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因其安全性和独立性,信用证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风险.信用证结算方式通常涉及三方当事人:申请人(进口商)、开证行、受益人(出口商).本文分析了三方当事人中的进出口商在信用证业务中各自面临的典型风险,并针对各类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是国际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采用信用证结算,进口商承担的风险比出口商承担的风险更大,总体而言对出口商更有利,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可能面临的来自信用证固有制度上的风险、来自进出口国的政治或经济风险、来自银行的风险以及来自出口商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中使用信用证成为当前贸易结算常用的一种支付方式。虽然独立性原则是信用证的基本原则,但它不是绝对单独产生和存在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国际贸易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例,探讨了一种信用证使用与合同法避险的并用方式,以此来规避信用证使用风险,这同有些学者讨论的利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解决信用证使用风险问题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6.
一、转口贸易或中介交易中实际供货商结算方式的选择信用证结算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货款支付方式,而对于第三方贸易如转口贸易或中介交易结算的主要方式是可转让信用证与对背信用证。第三方贸易的共同点在于供货商和进口商不直接进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普遍接受的国际结算方式就是信用证、托收和汇款。除了汇款、托收、信用证作为主要结算方式以外,国际保理和银行保函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结算中。因为信用证具有开证银行承担着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独立于所依附的合同之外、业务处理是有关单据而不是货物等特点,仍然牢牢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信用证业务的几种典型风险,并且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供进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魏彩慧 《商业时代》2004,(11):35-36
信用证结算是国际经贸活动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虽为广泛应用但并不意味着最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证结算给进出口双方带来的风险,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际结算基本方式的适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结算的基本方式有汇付、托收和信用证,其中信用证是使用较广泛的一种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市场行情、客户信用、交易规模、国别风险等是影响国际结算方式选择的因素。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实践中必须灵活选择国际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树信 《大经贸》2006,(8):68-69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结算形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相互不信任的矛盾,并且使双方在结算的过程中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在我国,信用证也是进出口业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时,出口商也有许多风险,如:信用证的真实有效性;进口商和开证行的资信风险;信用证具体条款隐含的风险等。出口企业应该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财务杠杆原理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杠杆原理是由于企业存在固定营业成本而产生的 ,财务杠杆会产生财务风险 ,即由于举债筹资而产生的应由普通股股东承担的风险。通过对财务杠杆原理的分析及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并建立了财务杠杆的数学模型 ,即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帮助企业找到适当负债比率 ,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李岚  傅永华 《中国市场》2007,(45):96-97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的供应链又存在各种风险,本文分析了企业存在的供应链风险,以及如何评估供应链风险,并提出了供应链存在的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企业在攫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本文基于物流业务外包运作过程分析了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并根据其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以助于企业更好地降低物流外包的风险,提高物流外包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银行风险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慧 《中国市场》2008,(41):134-136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而规避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风险对供应链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风险及其产生、表现,并提出建立供应链环境下的合作伙伴关系风险防范与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回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冲 《中国市场》2008,(2):138-139
从供应链中的企业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中实施准时化采购所面临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风险控制策略,为企业能够在供应链中有效实施准时化采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We aggregat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ctivities following the stakeholder framework proposed in Clarkson (Acad Manag Rev 20(1), 92–117, 1995) and present consistent evidence that CSR strengths targeti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have their unique impact on firm risk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stitutional CSR activities that target secondary stakeholders a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firm risk, measured by total risk and systematic risk. Technical CSR that target primary stakeholders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d by Tobin’s Q, ROA, and cash flow returns. Our results, based on a sample of S&P 500 component firms over the period of 1995–2009,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isk management view of “altruistic” CSR activities and with the stakeholder salience theory. We also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CSR activities on risk varies with the ethical climate, as proved in our subsample analyses on pre- and post-Sarbanes–Oxley periods. Our empirical analyses mitigate possible omitted variables and endogeneity concerns that are often overlooked in previous research. Our findings are robust to alternative CSR measures, to alternative risk and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to alternative estim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高桥 《商业研究》2006,(18):44-49
利率风险是利率的不利变动给银行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利率的变动通过影响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其他一些利率敏感性收益和经营费用,最终影响到银行的收益。如果对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持续期缺口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规避利率风险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应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  刘艳 《北方经贸》2003,(3):63-65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环境将发生不同以往的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会受到严峻的挑战。作者从分析银行主要存在的利率风险种类及成因入手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现状 ,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