,甘肃的白兰瓜、花牛苹果等等,早已闻名中外,二是大西北虽有发展瓜果业的潜在优势,但至今还未形成一种经济优势;三是要把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把瓜果业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胡耀郭同志的上述指示,  相似文献   

15.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其自然山水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东方休闲之都”的坚实基底。而人雅士的吟诵,中外游的赞叹,更使杭州魅力倍增,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进则退,面对消费日益增强的休闲需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杭州休闲资源,认清形势,拓展视野。真正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尤其应重视并加强对以下几类潜在休闲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本调查报告围绕杭州市政府提出的“住在杭州、学在杭州、游在杭州、创业在杭州”战略理念,对下沙、滨江、小和山、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萧山五大高教园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建设生活品质高教园区,是打造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题中之义。建设生活品质高教园区,为打造杭州生活品质之城起到持续示范性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省高教园区建设和“教育强省”战略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现代对外直接投资(FDI)区位优势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促进上海吸引FD8的政策建议:创造条件。降低外商投资成本;加强工业园区、高科技园区建设,发挥集聚优势;发挥上海教育、文化、科研优势,构筑人才高地。推进“科教兴市”战略;配合上海发展战略结构调整。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水平上;探索引导外商并购本地企业、引进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等利用外资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葛燕  高水峰 《浙江经济》2022,(11):24-27
千年前,萧山旖旎的山水风光,是诗人们创作的源泉;千年后,萧山将山水人文打造成“诗路”,再现诗意胜景。作为杭州的南大门、浙江文明的源头,萧山深入挖掘诗路文化内涵、提炼诗路文化符号、设计诗路文化载体、解码诗路文化基因,持续打造“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大运河诗路”三条诗路发展高地。本期专题聚焦萧山的秀美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以期展示浙江诗路文化带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为新时代诗路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浙江工商》2009,(6):27-27
6月10日上午,由萧山区工商联、萧山区司法局、杭州萧山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领导带领五名资深律师,走进浙江传化江南大地发展有限公司,为我区农商会的会员企业免费做“法律体检”,提供法律服务,这也是区工商联、区司法局联合开展的会员企业“法律体检”系列活动的首站。  相似文献   

20.
刘陆文 《广西经济》2006,(3):29-29,35
按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业园区是指一个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群竞争优势显著、功能布局优化的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工业园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种探索性组织模式,从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加快工业化步伐的非常好的路子。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集中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