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并购要闻     
《上海国资》2007,(1):96-96
中国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揭晓2007年1月5日,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正式揭晓。他们是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钢铁市场并购重组情况 2006年钢铁业的并购势头大大强于2005年,和以往相比,2006年的并购有着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钢铁市场并购重组情况 2006年钢铁业的并购势头大大强于2005年,和以往相比,2006年的并购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规模空前的并购潮,根据英国Dealogic调查公司的统计,2006年1~9月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超过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跨国并购占全部并购活动的34%。受全球跨国并购规模扩大的影响,2006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了1.2万亿美元。在这一次的并购潮中,中国也受到了波及,  相似文献   

5.
展望2007     
《上海国资》2007,(1):93-95
在跨国并购方面,2006年资源类企业以及高科技行业相关企业是中国公司对外并购的首选,传统与服务行业为外资并购重点回顾2006年,在全球掀起的新一轮并购热潮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内陆续出台并实施了  相似文献   

6.
从全年并购事件来看,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呈现出内资并购与外资并购齐升温,海外资源型并购热、经营性并购冷的特点。并购市场整体表现为逐渐活跃的态势,这一态势与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备和股改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12月27日]中国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与其它部委在2003年联合颁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简称《并购规定》),已于2006年8月份进行全面修订,并于2006年9月8日起施行。这份新《并购规定》代表着一个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业海外并购引起全球关注当前世界各国间的金融并购完全跨过国界。以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并购美洲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起始,中资金融机构积极进行海外金融机构并购。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并购投资金额巨大,其中2007年达到了最高峰,合计并购金额为217.46亿美元,占比82.23%,并购次数为8次,占比72.7%。2008年9月7日  相似文献   

9.
月度大事     
《新财经》2007,(2):13-13
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并购交易网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于日前揭晓。本次活动评选出了2006年度“十大并购人物”以及“十大并购事件”。榜单显示以本土资本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并购事件占据了一半以上。来自国内外多家专业机构的数据调查也显示,2006年前十一个月,中国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大大超过外资在中国并购市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4月15日。在“2006中国并购年会”上。马云当选“2005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其“主刀”的阿里巴巴并购雅虎案也名列“2005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之中。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正>警惕并购的虚假繁荣 2006年第5期《2006中国并购版图》贵刊上期的封面文章《2006中国并购版图》描绘了近期中国并购群雄蜂起的局面, 央企、民资、外资都纷纷游猎中国,似乎中国社会到了一个资本重组的高峰期。从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历史来说,一旦一个产业到了并购的高峰期,事实上就是这个产业进入成熟的前期,之前有家电业,现在的钢铁行业也到了这个阶段。但总的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到成熟前期的还比较少。不过全流通之后,出于对资本市场变化的反应,并购行为受到了刺激,加上政策的因素,并购呈现一种突发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国际期货证券史上交易所间并购的高峰年,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和跨洋交易所在并购中产生,完成的并购交易至少8宗。正在进行和潜在的并购行为达到5宗以上。国际资本市场的传统格局和结构已被彻底打破。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资》2007,(12):83-89
如果说2006年被中国的经济界誉为"并购年"的话,那么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可以用"深刻"两个字来描述。外部法律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并购内部交易的进一步规范,A股股市的高涨,私募股权在并购交易中的活跃,以及外资并购引发的种种争议,给2007年中国的并购抹上了鲜亮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江咏  朱剑锋  魏娜  杨凯 《上海国资》2007,(12):89-91
如果说2006年被中国的经济界誉为"并购年"的话,那么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可以用"深刻"两个字来描述。外部法律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并购内部交易的进一步规范,A股股市的高涨,私募股权在并购交易中的活跃,以及外资并购引发的种种争议,给2007年中国的并购抹上了鲜亮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警惕并购的虚假繁荣 2006年第5期《2006中国并购版图》贵刊上期的封面文章《2006中国并购版图》描绘了近期中国并购群雄蜂起的局面, 央企、民资、外资都纷纷游猎中国,似乎中国社会到了一个资本重组的高峰期。从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历史来说,一旦一个产业到了并购的高峰期,事实上就是这个产业进入成熟的前期,之前有家电业,现在的钢铁行业也到了这个阶段。但总的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到成熟前期的还比较少。不过全流通之后,出于对资本市场变化的反应,并购行为受到了刺激,加上政策的因素,并购呈现一种突发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我采访了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颇有研究的经济学家白津夫教授,他告诉记者:“外资并购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这件事情很值得关注。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外资的企图就是要抓住中国龙头企业这个‘命门’,以掌控这个行业中无数企业的命运和发展方向。,”以此立意的文章《掠夺式并购——跨国巨头的“入侵”》在2006年第8期刊发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外资并购是否是恶意并购的大讨论就此展开,卡特彼勒对厦工的并购也最终搁浅。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国际期货证券史上交易所间并购的高峰年,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和跨洋交易所在并购中产生,完成的并购交易至少8宗。正在进行和潜在的并购行为达到5宗以上。国际资本市场的传统格局和结构已被彻底打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编辑指引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精彩纷呈。一方面,并购案例与交易总额创出新高,外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频频出手;另一方面,中国并购市场逐步得到了规范,出台并施行了一系列与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主要对上市公司及外资并购进行了规范,尤其是9月8日开始正式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对外资并购的审查更加严格,必将对以后外资并购国内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国资》2006,(12):79-85
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全面开花的局面。与去年相比,相关法规的颁布和股权分置改革使影响并购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如此众多而又各有千秋的并购案例中要选取十大事件来并非易事,《上海国资》杂志联合亚商咨询设定了影响力、涉及金额及创新程度三大指标作为评选标准,经过两轮评选,最终“上海国资·亚商2006中国十大并购事件”得以出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资》2006,(10):88-93
越来越多的并购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是,人力资源部门比以往更早地参与并购项目在过去的5年中,亚太地区的并购交易案显著增加。同时,交易的规模也有所增加。根据翰威特2006年亚太地区企业并购研究显示,56%的并购交易为企业收购并且大多数的被研究企业预测,并购交易在未来2到3年内还将增加。和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许多并购交易不同,近几年的并购交易似乎取得了应有的回报。近80%的参加研究的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