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商品也成为反倾销的主要目标.由于反倾销手段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针对“非市场经济“实施大规模的反倾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中国企业该如何积极应对反倾销成为企业本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锋 《国际贸易问题》2003,(6):62-64,F003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和主要指控对象,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必须面对的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我国应依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就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口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焦亮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3):54-57,80
文章以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为研究对象,透过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现象,从企业角度剖析了中国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得出了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水平是应对反倾销的有效举措的结论,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问题,它不但影响着我国的出口贸易环境,也关系到国内产业发展与经济安全.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并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加入了对中国反倾销的队伍中.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如何应对反倾销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力争创造国际竞争优势企业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企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冲击与考验.如何应对国外倾销与反倾销,法学界、经贸界在研究时已经不约而同地把焦点指向了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倾销就是"拼会计"的工作.鉴于此,国外很多大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反倾销会计首席执行官等,而国内的企业绝大多数在此方面仍处于"不可知"状态,多数企业的会计,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方面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反倾销会计人才严重紧缺.  相似文献   

6.
刘强 《商》2013,(6Z):32-32
近些年来,中国产品由于有着巨大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而遭受众多国家反倾销调查。如何应对反倾销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论文拟从会计应对的角度出发,在对倾销与反倾销含义的描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会计应对在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及应用,并分析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近年来国际反倾销案件最大的受害者,出口产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反倾销指控高居全球之首.在这些反倾销调查案中,中国企业的应诉率仅为50%左右,而能争取到较好裁决结果的企业仅占三成.因此,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应诉机制,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学习、借鉴相关的国内外法规、以往的反倾销案例以及前人研究基础上,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实践需要出发,构建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支持系统,针对反倾销应诉的步骤具体分析了在此过程中各阶段的会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权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企业何以频频遭受反倾销调查,法学界和经济界对此问题都从国际贸易发展、法学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从国外的经验以及对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实践中的情况发现,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接二连三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根本诱因,以及在反倾销应诉时胜诉率不高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会计举证能力偏低.下面笔者针对中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存在的财务会计问题以及如何从财务会计方面来规避反倾销和增加我国在反倾销诉讼中的胜诉率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把脉反倾销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来,反倾销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良好效果,面对倾销,中国企业有何作为?中国企业如何利用反倾销这种国际通行的贸易救济措施积极应对;如何利用反倾销法律武器合法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政府又如何依法进行反倾销调查与裁决,有效制止进口贸易中的倾销行为?带着上述种种疑问,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王琴华局长和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王世春局长。  相似文献   

10.
卢越 《北方经贸》2015,(3):13-14
中国与欧盟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经济集团,其经贸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9月份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对双方产生消极影响,应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对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应对反倾销调查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调查案件告诉我们,会计与企业应对反倾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文章通过对倾销认定标准、倾销认定程序、反倾销调查与会计的关系分析,针对企业应对反倾销现状,以会计为视角,提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2.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是近年来欧盟对华产品又一起反倾销大案,其给中国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和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评析了该案裁决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经济待遇、个别待遇、类比国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值得中国企业在日后反倾销应诉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竞争态势更加激烈,中国加入WTO后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趋势有增无减,这种严峻形势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对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的形势、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地位,产业结构,及反倾销法律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提高我国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面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科佳  刘鹏  张文华 《商业研究》2005,(10):143-145
从8 0年代初期遭到第一次反倾销调查至今,我国企业共遭遇反倾销调查5 32起,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鉴于这种情况我国企业应当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应诉,并对欧美等国的歧视性立法进行申诉。建立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出面应诉,同时企业应当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和财务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口企业面临日益增长的出口反倾销调查和诉讼,而应对出口反倾销地方法规配套不足。现阶段地方立法应对出口反倾销已具备相应的法律依据,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地方立法应对出口反倾销要重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的各自作用以及规范他们之间的联动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16.
略论WTO反倾销协议中的现代营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雁  李炼  刘军 《商业研究》2006,(10):1-4
国内学者对WTO反倾销规则进行了大量的法律与经济分析,但却很少涉及其中所蕴藏着的现代营销思想,尤其是对贸易中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企业所提出的道义上的责任以及促使之能够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善意忠告多有忽略。对此,探讨WTO反倾销协议对企业营销行为的导向,以期对于处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等多重阻击中的中国企业有所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欧盟对华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出口产品出口速度过快、出口价格相对过低、出口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难以获得是我国出口产品频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因此,控制出口速度、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是我国出口企业避免反倾销风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春  巩爱凌 《商业研究》2004,(5):163-164,181
中国企业近几年频繁地遭受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起诉 ,反倾销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已成为我国产品出口路上的“拦路虎”。针对国外的反倾销起诉 ,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应诉对策 ,并且对应诉之道并作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最大受害国。原因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不公正、歧视性待遇,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合理,国内企业出口秩序混乱,缺乏完善的信息预警机制和反倾销应诉机制等。中国企业应改变产业结构,使出口产品多元化;推动预警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培养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积极应诉保护市场,维护企业自身权益;加紧培养反倾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实施价格承诺,尽快中止反倾销调查;企业从容面对,据理力争,尽量避免被他国反倾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贸易壁垒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更新。由于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价格低廉,对相关标准与规则了解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致使其在国际贸易中遭遇到日益频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等新型非关税壁垒。文章提出,我国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产业预警机制,组建出口企业行业战略联盟,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加强行业自律,重视非价格竞争;加强成本控制,转换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招聘专业人才,加强市场信息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充分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