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陈秀莲  卢铭春 《大经贸》2007,(10):85-87
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现象被称之为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外国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传统计量,通常是指以SITC三位数或四位数贸易数据为基础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中国和东盟的汽车产业内贸易就是基于上述的理论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产业内贸易的计量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陈迅  李维 《财贸研究》2004,15(3):41-47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对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回顾了传统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概括和推导出新的计量方法 ,并加以论证 ,进而归纳出当前最优的产业内贸易计量方法。最后 ,结合我国情况予以实证检验 ,并分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产业内贸易现象被视为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两大发现之一 (另一发现是里昂剔夫之迷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TC)至少前 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这种新的贸易类型可以概括为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现象,巴拉萨 (Balassa, B)把它称为产业内贸易,也有人称之为双向贸易 (Two- way trade)和贸易重叠 (trade overlap).近年来,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猛.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以垂直分工为主,故产业内贸易所占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4.
刘殿兰 《现代商业》2011,(20):78-79
中国既是全球相机的生产和输出大国,也是相机的进口大国,日本是我国相机进口的主要贸易伙伴;日本是全球相机的生产强国,同时也是我国相机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说明中日之间的相机产品存在产业内贸易。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日相机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提高我国相机产业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目前国内学者对加工贸易贡献作用的看法不一。通过从一般贸易的出口、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的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四个方面对我国GDP增长做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一般贸易进出口与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进口增长会使GDP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贸易进口增长约是出口的两倍:高技术加工型农产品占据农产品进口的绝大多数,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则主导着出口的大局;大多数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下滑迅速;农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压力全面提升,产业内贸易竞争激烈。近期依然持续的贸易逆差是可以接受的。其当务之急在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商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学者得出的地理位置在加工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观点,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地理距离有关的两种预测:第一,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出口贸易距离是负相关的;第二,加工贸易出口到亚洲国家对出口距离比较敏感,出口到非亚洲国家对进口距离比较敏感.最后运用引力方程模型,对这两种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服务贸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988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园区内产业集聚的各种优势效应,开拓新的国外市场,为中国的出口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对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优化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  相似文献   

9.
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性、相关性分析得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进口和出口的比较看,出口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进口,说明鼓励出口比促进进口更有利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黑龙江省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地缘优势,通过贸易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抓住日、韩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承接有利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日制成品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以及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对日出口虽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并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竞争力指数在不断提高。同时。中日制造业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正在逐渐上升。文章最后重点提出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我国对日制成品贸易结构改善的对策:积极推进比较优势动态升级,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G\|L指数,从分类和行业两个角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由资源禀赋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在某些农产品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方式已经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地,考虑产业内贸易的特殊性,建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客观存在,并且其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此,发展纵向一体化合作,力求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取胜,是刺激产业内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Azhar-Elliott法对2000-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仍具有十分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同时产业内贸易类型呈现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格局,各类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入超式的产业内贸易居多,但已出现向出超式产业内贸易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2-2005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贸易形式。在各类产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且提高最快。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在于东亚地区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基于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的产品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经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发展为产业内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到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哪些影响,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G-L指数考察了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同时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日双边贸易中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中日双边贸易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比重也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差异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是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活动活跃、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及其产业内投资的发展、中国持续经济增长引起的市场容量扩大、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产品差异化发展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因素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和贸易壁垒因素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证比较选取Aquino指数对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GHM法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从更深层次研究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澳两国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但Aquino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澳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初级产品,但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都不具有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没有表现出预想优势,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引力模型的产业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贸易理论中,两者在共同因素的作用下被有机地联系起来。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与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计量检验,进而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对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基于1990-2009年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各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动态变化;其次,运用HP滤波方法提取周期因子ct,验证了东亚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贸易强度和产业内贸易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运用分期数据对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协动性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揭示:相较于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传导渠道。随着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高,中国与东亚贸易伙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趋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当今社会贸易种类已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现代服务贸易转变,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服务贸易中最核心、附加价值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后工业经济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中国与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日、德、法、意经济体间生产者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比较测度,揭示出当今中国在急需产业转型、效益提升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同时,文中应用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受约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2000-2005年间,中美、中德、中意专利产业内贸易不存在,仅有产业间贸易,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间专利技术方面的差距所在。基于文中的研究提出我国要大力提升专利业发展、继续巩固货物贸易比较优势,提高科研、提升人力资本和加强环保,这将对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增长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